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導師葉大均教授

把常常想的寫下來,也許就不再想了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去年校慶的時候,我得知葉教授已90歲了,就想寫一篇小文章。但是各種原因,拖至今日,主要是懶。當然我不是葉先生的得意弟子,我當年上先生的研究生,也是為了混個學位,好換一個工作。我跟先生讀了4年多,我覺得先生是很關心愛護學生的,做學問很有可取之處。

我隻能就我個人的經曆,說一說先生對學生的關心。90年代中開始跟先生學習,我是母校跟另一個單位合作培養的,我那時快30了,先生多次跟我說生活需要多少錢,他可以跟合作單位提出來。對研究課題,先生提出來,要做實際一點的,要做實驗,需要加工葉片。葉片做好後,合作單位的經費沒有到位,先生跟加工單位說他可以用他的科研經費先支付,因為需要抓緊做實驗。計算的結果跟實驗吻合得很好。那時,大家的研究就是隻有計算,很少做實驗的,這一點算理論聯係實際,得到了賀德馨先生的稱讚。那時畢業需要發表2篇文章,學生署名需排第一或第二位。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實驗的,在先生的關心下在專業年會上宣讀並很快發表在專業期刊上,我署名第一。第二篇文章是關於計算的,合作計算的教授跟我提出來不希望署合作單位導師的名,因為我是研究生,按慣例是需要署二位導師的名的,我不得已跟葉先生提出來,先生為了我能畢業,提出他也不署名,隻署計算教授和我的名。另,那時候開會做報告還需要做膠片,開始我做的膠片很馬虎,先生跟講膠片很重要,並手把手的教我做。

葉先生是業內的知名專家,但是發表的文章不多,我專門就這個問題請教先生,先生認為發表文章要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不如不發。我覺得這一點很有意義。

最後呢,祝葉先生身體健康,能活過百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