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回國之醫院經曆

個人愛好:文學,心理學,曆史,家族史,哲學.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人在海外最掛念牽心的就是家中年長的父母,我此次回國,本打算是到處走走,遊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的。不料臨行前收到消息,說我的母親遭遇交通意外,被車撞導致骨折,住進了醫院。於是,我下飛機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去醫院看望母親。

這家醫院是廣州的一家市級醫院。雖然不是三甲大醫院。好在離家近,便於我們照顧。住院部的房間很小,大約10平米,帶一個小衛生間。放3張病床。十分擁擠。好在每個病人可以有一個小窗體櫃和一個儲物櫃,勉強可以存放病人的東西。

我媽年邁不僅腿骨骨折,還有胸骨骨折。同時伴發肺部感染以及無法進食,病情相當凶險。除了打石膏,還需要輸氧輸液和插胃管。剛開始的幾天,我們幾兄妹輪流照顧,幫她清理痰液換尿布和阻止她在無意識中拔輸液管。最幸苦的是阻止她拔管子。母親一生要強,可能受不了全身這麽多的管子。她總是不停地去拔鼻子裏的氧氣管和胃管,以及手上的輸液管。曾經為此弄得手臂鮮血淋淋。我們都是上年紀的人了,這種工作對我們相當吃力。我做了兩天就累得人仰馬翻,覺得受不了了。好在幾天後找到陪護,才總算可以緩氣休息。

廣州的陪護工作已經基本形成成熟的行業。醫院裏的陪護服務都是由一些服務公司提供,不需要病人或家人自己尋找。當然如果病人或家人願意自己尋找也可以。這些陪護人員都是來自湖廣雲貴等省份的中年婦女。我和我母親的陪護聊過一下。她今年已經57歲了,幹陪護幹了七八年。這份工作挺幸苦的。需要吃睡都在醫院。基本沒有假期。一個月大約5千人民幣的收入。但願意做的人很多。因為據說醫院的年輕護士的工資比她們還低。當然護士的工作相對輕鬆一些。

我自己在國外也是在醫院工作。我很自然的就會做一些比較。說到這家醫院,住院和門診大樓都相當雄偉。但內部的房間窄小。病房十分擁擠。我母親住過6人間的危重病房和3人間的普通病房。病人所擁有的空間都十分窄小。我也去看過醫護人員的辦公室,也是相當的擁擠。隻有主任辦公室是一個單人的房間,比較寬鬆。而醫院的門診部門就寬敞許多。再說醫院的衛生,我還是覺得不能滿意。衛生應該是醫院最重要的指標,但這家醫院的衛生有太多的空間需要改進的。例如病房的衛生間潮濕不通風,陪護人員沒有隨時洗手的要求,操作時完全不用一次性手套,等等。雖然算不上大問題,但即使是小問題也讓我感覺很不舒服。

都說國內的醫療技術是高水平的。這點我認同。即使是這家不出名的醫院,其設備的完整和醫生的診療水平我都相當認可。我母親開始住的是骨科,後來繼發了肺積水,馬上就轉到了呼吸科的特護病房。

讓我最為不滿的是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他們缺少一種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懷,也鮮有我所在的醫院的普通醫護工作人員的職業熱情。我沒有看到一個麵帶笑容的醫護。在我陪護在我母親的時間裏,遇到的每一個醫護,無論是對待病人,還是家人,都是一張毫無表情的臉。“春風般的和藹”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品了。反而在給我母親請的陪護人員的臉上,我可以看到一些笑容。也許那隻是某種敷液或是討好,但總比毫無表情要好。

因為我母親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譫妄症狀,我提出請精神科的醫生會診的要求。但我被告知醫院根本沒有精神科醫生。其實老年人因為大腦萎縮,老年癡呆的發病率很高,在中國老年人比例這麽高的情況下,設置相關的精神科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從與醫生的交談中感覺到,他們完全不認為這是什麽值得關注的事情。

倪穎 發表評論於
在中國沒有精神科,但有精神衛生中心,但好像藥品效果並不好。有用了自殺,我知道。我在Grady Hospital of Atlanta,11 樓mental illness,也碰到病人自殺,他殺,精神分裂症,。我已離開這個醫院。那裏經常槍擊案,交通不便。
不羈的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江海寄餘生' 的評論 : 我個人的經曆,那些護工還是不錯的。他們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隻有病人睡了他們才能睡。我們每天去頂替一下,讓護工可以休息。有些家人就是讓護工全陪。2、3百一天,屬於非常低的收入了。
不羈的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也許北京比廣州強。
不羈的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ocalappleseed' 的評論 : 我母親以前就是在醫療單位工作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對病人比對我還nice。所以我對如今醫療部門的staff如此態度,難以理解。
不羈的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自己也開始老去,希望國內對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所重視。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老人心裏疾病是該重視,不過現在年輕人心裏疾病都解決不了,他哪會管老年人。中國紅紅火火,看起來發展得都挺好,可很不平衡,該做的好些都沒有,老百姓無話語權,隻能聽喝
localappleseed 發表評論於
中國醫療的環境,態度等問題無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實行了高官的特殊待遇,使得管理人的努力是升官,官越高,醫療等級越高,而不是以改變中國醫療為原動力。
分粥的人得最後一碗粥才會是自校正公正。
太愛北京了 發表評論於
護工是240一天,跟以前我奶奶二級醫院那個弄混了。另外每人經曆不同感受也不一樣,我姨媽的頑疾找積水潭醫院的關一醫生看好了但我看小紅薯評論有人就說他不好,他的號很難搶拚手速的可以候補
太愛北京了 發表評論於
北京電力醫院,三甲,前年家人在ICU住了幾天,醫生護士都特別專業盡心態度也好,護工150一天也很想負責,這醫院人不太多就醫體驗好。北京東直門的中醫院看婦科病的一位女醫生醫術人品都特別好,我家人每次掛晚上的號下班去那醫生忙到10點多才下班,醫院大門都關了得保安領著從後門出去,她跟每個病人都問答特別仔細花的時間比一般醫生長所以老是最晚下班。廣州的三甲我前幾年陪住過,醫生護士態度都不如北京的,一見麵就先講明不許送禮送錢的規定倒挺好,去之前我親戚非讓我送禮我反對說在北京從來沒送過,親戚背後說我小氣我其實根本不認同她們的做法。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這三百護工能拿到多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問題是我老不了吾老,隻剩下人之老。便宜的中國勞工和非法移民,才是最貴的。
江海寄餘生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護工,收費昂貴,每天三百左右,服務質量差,都是敷衍了事。像這種有拔管風險的病人,就是長期帶上專用手套,綁住雙手。醫院的院內感染非常常見,臥床老人住院就是反複的肺部感染直到死亡。
floatingforever 發表評論於
深圳這樣的護工3百多一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