阿根廷* 伊瓜蘇瀑布

棗泥 (2025-05-26 12:52:51) 評論 (10)

2025年3月9日我們從 El Calafate 經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rise) 飛到阿根廷的邊境小城伊瓜蘇港(Puerto Iguazú)。

出了機場就感到熱浪襲來。到了旅店立刻換上夏裝。

就像尼亞加拉瀑布在美國和加拿大之間那樣,伊瓜蘇瀑布在阿根廷和巴西之間。如果想好好欣賞這個大瀑布,最好兩邊都去看看。我們訂了三個晚上的旅店,這樣就可以一邊玩一天。

可是我們在這兒的兩天中,第二天會下大雨。需要做個取舍。我們決定在好的天氣裏去巴西。



3月10日早飯後來到旅店附近的汽車總站。去附近城市的幾個長途汽車公司都在這兒賣票,也在此出發。

有兩個汽車公司的車去伊瓜蘇瀑布。寫著“講英文”的售票口排著七八個人,另一售票口外麵幾乎沒有人。我們在“講英文”的窗口買了兩張去巴西方麵伊瓜蘇瀑布國家公園的往返車票(共 24000ARB, 隻收現金),然後繞到汽車總站的後院上車。

發車後我覺得這就是當地的公交車,一會兒一停,一會兒一站。出城後才快了起來。

到了阿根廷和巴西的邊境,很多私家車排著長龍隊伍過海關。巴士則走專門通道開到移民局辦公室門口,全車乘客下車進去辦理手續,然後再回到車上。巴士最後停到伊瓜蘇瀑布國家公園門口。



上麵照片是下午我們離開公園時照的。

上午這裏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根本看不到這些售票機。一位掛著國家公園牌子的女士走過來把我們引到一個剛好沒人的售票機前,屏幕切換到英文界麵,等我們刷卡買了門票後,知道我們有乘船的打算,又把我們帶到賣船票的辦公室,最後送我們到公園的擺渡車站。

非常感謝她的幫助,她說幫助遊客就是她每天的工作。



公園裏隻有一條公路,擺渡車一共停四站。乘船需要在第二站下車,檢票後坐小拖車去河邊。

河邊有個小商店,我們跟著大家買了一次性雨衣,又把書包、鞋子以及怕淋濕的東西都鎖進臨時租的儲物櫃裏。

盡管導遊建議大家不要帶手機,人們還是穿上雨衣,光腳或者穿著拖鞋,拿著手機,坐纜車下到小碼頭。我發現最聰明的人直接穿著遊泳衣,連雨衣都省了。

在小碼頭套上救生衣,大家依次上了遊艇。



小艇沿著河道走,甚是暇意。



驀然間大片的瀑布呈現在眼前。

看了幾個瀑布後,小艇衝向其中一個瀑布,沒有思想準備的人們大驚失色。來不及帶上帽子的人不但淋濕了頭發,順著頭發流下的水也沁透了裏麵的衣服。不過每個人都非常快樂。等小艇再次向另一個瀑布衝鋒時,大家都興奮地歡笑,舉手大叫。

這樣衝了幾次後,小艇慢慢往回開。我們有點困惑,尼亞加拉大瀑布的遊船會把乘客們帶到離大瀑布非常近的地方。這兒的遊艇隻是帶著我們遠遠地看了一些瀑布,又衝進幾個瀑布而已,我們離大麵積的瀑布很遠呢。



帶著絲絲的不滿足,我們下了小艇,坐纜車回到岸上,換了衣服再乘小拖車回到公路。

乘公園的擺渡車又坐了一站(從公園門口算是第三站),從這兒開始走步道。公園裏的步道可以讓遊客們全方位的享受伊瓜蘇瀑布。



我們現在俯視著剛才在小艇上平視的瀑布群。



這是一群台階式瀑布,上麵的台階 35 米高,下麵是 40 米高。



不怪小艇沒有帶我們靠近瀑布群,真的無法靠近啊。



照片中間的小艇也在衝向瀑布。



公園的步道一直到達瀑布的正前方。







“拉絲”的效果。







據說當年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看了伊瓜蘇瀑布後,感歎道“可憐的尼亞加拉!”,頗有“既生瑜(伊瓜蘇)何生亮(尼亞加拉)”的之意。(尼亞加拉是美國最大的瀑布)。









走完觀光步道,可以排隊乘電梯上去,我們選擇走外麵的台階。上麵是公園裏公路的末端,擺渡車的最後一站。

這個地方有餐廳,有外賣,洗手間,還有很多野餐桌供大家休息。

小聲說,公園裏東西小貴,一個比拳頭大一點的椰子大約 6 美金,兩口就喝完,還不給打開讓你刮椰子內瓤。

玩夠了可以乘擺渡車回到公園門口離開。又可以走回去。天氣很熱,



上麵照片是幾輛國家公園裏的雙層擺渡車。

這個公園裏所有的花費都可以用信用卡支付。

門票每人 117 R$ (Brazilian real)

船票每人大約 300 R$(60 美元)

一次性雨衣、儲物櫃、食物、飲料、紀念品…

出了公園大門,到巴士站,憑票上車,回阿根廷。



行至半路,車停下來。一位小姐哇啦哇啦用西班牙語說了一陣,大部份人隨她下了車,我們也跟著下去。再問一下才知道下車的人是去逛免稅店的。時間還早,我們也沒有什麽事兒,去看看免稅店長什麽樣。



這可不是是簡單的免稅店,這是很大的購物中心!



而且每個店的裝潢都美輪美奐。

出了免稅店,找到移民辦公室出關,再找到相同汽車公司的巴士。上車前還要出示沒有扔掉的回程車票。

回到阿根廷的伊瓜蘇島小城,時間還早,我們走30分鍾去“一眼望三國”看看。



下麵是伊瓜蘇河,對岸是巴西。岸邊一艘破舊的大遊船,不知道停在這兒多久了,也不知道是否還可以恢複到以前的輝煌。



這個雕塑是紀念一位叫吉列爾莫·拉雷吉(Guillermo Larregui,1885-1964)的西班牙人。

1900年,15歲的吉列爾莫離開家鄉西班牙巴斯克地區,抵達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在那兒生活。1935年,50歲的他與朋友打賭,推著一輛朋友幫他買的獨輪車開始旅行。獨輪車裏麵裝著帳篷、寢具、廚房用具、工具、衣物和個人物品。

此後的幾十年,他推著一輛重達130公斤的獨輪車,徒步橫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等地。他一共旅行四次,行程超過22000公裏。人們稱他為“推著獨輪車的巴斯克人 (El Vasco de la Carretilla)”。他最後一次旅程是從特倫克·勞肯來到伊瓜蘇,並留在此地安居樂業。1964年6月,79歲的吉列爾莫去世,安葬在鎮上的公墓。

人們在立了雕像來紀念這位古怪的外鄉人。雕像後麵是個簡易的地圖,上麵用黑線標出他四次旅行的路線。



這座橋橫跨巴拉納 (Paraná) 河。橋的右邊是巴西,左邊是巴拉圭,我們這兒是阿根廷。



一眼望三國





夜幕下的小城到處都是餐廳。



三天的晚餐都在這家 Holy 餐廳吃的,而且每次都坐同一張桌子。他們的自釀啤酒很好喝,尤其那種有一點蜂蜜味道的。

我們自己也奇怪,以前旅行時從來沒有在同一家餐廳吃過第二頓飯。

第一天飯後,在外麵遛了好久才想起來我的包還在飯店。回去一看,包包還掛在原來的位置。裏麵有我的信用卡和少量的現金。

這是我們在阿根廷第二次忘記東西。



第二天(2025.03.11)天氣預報說上午下雨,我們打算中午轉晴時出發。可是上午九點多隻有一點點細雨,不想等待,於是離開旅館,又從同一個汽車站出發,去阿根廷這邊的伊瓜蘇國家公園。

這個國家公園裏最好看的瀑布是“魔鬼喉舌 (Devil's Throat)”,在公園的最裏麵。可以坐公園裏的免費小火車過去。

進入公園後找到發的櫃台,領了兩張印有發車和返程時間的火車票。



坐到終點站。跟著人流去看“魔鬼咽喉”。



水裏的石頭縫長出植物。



遊人非常多,想等個可以拍照的位置需要極大的耐心。



感受一下魔鬼咽喉。



感受一下魔鬼咽喉。



全景圖



魔鬼喉舌真不得了,震耳欲聾的聲音,一泄千鈞之力,騰起的水霧,一切的一切,都在宣泄的大自然的威力。



離開魔鬼喉舌。



水裏好像有條大鱷魚。



回程的火車沒有人驗票,隨便上。

鐵路兩邊有一些粗壯的竹子。

一氣坐到火車起點站。下了車才發現應該提前一站下車,那兒才是幾個步道的起點。

好天氣到此為止,大雨嘩嘩下起來。天氣預報真不可靠。幸虧沒有在旅館傻等到中午下雨才出發。

車站這兒有吃有喝有座位,還有洗手間。我們借此機會吃午飯。

飯後雨還在下,不過小了很多。小火車還在運行,沒有人驗票,上車的人也很少。我們再次上車,去“高線”和“低線”步道的起點。



大雨中還是有人乘衝鋒艇遊玩。



昨天買的一次性雨衣發揮餘熱。



走在這無遮無擋的金屬步道上有些害怕。我們快速通過,擔心響雷。



公園的人開始在幾個關鍵節點阻止遊客。我們避過他們繼續前行。



盡量快速地把高、低線步道都走了一遍。



兩邊都來過。喜歡在巴西方麵看瀑布,阿根廷方麵聽“魔鬼咽喉”。



兩邊的國家公園都是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一天遊兩個公園時間太緊。所以明知今天幾乎一天的雨,我們還是按照一天一個公園來玩。還好,最起碼下雨之前我們得以好好地觀賞了“魔鬼咽喉”。



3月12日離開。伊瓜蘇的上空很漂亮。

在阿根廷境內飛,不管哪個航空公司,對隨身攜帶的行李重量都有要求。稍稍超重一點,他們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你過去。超得多了,你得調整一下重量,或者交錢了事。

那天在機場看到幾個人在折騰行李,原來機場裏有秤,可以自己提前檢查一下。

注:部分信息來自網絡。

2025.04.25. 大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