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大家錯誤以為“巧克力是不健康食品”,其實不然,主要還是看這個巧克力產品中含可可粉的含量。所以很多年來,我們養成習慣,每天都會吃一塊可可粉含量很高的黑巧克力。
10年前兩大超市Lindt瑞士蓮的黑巧克力隻要2塊多,由於各種因素,現在賣到8塊多,這周在半價促銷,也要4塊多。昨天去德國連鎖店ALDI,他們的黑巧克力價廉物美,隻要4塊錢。但過去常規產品的95%,85%都缺貨了。開始我以為是局部現象,又去另一家ALDI,還是沒有,最高含量的黑巧克力是70%,看成分表,也就說30%都是糖。可能是原材料漲價?因為糖肯定是最便宜的。也有可能現在大家都注重健康,選擇可可粉含量高黑巧克力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先說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我們去北歐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這是原蘇聯的一個小國,曆史悠久,有著非常漂亮的古建築和城市風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但是愛沙尼亞的高科技也很發達,據說很多現在的網絡應用是從這裏發源的。很多年前上網比較奢侈,塔林的每一個酒店,餐館,甚至咖啡店都免費上網,喝一杯咖啡就可以無限上網,很多遊客在旅遊的時候還會兼顧工作,一邊在咖啡館喝著咖啡,一邊辦公。
有次我們在塔林的小咖啡館,我就留意排隊在我前麵的一位白領小姐姐,她買的是一大杯“熱巧克力”,英文叫“Hot Chocolate”。在我的印象中這種飲料是小孩子喝的,怎麽上班族也喝?我也跟著要一杯“熱巧克力”,非常好喝。各位有機會可以試試,特別是天氣寒冷潮濕的日子,喝一杯熱巧克力,暖到全身。
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以為咖啡和巧克力是一類東西,其實不然,但也是近親。簡單來說:咖啡來自於“咖啡豆”,但巧克力的絕大部分原料來自於“可可豆”,也就是磨成可可粉製作而成。但是巧克力中可可粉的含量,卻大大決定了巧克力的“身價”。我們看到資料介紹,很多“巧克力”等於垃圾一堆,比如“白巧克力”,很好吃,但對健康保健一點價值都沒有,幾乎都是添加劑,奶粉和糖,可可粉的含量幾乎為零。
所以營養學家建議要攝取“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也就是那些可可粉的含量比較高的。各個巧克力公司都會推出一個係列的產品,我比較喜歡Lindt瑞士蓮的產品,品種非常豐富,我們超市還會經常有半價促銷的。

黑巧克力產品
但是可可粉是苦的,越是可可粉比例高的巧克力,營養價值越高,但越是難吃。比如Lindt瑞士蓮有最高99%可可粉的,又苦又澀,口感也不好。而一些帶堅果,果幹,香料的品味巧克力,看看成分表,一大半都是糖分和添加劑。就拿85%的Lindt瑞士蓮黑巧克力,是一個中間含量產品,但也有25%的糖分,所以各位作為健康保健品攝取時,要注意其營養成分,要閱讀一下成分表。
最後再談談“可可粉”。 當我們參看巧克力營養表格時會發現兩個單詞“Cacao”和“Cocoa”。有很多人都將"Cacao" 和"Cocoa" 統一翻譯為“可可粉”。但兩者是有些區別的,比如Lindt瑞士蓮百分比的黑巧克力,用的是“Cocoa”。Cocoa一般是指工廠快速烘幹的熟可可。超市裏常見的巧克力、熱巧克力都不是天然的食品,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而Cacao俗稱生可可,是可可豆去脂磨粉後的加工物,整個過程采用低溫自然烘幹。所以營養學資料建議,最好直接使用“Cacao”生巧克力,無論用來製作巧克力糕點,飲料等製品是最好的途徑。

兩種“可可粉”的大致區別

可可製作的冰激淩

可可製作的巧克力慕斯 Chocolate Mousse
我一直留意這方麵的信息,其實我們很多超市都有巧克力粉賣。我是買CostCo的有機可可粉,每次放2-3湯匙可可粉,衝滾水。和咖啡不同的是,咖啡末不能吃,要過濾或沉澱後喝,而可可粉是可以連同可可糊一起喝下去的。當然文雅一點會更有情趣一點,各位要是有機會,可以先買小包的嚐試一下,摸索出門道,也可以增加一道美味的飲品。

CostCo優質有機可可粉,一公斤才18塊錢

Real & Wholesome純真而健康
GMO-Free非轉基因
Nothing Artificial 無人工添加劑
No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無農藥和化學物品
Organically growth有機種植
No Sugar added無添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