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無疑是近十年來最令人激動的一隻股票,回報率和話題關注度都是極出色的,早在其上市之初,就有朋友拉著我去投了,那時候馬斯克還不是馬一龍,又是做如此開創性的事業,確實潛力巨大,上市十多年,股價漲了幾百倍,如果一開始就買了,拿住了,很容易就財務自由了。
可是如今,盡管特斯拉旗下有很多誘人的大餅高懸,比如自動駕駛,比如Xai,正在轉型的社交媒體X,還有未來300億個人形機器人,這一切,真要玩轉起來,女版巴菲特木頭姐的3000元目標價應該也是擋不住的,可是,所有這些,都是需要企業管理層用心用力甚至嘔心瀝血去做才有可能實現的,而且競爭激烈,這些東西現在都不是秘密武器,稍一懈怠,就可能被趕超,或者陷入被動,高科技雖前景誘人,但是競爭和異軍突起的替代技術是最大的變數。
除此外,星鏈,回收火箭,移民火星,這些也都是能砸大坑的項目,哪一個都不省心,都需要花費巨大精力。
馬斯克確實是科技超人,雖然快接近神了,但可惜還是人,是人就有局限性,先不說三頭六臂把上述那幾個大業務都能發展好已經很有難度,現在成為影子大內執行總管,情況就更加複雜了,本來企業的事,按照商業原則去判斷就好了,現在馬斯克同時並行馬一龍,摻和太多的政治因素,情況就太複雜了,甚至其人身安全也都有了不確定的變數。
本周馬斯克最大的動作,就是一人帶著六小齡童大鬧USAID,這事咋說呢?腐敗肯定有,但是幹的草率又魯莽,這種操持許多長期、複雜國際事務的機構,有許多痼疾和問題是鐵定的,要查要肅清,但是把人家一周內一鍋端掉絕對是胡鬧了,美國在世界行走,許多執行道義和援助的事,都是這個機構在運作的,許多長期項目不能說停就能停的,驟停是會出大事的,要死人的,這也是常識!確實,它花不少錢,但美國這個製度對腐敗是有遏製作用的,三權分立,媒體監督,不會不起作用,如果這個部門要是糟糕到那麽不堪,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靠拜登一屆成不了那麽大的氣候,你川普上一屆幹嘛去了呢?
讓一個部門的幾乎全部公務員一夕之間沒了工作,這不是推特這樣的商業機構,政府公務部門,冗員處理過激過急會出什麽事真不好說,新政開盤兩周,航空安全事故不斷,都是上屆政府的錯?你接手了就是你的責任了,就算和上屆有關聯,態度上不能這樣推脫的!
現在傳出來要把CIA的特工們也給開了,麻煩可能更大,看看影視劇也能知道,特工是特殊群體,他們有問題要處理是要遵循一定章法的,一刀切亂來,不知要出什麽亂子。
對美國的信心是因為它的製度,絕不是因為某個個人,這一點美國建國先賢在建立章法製度上就很清楚了,這才有了後來偉大的美利堅,最近這多年美國左的有點過頭是事實,川普很多主張有針對性也對,但是這麽操作令人擔憂,參眾兩院都不及一個馬一龍?他有效率,有做對的幾率,也就有做錯的概率,他的權力也是要被約束的,正義不正義的先不說,不受約束的權利是肯定不對的,不能打著常識反常識!
我不懷疑馬斯克的出發與用心,但是做法過於蠻橫粗暴,操弄政治不是搞企業,大刀一揮,看似效率,可能會造成大麻煩,企業的事可以快刀斬亂麻,政務不一樣,這次USAID更複雜,牽涉許多國際關係和項目,許多項目合理不合理,荒唐不荒唐不是簡單一句話就能定性的,很多外援項目,為什麽立項,為什麽做,背後的原因會很曲折,表麵上看可能很不合理,但是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六小齡童是學術上的天才,AI工具用的很好,但具體到很多細分的項目,其後背景複雜多元,再天才也無法簡單定性的。
博眼球炒作的嫌疑更大,比如5000萬美元為加沙地區提供保險套一事,有很大的奇聞炒作嫌疑。除非最終找出一些重大貪腐或荒唐事件的具體責任人,經過司法審查坐實落定,在調查初期就這麽單方麵出消息,不給當事方一點解釋說明的空間肯定是不對的!
讓美國再次偉大首先要搞清楚曾經的美國偉大在哪裏?民主黨的主張過了頭,但並不是全都錯,現在這樣顯然是矯枉過正了,當然,這並不意外,我之前也說過,川普好壞兼具,要忍耐他壞的一麵。
至於馬一龍,他完美的表現了人性的一些弱點,得意得勢之後無法遏製的尺度過分,也可以說是囂張,不管從精力分配上,還是從搞政治引發各種可能的危險,他的上市公司特斯拉都陡然間增加了太多的非商業因素,難度太大了,當然也可能是有促進的,但精力不濟是肯定的,這種情況下特斯來還能怎麽飛,就不好判斷了,最起碼基本底盤要做好,最近特斯拉電動車的銷量就搖擺的厲害。
川普-馬一龍的很多想法和主張我是認同的,但是如果他們自己陷入到沒有約束的恣意揮灑的態勢中,那就不簡單是個矯枉過正的結果,而是破壞了,不過對於建國後基本一直比較順水的美國來說,這樣的波折怕是也避免不了,大家祈求多福吧,安然度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