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篩查的基本常識

       首先,什麽是腫瘤篩查?就是通過醫學檢查的手段,在沒有症狀或/和體征的人群中發現早期的惡性腫瘤,以便早期治療,以提高生存率。人所共知,腫瘤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與有了症狀與體征才檢查而發現的中晚期腫瘤的治療效果往往是天埌之別。

       為什麽要進行腫瘤篩查

      可以早發現,腫瘤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等有症狀時,往往是中晚期。

早發現即可早治療,早治療治愈率高。比喻早期乳腺癌,宮頸癌治愈率達到90%以上。

        對高風險人群收益大,如有家族腫瘤史,長期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定期篩查容易發現早期腫瘤疾患。

       常見的腫瘤篩查方法有那些

     1,肺癌:低劑量螺旋CT。50歲以上,有長期吸煙史,如 2 0年吸煙每天1包或10年吸煙,每天2包。或者近15年戒煙,但以前曾是長期大量吸煙者,總體身體健康良好的人,過去5年前接受肺癌治療者,或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長期工作接觸石棉的人。根據篩查結果與醫生討論進一步的檢查或者治療,或未來的進一步篩查。

      2,乳腺癌:乳腺鉬靶X光檢查。女性40至74歲起,每2年一次,有家族史者與醫生討論可提前做篩查。

      3,宮頸癌:HPV 檢測十TCT檢查。21-29歲,每三年做一次柏氏塗片(TCT)檢查;年齡介於30-65歲,則每三年做-次柏氏塗片檢查,每5年做-次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篩查。

      4,結直腸癌:結腸鏡檢查。一般從45歲開始第一次篩查,持續到75歲,每10年一次,有結腸癌家庭史提前篩查,有炎症性腸病,腸息肉等間接2-3年篩查一次。

       5,肝癌:肝功能+甲胎蛋白(AFP) + B超,有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酗酒者,40歲以上上述高危人群,每6個月一次。

       6,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直腸指檢。50歲以上男性,有家族史,特殊種族如黑人前列腺癌發病率較高,有家族史者40歲左右就應該與醫生討論是否要進行前列腺癌篩查。

       7,胃癌:胃鏡+幽門螺杆菌檢測,有慢性胃炎,胃潰瘍以及幽門螺杆菌感染,40歲開始篩查。

        目前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隻建議進行乳腺癌,肺癌,子宮頸癌以及結直腸癌的常規篩選檢查,並且大多數醫療保險完全報銷篩查的費用。鑒於中國人有相當的人群是乙肝與丙肝病毒的攜帶者,這類群體應該常規最少每年做一次肝髒B超,以期發現早期肝癌發生,對於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以及胃息肉的患者,應該每隔2年檢查一次胃鏡,以防胃癌的發生。

        有家族病史的,篩查的年齡要提前到什麽程度,應根據情況而定,90年代中期在國內我曾為一位21歲的男性做腸鏡,發現他患有直腸癌,尋問病史,他母親30歲死於腸癌。從這一個病例的情況看,父母患有腸癌的子女,應該在父母患腸癌的年齡減去10歲左右就應該做結腸癌的篩查。我的經驗,母親四十歲之前患腸癌的子女,患結腸癌的比例非常高,這群人應該也必須早做結腸癌的篩查。

        除了篩查以外,有些情況一定要排除癌症的可能,如出現咳血,一定要排除肺癌,黑便和血便,一定排除胃癌與腸癌,陰道出血一定要排除子宮頸癌以及子宮內膜癌,乳腺出現腫塊,一定要排除乳腺癌。遇到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痊愈。

 
ytwadk 發表評論於
如果人過了五十歲,其實判斷癌症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監控體重,體重降低要警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