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九歲時父母去世,他跟著伯父離開倫敦,到一個叫 Blackstable 的小鎮跟著伯父伯母生活。伯父在當地作神父,古板自私,對侄子和妻子都很冷淡。伯母沒有孩子,把菲利浦當作自己的孩子養護。
菲利浦天生跛足 (club foot),性格敏感怕羞。他十歲時進了坎特伯雷的國王學校,雖然成績拔尖,但是因為殘疾受盡了同學的取笑和霸淩。進校第一天,就被一個比他矮小得多的小男孩狠踢一腳。晚上要睡覺了,兩個同寢室男孩合夥扯開菲利浦的被單,逼著要看他的殘足。不給看就打,菲利浦屈服了,但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的羞辱和眼淚。
菲利浦大概十二歲的時候,,一段耳熟能詳的祈禱詞突然令他心裏一動:“If ye have faith, and doubt not, ye shall only do this which is done to the fig-tree, but also if ye shall say unto this mountain, Be thou removed, and be thou cast into the sea; it shall be done.And all this, whatsoever ye shall ask in prayer, believing, ye shall receive.” (p.50) 菲利浦暗想,我不求移山填海,隻求殘足痊愈。他幻想著聖誕假期結束後,回學校看到同學們大吃一驚的樣子,於是夜夜跪在床前,忍著寒冷,一遍又一遍地祈禱神跡降臨。結果自然是失望。
新上任的校長 Mr. Perkins 注意到了聰明敏感的菲利浦,鼓勵他把身殘看作是誌堅的證明,是上帝的考驗: “But if you looked upon it as a cross that was given you to bear only because your shoulders were stong enough to bear it, a sign of God’s favour, then it would be a source of happiness to you instead of misery.” (p.72) 唯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校長的殷切鼓勵令人動容。
伯父希望菲利浦將來進劍橋學神學,畢業以後 “繼承” 伯父的教區。但是菲利浦對宗教產生了懷疑,也不喜歡刻板的神父生活 (伯父家星期一二三吃牛肉,四五六吃羊肉,星期天吃雞肉)。他放棄了很有希望獲得的牛津大學獎學金,不等畢業就離開了國王學校,決意去海德堡大學學習。伯父對他的決定很惱火,但最後勉強同意了。伯母寫信請朋友幫忙,安排了菲利浦在海德堡的食宿。
菲利浦在海德堡大學聽修課程,同時跟不同的家教老師補習拉丁文,德語,法語和數學。每天跟著德語老師讀一段德語的莎士比亞戲劇。在老師開出的書單上,最後一項是《浮士德》—— 如果能讀通歌德,德語就算學成了。法語老師是一個落魄的瑞士人,Monsieur Ducroz。杜克洛先生瘦高,麵色蠟黃,一頭稀疏的灰發。黑衣破舊,手肘和褲子上都有破洞,襯衫極髒,褲子磨得稀薄。這個曾經參加過 1848 年歐洲革命的日內瓦人,經曆了被囚禁被驅逐,年輕時的熱血和革命信仰,早已被年老和貧困消磨殆盡。先生教授有道但寡言內斂,對菲利浦好奇的探問毫無所動。有一次先生病了,痛得額頭冒汗仍強撐著來上課。菲利浦於心不忍,給了他十塊錢。下次見麵時,杜克洛說: “If it hadn’t been for the money you gave me I should have starved. It was all I had to live on.” (p.108) 這是菲利浦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貧困和饑餓,“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p.107) 這個說法後來在書裏頻頻出現。
菲利浦在海德堡交了幾個朋友,包括英國詩人海韋德 (Hayward)。
回到英國以後,菲利浦聽從伯父的安排,去倫敦會計所作學徒。但是這段倫敦生活很不愉快:工作枯燥,同事對菲利浦的態度是輕視兼嫉妒。他周末外出逛公園,逛博物館,但孤獨感始終如影隨形。“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麽都沒有。” 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單,應該是很多人青春記憶的一部分:我想起了 Jhumpa Lahiri 短篇小說 Sexy 裏的米蘭達 (Miranda) 。
菲利浦學會計不成,決定到巴黎學畫畫。伯父對他是恨鐵不成鋼,堅決反對。伯母心慈,掏出自己僅剩的一點體己給菲利浦作盤纏。菲利浦在巴黎一家繪畫班學了兩年,認識到自己小才微善,最多成一個二三流的肖像畫畫家,但絕對成不了大師。他決定及時止損,回國另尋出路。巴黎學畫的路雖然沒有走通,但係統的繪畫訓練極大地提高菲利浦的藝術修養,讓他受用一生。學畫期間結交的幾個朋友,都對他的人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性格怪癖的 Price 小姐,熱愛繪畫但才情匱乏,最後被貧困逼得上吊自盡。落魄的英國作家 Cronshaw,才華橫溢但不得誌,日日泡酒館。還有年輕勤奮的畫家 Lawson 和 Clutton,都跟菲利浦結下了深厚友誼。也是聽 Clutton 談起,菲利浦第一次聽說了希臘畫家 El Greco,並對西班牙產生了興趣。
夏天,菲利浦回到英國參加伯母的葬禮。伯母去世,伯父的冷淡令人震驚:他飯照吃,酒照喝,胃口絲毫不見影響。還很虛偽,伯父看見菲利浦掏出雪茄,馬上要他到外麵花園去抽,說是為了尊重逝者。伯父對伯母收到的花圈總數表示滿意。四十一個,大大超過了另外一位新近去世的神父太太—— 她隻得了三十二個(這份計較,跟哈利波特的表哥達德力嫌生日禮物比去年少了而發脾氣有一拚啊)。伯父跟教區管事一輩子不和,事事有分歧。這次,兩人又爭了起來,為墓碑上到底要刻什麽文字悼念。
菲利浦最後決定學醫,跟他早逝的父親一樣行醫。他再次回到倫敦,開始上醫學院。開學不久,他認識了咖啡館女招待蜜爾德 Mildred,從此陷入了瘋狂的虐戀。蜜爾德無才無德,又自私粗俗,但菲利浦仿佛對她著魔一般不能自拔。這場單方付出的不平等戀愛,斷斷續續持續了三百多頁,五年多時間。送禮,吃飯,看音樂表演,外出旅遊,荒廢學業,考試掛科。最荒唐的是,蜜爾德腳踏兩隻船,跟一個德國人跑了;她被德國人甩了以後,又拖著身孕哭哭啼啼來找菲利浦。菲利浦肯定是鬼迷心竅了,拋棄了當時的女朋友,一個自食其力的作家諾拉 Norah,又跟蜜爾德糾纏不清。蜜爾德死性不改,生產不久就移情別戀,帶著孩子不辭而別。等兩年後再見,蜜爾德已經墮落成在路上攬客的流鶯。菲利浦不計前嫌,把她和孩子接來,給了她們一個家。至此,菲利浦已經從蜜爾德的 “魔咒” 中解脫出來,對她不再有情欲,而是一份人道主義的憐憫。但庸俗淺薄的蜜爾德不理解這種變化,她以為菲利浦就應該低到塵埃了,被她呼來喝去。被菲利浦拒絕以後,她惱羞成怒地把家裏砸了個稀巴爛後揚長而去。她最後一次跟菲利浦求救,已經染上了性病,但還是滿口謊言,氣性十足,至死也不知悔改。
這段虐戀的種種抓馬細節,看得人一驚一乍,真是人至賤則無敵。菲利浦醫學院學生的身份,和兩人興趣誌向的差異,讓我想起張愛玲《年輕的時候》裏潘汝良和沁西亞。不過潘汝良沒有這麽投入,也就沒有這麽 “虐”,可以算是簡化版的潔本《人性的枷鎖》。蜜爾德的小心眼和花招,有點《連環套》裏霓喜的影子。
好像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菲利浦曆經千辛萬苦,最後終於讀完了醫學院。小說結尾,菲利浦順利找到了診所工作,也找到了一個跟蜜爾德完全不同的女孩,一個非常適合做賢妻良母的女孩(莎莉 Sally)做妻子。
Of Human Bondage 《人性的枷鎖》是英國作家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的半自傳體小說。聖誕節放假,一口氣讀完了這本 684頁的長篇,欲罷不能。如果說有什麽感悟的話,那就是菲利浦對人生的熱愛和執著令人感動:“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間,一切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