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大選:保守黨沒有輸,隻不過沒有贏而已

我和你,米和油,同住地球村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加拿大保守黨在2025年聯邦大選中比上一次大選增加了25席,而自由黨隻增加了9席。保守黨得票率從2021年的33.7%升至41.3%。而且在大選前不久,保守黨成功地掀翻了自由黨杜魯多政府,並且民調一度碾壓杜魯多為首的自由黨,所以說保守黨沒有輸。

但是,保守黨隻拿到144席,遠低於自由黨的169席,沒能贏得大選。本來,保守黨可以“躺著贏”的,手裏一大把好牌,可是為什麽沒有贏呢?

第一條:主攻杜魯多用力過猛

杜魯多政府執政多年詬病積多,可以說不得人心。所以杜魯多是自由黨的“負資產”,主攻杜魯多從大方向上看上正確的,效果也是極好的,隻要杜魯多在台上,自由黨必輸無疑。但是,保守黨沒有珍惜自由黨的這個“負資產”,花費大量資金和精力猛攻杜魯多個人,結果直接把杜魯多幹下台。杜魯多也懂得進退,立即在政壇上消聲滅跡,讓保守黨的火力一下子失去了目標,為自由黨卸下杜魯多這個包袱。

第二條:被自由黨“抄作業”反客為主

自由黨執政十年,加拿大經濟不進反退,國力和國籍地位都明顯下降,所以保守黨以“改變”為口號爭取選民效果不錯。但是,卡尼(Mark Carney)上台後沒有為自由黨過去的政策辯解,而是馬上“抄作業”,保守黨攻擊什麽,我就改變什麽。比如保守黨一直批評自由黨的“碳稅”,承諾一旦當選就取消“碳稅”。卡尼就直接取消“碳稅”,不等你上台,我就直接改變。既然我能改變,還需要選你來改變嗎?保守黨氣得暴跳如雷,但也不能反對自由黨取消“碳稅”,吃個啞巴虧。

第三條 特朗普背後捅刀子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曾被稱為“加拿大的特朗普”,主張“讓加拿大再次偉大”。過去這一套還行。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選舉期間頻繁對加拿大施加貿易關稅,甚至多次聲稱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這些言論激發了加拿大國內強烈的反美情緒。這讓與特朗普形象掛鉤的博勵治左右為難,未能有效回應選民對美加關係的焦慮。而自由黨卡尼通過強硬的反特朗普立場成功塑造了“國家捍衛者”形象,吸引了中間和左翼選民支持。

第四條:保守黨“內功”修煉不足

過去這些年,保守黨把絕大部分資源放在攻擊杜魯多和自由黨上麵,但是對自己的政綱的製定和宣傳卻很少。作為在野黨也是情有可原,但在民調大幅度領先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麵對選舉議題的轉變,以及自由黨利用特朗普威脅成功動員選民對主權和經濟安全的擔憂的情況下,沒有提出獨特和吸引人的政策,所以不敵被稱為“經濟學家”的前加拿大和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而卡尼利用執政黨的優勢,在競選期間迅速采取對美報複性關稅,強化了強硬的國際形象,被選民視為應對美國威脅的“穩定派領導人”。

保守黨本來能贏,能輕鬆地贏,但結果“到嘴的鴨子飛了”,是應該認真反思一下。

白樺林 發表評論於
國際層麵是美國保守派川普,
安大略省層麵是保守黨福特,
如再來個聯邦層麵的保守黨,就太極端了。
好像有這麽個現象,安大略省層麵是保守黨,則聯邦層麵是自由黨;安大略省層麵是自由黨,則聯邦層麵是保守黨。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非戰之罪,此天之亡我也,保守黨遇到老川這樣一個三觀近似的盟友大哥,也算是天數:)不過從麵相看,央行大班感覺要比職業議員要來得更讓人安心,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選民 發表評論於
主要還是因為卡尼的個人資曆好, 在經融危機時期任加拿大央行行長, 在脫歐時期住英國央行行長, 而且都很好的表現. 這在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可比.

反觀保守黨領袖博勵誌, 大學畢業就從政成為議員, 沒有做過其它工作, 很難讓人信服他有能力帶領國家渡過危機.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切。革命不純粹,就是純粹不革命。加拿大已經倒黴十幾年了,為了點麵子就寧可繼續受罪,純屬活該。
dong140 發表評論於
現在的總理不錯
3227 發表評論於
英,加前行長擔任總理其實也不錯
格利 發表評論於
總結得很好,以利再戰,保守黨沒有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