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回國日記(35)太太之感悟
回國日記(35)太太之感悟
昨天晚上,我太太請她兩個在滬的姐姐和澳洲來的三哥吃飯(大哥因病缺席),她說這是她家內部聚會,我們其餘人包括小輩都不參加:),方便她們兄弟姐妹們暢所欲言。
今天一大早,她三哥就出門去揚州探望他太太的遠房親戚,順便也去遊覽一下廋西湖等揚州美景,
也是巧了,他剛走不久,一位戶籍民警就來敲門了,原來是一年一度的核對人戶分離情況,她站在門外仔細問,認真查,隻是態度非常和藹,也不穿警服,算是在不擾民的情況下,完成核對任務。記得疫情四年,我們都沒回去過,她還曾經打電話給我,了解情況呢:),上海警方戶籍管理工作之認真負責,可見一斑。
午餐桌上,就我們兩人。
太太突然跟我說,她覺得將來可能不會回上海養老了,感覺有點傷感,我估計是昨晚,她與姐妹吃飯時聊過的關係。
促使她感悟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她三姐告訴她,兒子和媳婦也準備移民日本了(這個外甥嘴特別甜,常用的一句口頭禪是,阿姨:姐姐去美國了,你別擔心,將來你有什麽事,一個電話,我召之即來:);二是,前天看到她大哥躺在醫院急診室的囧境,也許是受到了刺激:)。
我的答複是,我的原則始終如一,唯你是從,但目前還不急著做決定,乘著我們腿腳還靈活,就兩邊走走,既能多享受享受家鄉的美食美景,又能經常與上海的兄弟姐妹們敘舊,等到未來身體老化到走不動了,再做決定也無妨:)。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子的建議,我也是這麽想的:)。
麥姐 發表評論於
皮卡兄的女兒在美國,現在可以兩頭走走,將來還是離女兒近比較方便,對女兒也方便,她不用經常跨洋來看你們。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梧桐兄思路與我對的上,握手!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海風老師懂我,不知你是否下過鄉,阿拉太太經常一句口頭禪,年輕時沒插過隊,現在來美國洋插隊了:),我們現在住在美國大農村,與上海大都市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canhe鼓勵,其實我是兩邊養老的條件都具備,但也是各有利弊的,現在還真不急著去做決定,且走且看吧:)。
梧桐之丘 發表評論於
英雄所見略同“為你是從!”俺也是這個原則。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皮卡英明,走一步看一步,未來難以預料。我去年底回去,也覺得上海管理還是相當到位的,有效率,網上報戶口非常容易,五分鍾搞定。主要是生活方便,食物對胃口,總之,在上海生活很舒適。
canhe 發表評論於
皮卡兄,唯太太命是從,非常明智的回答和態度。難怪老皮卡事業有成,家庭和美幸福。
關於哪裏養老,我覺得皮卡兄應該兩邊都可以,這些年你雖然人在國外,但與國內的許多人脈都相處甚好。你現在就是就近女兒居住,是有子女父母的最理想居住地。如果要選異地養老,到走不動了再考慮就晚了,應該未雨綢繆才好。謝謝皮卡兄引發讀者共情的好話題。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誠務虛'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來訪留言,不讚成我的意見,非常好:),我當然是有主見的,請看我的前文《回國日記(13)何處是歸處?》,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502/16598.html,那裏有答案:)
誠務虛 發表評論於
不讚! “我的答複是,我的原則始終如一,唯你是從,” 表裏說的是你們女士們願意聽的高情商的話,實則推卸責任,滑頭。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凡_聖路易' 的評論 : 一個家庭裏,太太總是老大!:),林凡一定也深有體會的:)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謝謝老朋友的真知灼見!我也是這麽想的:)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 歡迎光臨!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水星兄高見,曆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注意:)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Areader' 的評論 : 謝謝指點,我現在主要的運動,除了每天散步40分鍾外,還有遊泳和打乒乓球:)。
林凡_聖路易 發表評論於
讚! “我的答複是,我的原則始終如一,唯你是從,” 太睿智了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退休與養老不同,退休可以四處走動遊玩,養老則是哪裏都去不了,甚至失能。如果明白養老院不是給老人辦的,是給兒女辦的,就能清楚,老了必須住的離孩子近,除非自己能夠保障自己將會猝死。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太太感悟很好,出來了就不要總是考慮葉落歸根。以前那些科學家們的下場有目共睹,不是慘死就是苟活。錢學森在人民日報撰文小麥畝產上萬斤,鬼都不相信,他自己真相信?
PAreade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那到老的不能動還早著呐。另外,防老年跌跤(90+)最有效的辦法是60多時增加運動量,阻力運動,Cardio 運動,動是不摔跤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哪裏都不去。。。參考“如山” 博文。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還記得上世紀的廣告詞嗎?:)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領導發聲,一針見血:)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車到山前必有路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各有利弊,跟著孩子最實際。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鹿蔥言之有理,我們這代人被獨生子女政策害苦了:)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是的,因為媳婦是日語專業的,目前在日資企業工作,所以打算走技術移民的路線,也不知道是否可行,但年輕就有辦法:)。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靈動的雙子'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忠告,俺記住啦,老人千萬不能跌跤的。我前幾天的博文裏提到過。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孩子在哪兒就老在哪兒吧。誰叫我們隻能生一個?。。。。
林向田 發表評論於
三姐的兒子和媳婦也準備移民日本了,年輕人不看好未來。
靈動的雙子 發表評論於
來回走走直到75歲差不多就可以安定下來,再老在外麵走動容易摔跤,老人摔一跤很嚴重的。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Areader' 的評論 : 我的觀點僅供你參考哦:)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Areader'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來訪留言!俺屬於你說的第二檔啦:),其實考慮此問題的不僅是年齡,主要還是看身體狀況的:)。
PAreader 發表評論於
也讓我們有參考,什麽時間點考慮合適
PAreader 發表評論於
老皮卡方便透露下你們年齡段?比如60-65,65-70,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