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四”的眼光看“盛世中國”

曆史和現實;東方與西方;獨立,自由的觀察及思考。
三希堂博內文章多屬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中國在滿清垮台後,不滿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封建傳統和文化,年輕的中國人尤其是文化界的精英在基督教現代文明理念感召下, 在1919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地點主要在北京, 但卻影響到了各主要城市。雖然百年已經過去,但五四的足跡,對現在的華人世界仍然並不陌生;而“盛世中國”是當今大陸流行的標簽口號,不僅在簡體中文圈內火爆,也偶爾出現在國際媒體的語境中。許多人沉浸在盛世的喜悅裏, 但又麵對著激烈動蕩的內外環境, 焦慮, 憂愁和惶恐等彌漫著整個大陸和海外華社。 隨著每年“五四”的到來, 一代一代年輕人的漸漸老去, “五四”和每個人的現實關係, 常常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難以釋懷。

那麽百年過去了, 中國知識分子精英追求的“五四精神”, 如人道,自由,民主,科學和新文化等口號真的實現了嗎? 還是停滯不前或更加退步了呢?“盛世中國”是否已經存在? 它是否得益於“五四”運動的興起,與特定黨派的崛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嗎? 許多人和我一樣, 有很多互相矛盾的疑問,原因是並不認同官方媒體破綻百出的宣傳。

從現實的角度看, “五四”青年知識分子追求的精神, 並沒有得到真實的體現。“盛世”最多隻能是物質層麵有了增長或提高, 而社會道德及人文精神的沉淪, 比百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獨立思想並願意表達的人, 比百年前少之又少。“五四精神”被歪曲的支離破碎, 也被黨派的歪理邪說所替代, 造成奴性文化的泛濫成災。 作為一個過來人,反思心靈裏走過的彎路並對照真實世界的演變, 應該是“青年節”前夕值得回味或思考的話題。

從表麵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國內呈現多場角力戰。尤其是介於安徽派軍閥掌握的北京政府勢力,與希望介入中國支配權的日本帝國勢力間的鬥爭。“五四運動”的目的和性質,遠非表麵單純反日, 反帝,反封建和反皖係軍政府的簡單描述。後來這些激動人心的口號被許多人利用, 催生或壯大了多個黨派, 包括國共及各類的基督教團體。

“五四”運動大大催化了中國社會的反傳統思潮,稱的上是一場文化心靈上的革命。杜威在1921年這樣評論說:“世界上似乎沒有一個像中國那樣的國家,學生如此一致和熱切地追求現代和新的思想觀念,特別是關於社會和經濟方麵的思想觀念。同時也很少見到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有些辯論本來可以用來維護既成秩序和現狀的,卻一點也不被重視,事實上,完全沒有用來做辯護。”

已故的《五四運動史:現代中國的知識革命》(1960年哈佛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周策縱早已給出更直接的回答:“五四運動是活的曆史,因為它的精神還活著,它所提出的目標還沒有完全達到,還有更年輕的人誌願為它而推動。自由、民主、人道、科學,都是永遠不會完結的事業。”周的論著在海峽兩岸,曾長期被視為禁書。當年胡適也表示,“民國六、七年北京大學所提倡的新文化運動,無論形式如何五花八門,意義上隻是思想的解放與個人的解放。” 茅盾則說,“人的發見,即發展個性,即個人主義,成為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的主要目標。”秦暉稱,民主與共和在新文化運動之前已成大潮,而個人自由正是因為新文化運動才形成大潮的。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五四倡導民主,實不如說,五四倡導“自由”——“個人自由”意義上的“自由”——更準確。

五四運動催生了外來基督教,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思潮在中國的傳播。基督教各類派別隨後迅速發展, 遍布到了城鄉各地。對五四運動的認識和評價眾說紛紜,周策縱“大致區分了自由主義者、國民黨、共產黨三大類立場,每一類裏麵還有不同看法和曆史變遷。大致而言,自由主義者肯定新文化運動,肯定五四運動本身,但否定五四運動所引發的政治和革命浪潮,認為阻礙了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中國國民黨方麵,孫中山、蔣介石都提倡傳統文化,否定新文化運動,孫中山肯定五四,蔣介石對五四運動態度很微妙,明著還是褒獎,強調其民族情緒,不談其反傳統的一麵,暗中盡量疏遠;共產黨對二者都肯定,從陳獨秀到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大大提高,毛澤東認為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將文化革命推進到新階段,開啟了新民主主義,無產階級開始參與,並在此後成為領導。”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那些多元化的論述在現今中國大陸的網絡或出版物中, 不但不是主流, 而且已經被封殺的所剩無幾。許多人可能想不到, 在毛執政的後期, 對五四的評價, 依然還包括“砸爛孔家店”和反對封建禮教等的描述, 說起來還是眉飛色舞的大事件。雖然與當時毛的統治方式相互抵觸,在文革早期及晚期, 還發起了破四舊,批林批孔等的全國運動。但毛以後, 中共變的“務實”了, 從毛的評價中退卻到了接近蔣的立場, 且強調五四與中共的直接線性相關。

目前大多數中國人對五四的認知, 已經被統一固化, 或被黨的說教徹底洗腦了, 以致完全不理解“五四精神”的真諦, 而當年運動的真相被扭曲或被誤導已經是顯而易見的宣傳模式了。因此“砸爛孔家店”, 已是避談的話題之一。在官方的洗腦下, 似乎五四發生的唯一動機和理由是產生了中共, 並為後者的執政合法性提供了虛假的理論。現今的封建文化和馬列-社會主義的雙重枷鎖, 已經將中國人完全捆綁。徹底丟棄了五四的自由理想,導致大陸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 被文明拋棄的孤島。

紀念“五四”, 不得不與今天的“盛世”現實掛鉤。遠離爬在紫禁城金頂上觀天下的誘惑, 堅定地站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裏看待百年前的“革命”, 才能抹去眼前的霧霾, 讓文明的陽光重新照耀今天的中國年輕一代。看透五四運動的本質, 重回五四“革命精神”的內涵, 則可幫助理解當前的國內外困局及未來的時局演變。

五四時期的打倒孔家店, 指的是儒家文化。它的物質表號即是布滿大陸各地的孔廟或文廟。近二十多年來,這些廟堂又重新推出了“國學”這個名詞, 時髦越演越熱,冒出的國學大師們已經泛濫成災。當年“國學”這個名詞的出現, 恰是五四運動前, 對西學東漸熱潮的反彈, 但它很快被人遺忘了。其實, 沒有幾個人能講清楚當今泛濫“國學”的內涵。它的實質和範疇虛無縹緲, 實際上空洞無比。作為中文的博客作者,大多難逃文廟孔家店思想的束縛,但不少人仍然會對“國學”感到困惑。所謂“國學”可以和儒家文化劃等號嗎?

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現代的“國學”,即是研究“跪”的文化,包括了跪的對象,時機,姿勢和神態等等。我不能完全同意, 但也得承認, 跪學是當前泛濫“國學”的中心要點, 亦是許多人避談的話題。走向毛澤東的反麵, 今日的中共欣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 但孔孟之道並不能滿足它的胃口。因此,當代“國學”的本質是推崇商鞅的所謂“馭民五術” (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這些曆史糟粕與馬列主義的融合, 才是大陸的主流文化。它們披著傳統文化儒家的外衣,行馬列專製獨裁之事。 社會主義表麵上是平等, 實際上是扼殺人性,為少數利益集團服務的恐怖極權製度。

本文並不是去否定所有傳統文化的價值。如何辨別及繼承真正優秀的文化遺產, 是為五四運動打假的另一個話題, 恕不在此展開討論。

除了“國學”, 網絡文學在大陸興起了二十多年, 蓬勃發展的速度同樣讓人驚歎。據說已經有數百萬或千萬的寫手或作家, 看起來像似有個精神文化的“盛世”。 但大陸能流行的東西,基本上都已經受到過嚴密的監管和控製, 尤其是2012年以後。篩選過程中, 文字獄比比皆是, 少有漏網者。真正有價值的優秀文化遺產,均已被淘汰出局, 剩下的醬缸或擦鞋文化卻大行其道。

文學本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火種,中國曆史的進程中也不例外, 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但今天中國的文字東西, 大多充滿了獻媚, 謊言, 或引導功利及市儈行為的流量。沒有客觀性,邏輯性,批判性和獨立性的自由表達意誌, 刻意回避社會矛盾, 遠離製度的重大問題,製造虛假正能量, 一味迎合虛幻的盛世敘說方式,已經成為一些年輕人的追求目標。文學應有的深刻, 反思, 啟發, 批判和多元化等特征, 正在被統一的跪文化或擦鞋文化所取代,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誠然, 跪文化的驅動力是惡劣的生存環境所致。美國筆會(PEN America)4月24日公布2024年《言論自由指數》,中國再度蟬聯“全球囚禁作家最多國家”之首,連續第6年占據榜首地位。這些現象正是對“五四精神”的徹底反叛, 跪文化裏絲毫看不見“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的主要目標”, 也即人性自由的表達。而1919年的“五四”後, 黨性漸漸替代了人性, 國共一脈相承。1949年後馬列的加入,漸漸抹煞了自由的空間。在近年宣稱的“盛世”裏, 實際是反人類的黨性達到了高潮的頂峰。惡劣的影響則必然會反映在國家政治和民眾生活的所有領域裏。這實在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這裏不得不回顧剛剛過去的全球大瘟疫和瘟疫前發生的香港民主抗暴運動。而這兩件驚天大事競完全與北京及紫禁城的開曆史倒車有關。從百年多的曆史看, 五四運動並未讓大陸走出曆史的魔咒, 反而一直處於動蕩之中, 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同當年的五四和1989年的六四運動一樣, 青年學生的口號及訴求也基本類似。這些新時代的“新文化運動”, 同樣追求的是自由和個性的解放。人類的惡性之一, 總是認為權力可以消滅他人骨子裏的東西。讓人跌破眼鏡的是, 這些民眾的基本訴求, 全被自稱為五四運動徒子徒孫們殘酷地鎮壓了, 迎來的卻是世紀的大瘟疫及隨後的經濟大翻盤及國運逆轉。

價值觀混亂, 奴性思維及缺乏獨立的思考和批判能力等因素攪亂和汙染了這片土壤, 孕育出了大瘟疫的爆發,甩鍋和各類後續的溯源抵賴運動, 根子當然還是製度衍生的後果。有許多例子, 可以驗證封建文化和馬列-社會主義醬缸文化的多重毒化效果: 一代又一代相傳, 直接危害社會的方方麵麵。

如“中國大媽”這一特殊人類物種群體的產生, 已經享譽海內外並進入了百科全書的記載。另一個特征與其多方麵匹配的是牆內粉紅“馬列老太”。 但在港澳台新等華人社區, 這類人群卻非常罕見。了解或追蹤這個缺乏自由, 法製和平等意識群體的出現和演變, 不難發現她們正是喪失了“五四精神”的一代, 兩代或三代傳人。沒有獨立的人格, 沒有邏輯性思維的能力,隻有被篡改的腦回結構, 在自由被剝奪的壓力下,極端低眉順眼及崇拜權勢。但她們在安全自由的地方最勇敢, 隻要有機會, 就會產生網友戲稱的“爆米花效應”, 猴急似的跳出來表演。這個畸形文化的背後反映出的是變態的人格缺陷, 極端心理壓力下的補償效應和代償性的誇張行為反彈, 等等。當然, 有類似大媽文化的男人也不少見, 但在荷爾蒙的控製下, 大多的異常行為不會在公眾場合出現。

“五四精神”的欠缺, 孕育出了奇葩的國度和社會。大媽可滿世界強演強賣, 專製文化熏陶下的大爺也不會閑著。強買強賣現象在80,90年代的中國沿海地區非常常見。那個年代隻要夜幕降臨, 女性在前麵兜售衣服等貨品, 隻要有人摸一下或甚至瞟一眼, 就必須付錢買下。如有不從, 躲在後麵的男人們就會蜂擁而出, 凶神惡煞地辱罵, 或拳腳相加。路人則不得不順從, 被迫給錢消災。強買強賣最後被官方強力壓製,直到“盛世”一詞的出現, 才慢慢從招人恥笑的街邊退去, 這個現象畢竟有損天朝的顏麵。但此文化的毒瘤卻迅速膨脹,並悄悄地進入了更多的社會階層或更深處的領域, 至今陰魂不散,我們暫且不表。

不要以為大媽文化是自古有之或是外界的過分解讀, 它恰恰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敗壞和價值觀混亂的狀況。在極權體製下, 沒有多少人願意了解推銷藝術和坑朦拐騙偷的區別,大媽文化顯得特別突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爛尾,以及後續的長期極權統治,在經濟起飛後的大陸, 迅速造成原有道德體係的崩塌, 這個過程值得華人社會的深刻反思。在聲稱已經東升西降的“盛世”裏, 沒有反思和批判精神, 再強大的經濟騰飛也會隨風夭折, 創造的財富會付之東流, 在哀歎聲中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年年紀念“五四”, 年年在倒退的哀樂聲中, 加緊封網禁言及消滅異己, 實在是現代“盛世中國”的莫大諷刺!

大瘟疫前啟動的貿易戰, 實際上是自由貿易與專製獨裁國家在在體製上的對決, 也是中國年輕人為自由的百年奮鬥, 失敗後在政權層麵對外衝突的總爆發。自由的製度才配得上自由的貿易。由於許多人對五四自由精神的生疏或誤解, 當然也無法理解自由社會的國際貿易原則。川普2025年回歸後, 關稅貿易戰再次大爆發。看起來像似世界混戰, 一眨眼的功夫, 則變成了全世界對華貿易的圍剿和限製, 令許多人困惑不已。

簡中媒體的網絡文章不少,但大多數的分析不得要領,馬屁文化盛行。關稅貿易看似複雜多變, 但底線仍是自由和平等的原則。想想當年大媽在街邊強買強賣的鬧劇, 看看大陸網絡文學的擦鞋喧鬧聲, 就不會感到驚奇或詫異。隻不過大媽文化現在走到了國家和製度層麵而已, 出口到了全世界,  不覺得丟人? 難怪郵輪上的“中國大媽”不停地哄搶自助餐,引得全世界的鄙視, 卻仍滿臉訕笑,並做出勝利的姿勢, 繼續招搖過市。

關稅戰還在紛爭中, 美國的瘟疫溯源追責已經上路。按層層經過隱瞞的統計, 全世界至少直接死亡了七百多萬人, 間接死亡的人數不計其數。哪個國家不受虧損會主動放棄向民眾交待? 沒有自由的社會, 其實是人性的大監獄。在封網禁言的環境下, 層層加碼, 加上武力鎮壓, 所有不利統治的真相, 均被隱藏或歪曲。 製造和釋放病毒引起的世紀大瘟疫,當然也不會有例外。瘟疫過後, 經濟下滑, 政治混亂。外界的關稅加病毒戰, 如雙箭封喉正在路上。大部分的人都看的出來, 社會主義的“百年大變局”果然會如期到來。疫情對人身自由的衝擊, 極端的清零政策, 讓已失去多年的“五四精神”悄悄回歸。尤其是靠翻牆尋求自由世界的年輕一代, 冒著生命危險, 尋求瘟疫的真相。許多人更是走進教會, 尋求人生的出路。

不能忘卻的是,五四的“新文化運動”同樣促成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神的創造從一開始, 即賦予人類個體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並種在人的基因裏。在神的主宰下, 人生而平等,無人能逃脫神的公義審判。這些與傳統相對的新思想或新潮流在1949年後, 受到了強力的打壓。在改革開放後, 又得到了複興, 尤其在迷惘的年輕人中得到了許多知音。“國學”或“跪”文化對某些中國教會或華人基督徒的汙染或摻雜,顯而易見。尊崇上帝的旨意,還是追逐無底線的功利或權勢目標, 並為當權者唱讚歌, 是無數基督徒的信仰選擇和心靈掙紮的人生功課。曆史上從不缺乏維護真理的抗爭者。今天的中國社會也不應有例外, 首當其衝的是年輕的知識分子。

2022年底大瘟疫末期, 突然出現的中國青年“白紙革命”, 讓民眾看到真正“五四精神”的複蘇或回歸。鎮壓和封鎖消息隻能管得住嘴巴,但卻禁不住人心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雖然各地的白紙青年, 至今有不少仍下落不明, 但成功地迫使當局突然放棄極端的清零政策。讓自稱抗疫模範的黨媽丟盡了獨裁者賴以強權統治的臉麵, 許多謊言則不攻自破了。

中國的年輕人目前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上,回歸真實的“五四精神”, 還是在封建文化和馬列-社會主義的醬缸文化裏, 繼續自淫專製極權盛世的厲害, 決定大陸和青年人自己的命運或前途。沒有什麽捷徑可走, 唯有根本改變吃人的製度, 徹底反思和清算腐朽封建的黨文化, 並擁抱人類共有的文明價值觀, 才會有未來的希望。 否則一代一代的年輕人遲早都會轉變成特殊物種的大媽,人生不得不在跪著擦鞋和“爆米花效應”中來回翻轉折騰,反複重演百年的悲哀。但願主佑中華, 光複這片久被遺忘的土地。

野彪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gh' 的評論 :
而且大陸的物價要低很多。普通老百姓一個月幾千人民幣就可以過得很好。很多在國內退休的人,也能拿到折合2000多美元的退休金。這個錢在國內生活,就很不錯了。
cgh 發表評論於
我在大陸,三天兩頭的有親朋好友請客吃飯,都是他們付費,這就是盛世中國,國內的人認為我從美國回來錢不如他們多,特別是我告訴他們,我的退休金2000美元,都說美國退休金那麽少。
野彪 發表評論於
您說:“唯有根本改變吃人的製度, 徹底反思和清算腐朽封建的黨文化, 並擁抱人類共有的文明價值觀, 才會有未來的希望”。
那您覺得中國現在發達到怎樣的程度,您才滿意呢?是要實現共產主義您才滿意嗎?
三希堂客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月餅' 的評論 :“ “厚黑”學,應該是心黑臉皮厚,符合大媽文化的一些特征”。 同意這樣的分析。
西方的大學,應該開設一個專業, 專門研究大媽文化了。對很多人來說, 並不覺得的是羞恥, 反而恨自豪的樣子。不信? 去郵輪看看。
三希堂客 發表評論於
謝謝提到的“厚黑”學, 我幾乎忘記了。應該也是現代國學的一部分, 受到許多人的追捧, 也是暢銷書。

"除了“跪”與“馭民術”之外,還有一大中國特色:
教人如何“厚黑”,教人如何作“人中龍鳳”。
這個倒是和意識形態、主義主張、思想左右沒什麽關係。教你在中國社會如何發跡和“通吃”。 "
老月餅 發表評論於
長知識了! 寫的深刻, 讓人回味。
“厚黑”學,應該是心黑臉皮厚,符合大媽文化的一些特征。
友梨江莉 發表評論於
“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現代的“國學”,即是研究“跪”的文化,包括了跪的對象,時機,姿勢和神態等等。
我不能完全同意, 但也得承認, 跪學是當前泛濫“國學”的中心要點, 亦是許多人避談的話題。走向毛澤東的反麵, 今日的中共欣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 但孔孟之道並不能滿足它的胃口。
因此,當代“國學”的本質是推崇商鞅的所謂“馭民五術” (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這些曆史糟粕與馬列主義的融合, 才是大陸的主流文化。
它們披著傳統文化儒家的外衣,行馬列專製獨裁之事。 社會主義表麵上是平等, 實際上是扼殺人性,為少數利益集團服務的恐怖極權製度。”
--------------------

個人感覺,除了“跪”與“馭民術”之外,還有一大中國特色:
教人如何“厚黑”,教人如何作“人中龍鳳”。
這個倒是和意識形態、主義主張、思想左右沒什麽關係。教你在中國社會如何發跡和“通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