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朋友約去山裏人家品茶。山間風景優美,環境宜人。房屋依山就勢,客廳與戶外緊密相連。在露台上可眺望遠處的群山。山間雲霧繚繞,森林滴翠。山間小溪順山流淌,不僅為主人提供水源,也環繞花園,注水成塘。園中多花木,綠植。蕨類繁盛,苔蘚新綠。景物多就地取材,古樸而簡約。室內裝飾頗色彩和諧,器物搭配彰顯東方神韻。
初次接觸茶道,規矩雖多,但步步有道理。先從茶器說起,品茶所用茶器可簡可繁,總結一下,不外有茶葉器,壺器和杯器三類。
茶器
茶葉:茶葉罐,茶折(取茶,聞茶葉香氣),茶針(撥茶)。
壺:水壺(煮水),茶壺(衝泡),茶承(壺托),壺墊,蓋置(放置壺蓋)。
杯:茶海(洗),公道杯(分茶用杯),聞香杯,品茗杯。
茶道步驟
淨手、溫器、請茶(聞茶葉香氣)、洗茶、泡茶、分茶、奉茶、聞香、品茗。
那天喝了三泡茶,嶗山綠茶為先,這茶我以前經常在家裏衝泡,除了味有點苦,並未覺得有什麽特別。其實嶗山綠茶香氣很重,特別是衝泡前的聞茶葉之香,非常濃鬱。衝泡後,入口微苦回甘。
依次是台灣高山蜜香烏龍,雖是烏龍茶,但這種茶葉是用被小綠葉蟬叮咬後的茶樹葉半發酵製成的。茶湯呈黃橙色,非常誘人,並伴有國蜜香氣,口感極好。被小綠葉蟬咬過的樹葉不再生長,因此這樣的茶樹產量很低,但也造就了它獨特的風味。蜜香烏龍還有一個漂亮的英文名,叫Oriental Tea.
接下來品嚐的是福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中國傳統名貴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紅袍茶。
茶湯跟蜜香烏龍相近,入口有明顯的岩骨花香。
看大家興致高,主人最後又拿出了另外一種名茶,廣東英德金毛毫。樹頂端最鮮嫩的單芽為主,金毛毫是采摘茶樹頂端最鮮嫩的單芽為主,一芽一葉。
茶湯呈琥珀色,非常美麗,口感鮮爽,甘甜嫩滑,濃醇飽滿,湯色紅亮,甜潤芬芳。
喝了這麽多年茶,真正按茶道講究地品茶,這是第一次。茶道可繁簡,但生活不能湊合。
午後,我們又參觀了主人的民宿設施,這是完全獨立於主房的客房,在山穀間。建房材料采用木料和石材。據說石頭都是在園子裏收集的。客房因陋就簡,但古樸典雅,別具風味。
夕陽下,驅車下山,歸家的路,一路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