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最好的世界就是ABA,all but American。
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才是新世界!
轉發:
當男人開始“作”的時候,或許也就沒有女人什麽事情了。
如果說川普1.0時代最讓人錯愕的,就是對中國突襲式發動關稅戰。
那麽,川普2.0時代最匪夷所思的,應該就是對自己的所有盟友突襲式發動關稅戰。
現如今,美國的這些盟友滿臉懵逼,略等於2018年時期我們的感受,甚至更加不解。
這次美國人的戰略徹底改了。
從“一戰定乾坤”幹死我們的策略,逐步變成也要跟我們玩消耗戰。
可是,得有足夠的資源去消耗啊。
於是,川普就把自己的魔手伸向了諸多小弟,怒砍小弟,來向我們證明他的牛逼。
所以,中美未來的鬥爭,或許還會更加激烈。
當然,首先,先得等美國財政喘過這口氣。
按照眼下不斷創新高的財政債務利息支付規模,還要大規模進行減稅,川普深陷困局:
美國財政現金流量表危機。
這個局不能走出來,那就真的變成“熬鷹”了。
到時候,美國的盟友會不會漸漸遠離美國,也是不好說的。
還不如現在由美國人親自操刀,先把盟友家的東西搬走一些。等將來美國人緩過來了,可以再討論如何跟盟友以新的方式合作。
隻不過,經曆了3年多的俄烏衝突,美國的盟友們個個都是苦瓜臉,早就被掏空了很多。
如果按照川普現在的口吻要對盟友收割,各國國內的民生保障怕是守不住,接踵而至的,隻能是更大規模的國內動蕩。
福利是剛性兌付的,你不給,人家就拿斧頭砍你。
因此,這次歐洲、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這麽勇,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了。
然而,這件事,即將觸發全新的蝴蝶效應。
—————————
自由交換,才能產生財富。
川普關稅戰的本質,就是阻礙自由交換,那麽,全球財富的創造必然受到嚴重的打擊。
這個時候,美國的盟友們,就算再不喜歡中國,為了守住自己的生存成邊界線,未來估計也要跟我們做生意。
目前,這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朗了。
此時此刻,中國針對歐洲和加拿大的反製,近乎是在倒逼這些國家重新思考跟我們的生意關係。
如果放任這個趨勢下去,下麵這個新的全球走勢就會浮現出來:
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
由於跟美國沒法好好做生意,那麽,其它國家為了自保,他們相互之間不得不做生意。
於是,下一個時代就變成了:
新的全球貿易秩序=現有全球化減去美國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很有意思的是,這不就是我們為了自保而一直追求的“雙循環經濟模式”所假設的最極端劇本嗎?
放在過去,我們要這麽去布局,很難。
可是,如今,川普親自操刀,幫我們往這個方向去推進事態,果然是“川建國”。
然而,這也不能完全責怪川普,畢竟,好走的路早就被前人走完了。
當今天下,區域強權都在崛起,都不安分,美國視野來看,他控這個盤,確實有點有心無力了。
川普的兩難在於,民主黨建製派構築的全球體係依舊是目前效率相對較高的,可是,卻也是最容易掏空美國國力的。
就像近期美股下跌,其中,川普低估了美股中“政治正確”的含金量和高溢價。
當川普把“政治正確”的泡沫去掉,美股壓力就來了。
而美國與自己盟友的關係,其實也是用“政治正確”的體係構築的利益同盟。
假設川普真的把“政治正確”體係給打崩了,那麽,如何構築這個利益同盟?
你發不出工資,甚至還要搶錢,誰認你當老大?
因此,川普“先收割小弟,再跟中國搏命”的戰略,到底能不能行?現在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問題,甚至直接影響未來10年全球地緣博弈、各類資產走勢和滯脹趨勢的重大問題了。
—————————
事態,是嚴重的。
據說,加拿大人,已經不稱呼“美式咖啡”為“美”式咖啡。可想而知,他們對於美國人的厭惡之情有多深。
另一邊,歐洲此時宣布大規模軍備投資和基建投資。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條活路。
因為,麵對龐大的債務和高福利負擔,歐洲要捍衛自己的歐元儲備貨幣地位。
當初,跟美國抱團對付俄羅斯,就是要給自己的信用“注資”。現在美國是個渣男,完全靠不住,那就隻能自己給自己提供信用。
歐洲央媽和加拿大央媽,都已經表達了,為了自救,可以階段性犧牲通脹的決心。
從中國的角度,這個水,越來越渾了。
既然如此,現在主動在東南彎彎和南海發力,反而有利於川普拉行情。
更好的做法是,強化實控的同時,繼續在經濟混合戰領域發力。
即,隻要證明,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輸美國,甚至還有巨大的成本優勢,那麽,美國的整個“製度信用”就會千瘡百孔。
而且,這也等於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的“製度信用”的含金量了。
很多時候,擊倒對手的那“致命一擊”,最好不是由自己出手。
讓美國深陷“人民戰爭”,到處都是反抗的力量,逐步消耗著帝國的綜合實力,遠比我們直接跟美國人攤牌效果更佳。
人,終究是要吃飯的。
如果“沒有美國的全球化”可以正常運行,那麽,“跟美國脫鉤”的戰略也就徹底成功了。事實上,這才是中美終極大攤牌的節點。
但是,如果這個拐點遲遲沒有到來,則中國終究是被美國人卡脖子,那麽,我們在其它任何領域跟美國人攤牌,都會有極強的“反噬效應”。
其實,美國人沒有意識到:在科技、外需、資源、金融等關鍵節點,當美國都給不了我們任何新的好處了,中美全麵脫鉤的條件也就逐步成熟了。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主動的跟我們脫鉤沒有打敗我們,反而讓我們形成不被卡脖子的新的經濟運行模式,那美國對於我們的價值度也就大為縮水了。
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2030~2035年期間,這個拐點應該就要來了。
中國今天作的所有的布局,其終極戰略的核心,就是這個。
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分工體係,才是最大的陽謀。
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才是新世界!
轉發:
當男人開始“作”的時候,或許也就沒有女人什麽事情了。
如果說川普1.0時代最讓人錯愕的,就是對中國突襲式發動關稅戰。
那麽,川普2.0時代最匪夷所思的,應該就是對自己的所有盟友突襲式發動關稅戰。
現如今,美國的這些盟友滿臉懵逼,略等於2018年時期我們的感受,甚至更加不解。
這次美國人的戰略徹底改了。
從“一戰定乾坤”幹死我們的策略,逐步變成也要跟我們玩消耗戰。
可是,得有足夠的資源去消耗啊。
於是,川普就把自己的魔手伸向了諸多小弟,怒砍小弟,來向我們證明他的牛逼。
所以,中美未來的鬥爭,或許還會更加激烈。
當然,首先,先得等美國財政喘過這口氣。
按照眼下不斷創新高的財政債務利息支付規模,還要大規模進行減稅,川普深陷困局:
美國財政現金流量表危機。
這個局不能走出來,那就真的變成“熬鷹”了。
到時候,美國的盟友會不會漸漸遠離美國,也是不好說的。
還不如現在由美國人親自操刀,先把盟友家的東西搬走一些。等將來美國人緩過來了,可以再討論如何跟盟友以新的方式合作。
隻不過,經曆了3年多的俄烏衝突,美國的盟友們個個都是苦瓜臉,早就被掏空了很多。
如果按照川普現在的口吻要對盟友收割,各國國內的民生保障怕是守不住,接踵而至的,隻能是更大規模的國內動蕩。
福利是剛性兌付的,你不給,人家就拿斧頭砍你。
因此,這次歐洲、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這麽勇,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了。
然而,這件事,即將觸發全新的蝴蝶效應。
—————————
自由交換,才能產生財富。
川普關稅戰的本質,就是阻礙自由交換,那麽,全球財富的創造必然受到嚴重的打擊。
這個時候,美國的盟友們,就算再不喜歡中國,為了守住自己的生存成邊界線,未來估計也要跟我們做生意。
目前,這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朗了。
此時此刻,中國針對歐洲和加拿大的反製,近乎是在倒逼這些國家重新思考跟我們的生意關係。
如果放任這個趨勢下去,下麵這個新的全球走勢就會浮現出來:
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
由於跟美國沒法好好做生意,那麽,其它國家為了自保,他們相互之間不得不做生意。
於是,下一個時代就變成了:
新的全球貿易秩序=現有全球化減去美國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很有意思的是,這不就是我們為了自保而一直追求的“雙循環經濟模式”所假設的最極端劇本嗎?
放在過去,我們要這麽去布局,很難。
可是,如今,川普親自操刀,幫我們往這個方向去推進事態,果然是“川建國”。
然而,這也不能完全責怪川普,畢竟,好走的路早就被前人走完了。
當今天下,區域強權都在崛起,都不安分,美國視野來看,他控這個盤,確實有點有心無力了。
川普的兩難在於,民主黨建製派構築的全球體係依舊是目前效率相對較高的,可是,卻也是最容易掏空美國國力的。
就像近期美股下跌,其中,川普低估了美股中“政治正確”的含金量和高溢價。
當川普把“政治正確”的泡沫去掉,美股壓力就來了。
而美國與自己盟友的關係,其實也是用“政治正確”的體係構築的利益同盟。
假設川普真的把“政治正確”體係給打崩了,那麽,如何構築這個利益同盟?
你發不出工資,甚至還要搶錢,誰認你當老大?
因此,川普“先收割小弟,再跟中國搏命”的戰略,到底能不能行?現在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問題,甚至直接影響未來10年全球地緣博弈、各類資產走勢和滯脹趨勢的重大問題了。
—————————
事態,是嚴重的。
據說,加拿大人,已經不稱呼“美式咖啡”為“美”式咖啡。可想而知,他們對於美國人的厭惡之情有多深。
另一邊,歐洲此時宣布大規模軍備投資和基建投資。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條活路。
因為,麵對龐大的債務和高福利負擔,歐洲要捍衛自己的歐元儲備貨幣地位。
當初,跟美國抱團對付俄羅斯,就是要給自己的信用“注資”。現在美國是個渣男,完全靠不住,那就隻能自己給自己提供信用。
歐洲央媽和加拿大央媽,都已經表達了,為了自救,可以階段性犧牲通脹的決心。
從中國的角度,這個水,越來越渾了。
既然如此,現在主動在東南彎彎和南海發力,反而有利於川普拉行情。
更好的做法是,強化實控的同時,繼續在經濟混合戰領域發力。
即,隻要證明,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輸美國,甚至還有巨大的成本優勢,那麽,美國的整個“製度信用”就會千瘡百孔。
而且,這也等於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的“製度信用”的含金量了。
很多時候,擊倒對手的那“致命一擊”,最好不是由自己出手。
讓美國深陷“人民戰爭”,到處都是反抗的力量,逐步消耗著帝國的綜合實力,遠比我們直接跟美國人攤牌效果更佳。
人,終究是要吃飯的。
如果“沒有美國的全球化”可以正常運行,那麽,“跟美國脫鉤”的戰略也就徹底成功了。事實上,這才是中美終極大攤牌的節點。
但是,如果這個拐點遲遲沒有到來,則中國終究是被美國人卡脖子,那麽,我們在其它任何領域跟美國人攤牌,都會有極強的“反噬效應”。
其實,美國人沒有意識到:在科技、外需、資源、金融等關鍵節點,當美國都給不了我們任何新的好處了,中美全麵脫鉤的條件也就逐步成熟了。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主動的跟我們脫鉤沒有打敗我們,反而讓我們形成不被卡脖子的新的經濟運行模式,那美國對於我們的價值度也就大為縮水了。
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2030~2035年期間,這個拐點應該就要來了。
中國今天作的所有的布局,其終極戰略的核心,就是這個。
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分工體係,才是最大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