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說話的人,能理解“腰疼者”嗎?

12月26日,《新京報》在一個上了熱搜的詞條——“複旦教授呼籲年輕人不要抱怨”中稱:

“深諳年輕人現狀的複旦教授梁永安,在《因你而異》 的節目中,又帶來了新看法:梁永安教授建議年輕人不要抱怨,而要積極去做建設性。生活就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感受問題不是讓人來抱怨的,抱怨隻是一種情緒,要解決問題還要積極地活在問題中。‘活著’時代即將過去,‘活法’”時代即將到來”。

再看這一詞條下的評論,雖有一些理解梁教授的內容,但大多卻是表達了不滿——“被要求不要抱怨的年輕人”,卻仍然在抱怨這種“不要抱怨”的說教,原因又何在呢?

其實,我們還是不能光看隻言片語,最好回顧一下這位複旦老教授的原話吧:

梁教授在節目中稱:

“……在這個時代,什麽樣的青年是最需要的?我覺得,我們的時代特別需要建設性的年輕人”。

“什麽叫建設性的?就是他們走在這個世界上,能感受到很多很多問題。但是,感受問題不是讓你抱怨的。抱怨是我們的情緒”。

“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要推動社會前進,這個靠什麽呢?完全不能靠抱怨——從來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美好的生命,是靠抱怨去完成的”。

“……建設性是什麽?建設性是善的聚集。我們人類在巨大的山河裏邊往複,而那個惡的聚集特別快,它的同步,它的震蕩,特別特別的迅速。但是呢,善的聚集就很慢,因為善的人他很寬容;善的人呢,他就很溫和、很溫和”。

“在今天這個時代裏邊,我們任何一個人,要站在時代的美好一麵,站在時代的溫善一麵……我們每個人要去積極的活在問題中,而且,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去做建設性,而不是在那兒抱怨”。

“抱怨有什麽用呢?……我們的青年啊,正在釋放出自己麵對世界的種種疑惑和種種思考。而最終,所有的思考,可以在窗前進行,也可以看,腦子裏可以有無限的風暴”。

“但是,真正的解決,要走出家門,要跨出去,要投入到實踐中。所以,這一步是真正的建設性……”。

看完這一完整的表達,應該說,梁教授並非完全不允許年輕人抱怨,而是把字眼和重點,放在了“抱怨沒有用,而應去建設性地解決問題”上——顯然,這樣的論述,是非常“正能量和政治正確”的,也是邏輯比較自洽的吧?

看來,媒體的報道中,隻出現了“教授要求年輕人不要抱怨”的簡單表述,會有些誤導性吧?所以,才會產生如此大的“抱怨”性評論。

如果站在一位師者的角度,認為“抱怨無用,還是應走出去,建設性地解決問題“,這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有。

這種正向的引導,當然利於年輕人的成長,也利於化解社會怨氣或戾氣,有益於社會的安定與發展——可是,如此正能量的老教授,人們又為何還要抱怨他的這些“高大上、偉光正”之表述呢?

其實,這說明,站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人,卻忘記了這一點:那就是人是複雜的,社會和世界都是複雜和多維的!

比如,站著說話的人,可能不會腰疼;但是,像一天工作12小時的人,你說腰會疼不?老教授們的退休金,比很多年輕人的薪水,或會高出好幾倍;而像那些找工作難;還房貸難……養家糊口難的人們,你說他們的腰會疼不?

而這些活著或許都很難、生活維艱的底層群體,特別是麵對無可奈何的囧境時——例如,難以撼動的社會不公等問題時,他們除了還可以抱怨幾句,又有多少能力,去“建設性”的改變這種社會不公之外在環境呢?

所以說,人們之所以對梁教授如此正確導向、邏輯自洽的演講,仍要發出抱怨之聲,這或許是因為一些心理上、無形中有點高高在上的教授、專家們,其實缺少了一些低頭向下的接地氣之同理心!

對於那些占滿了時代紅利的人,特別是社會精英分子們,應該做到的是:“達則兼濟天下,而非達則不理解天下!”

比如,梁教授說:“抱怨有什麽用”?——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甚至是社會學的角度觀察,抱怨確實沒有多大作用,但並不代表沒有任何作用!

比如,抱怨本身,就像梁教授所言“是一種情緒”——而任何人都會有情緒,有了情緒,就要適當的排解和發泄出來。

哪怕這種情緒的發泄,並不能解決任何實質問題,但卻可以解決人們的心理壓抑與鬱悶的問題,讓人的心理上,得到暫時的緩解,這當然利於身心健康,也利於人們走上社會時,讓心理包袱減輕,因而有益於社會的正氣回歸與凝聚。

梁教授給抱怨者指出的正向未來與光明前途,當然是無比正確的方向——即“建設性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的教授更接地氣些,難道不更應是“專家們別隻是抱怨年輕人的抱怨,而應試著去更好地理解年輕人的抱怨,並幫助年輕人改變或解決所抱怨的問題”嗎?

比如,去了解年輕人抱怨的問題是什麽?問題的本質又是什麽?——是年輕人自身的問題?還是家庭或社會的問題?而不隻是要求年輕人自己走出去“建設性的解決問題”,畢竟,真正令人抱怨而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是年輕人自身也無奈和無法改變的東西。

比如,崗位少、工作難找;社會不平等、不公平;貧富差距大的環境等,這最需要的是教授們給出解決方案,權力者們去“建設性解決”的問題,你要年輕人們如何用“不抱怨”的態度去麵對呢?——這就像你站在風平浪靜的岸上,卻要求掉進河裏的人別掙紮、不要大喊,浮在或沒於水中的人,能理解嗎?

胡錫進常言:“這是一個複雜的中國”——梁永安先生自己也說:

“社會處在一個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的時期,三種文明(農業、工業、後工業),三代人疊合在一起。我們在文明的三代疊層中,獲得了豐富的文化因子,生命中有內在的多元性。所以,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

那麽,14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情緒,這非常現實和正常,幾乎可以說,人人都常會有發泄情緒之時,即使這是並無太多建設性的東西,但情緒發泄本身,仍是一種微小卻是必需的存在意義!

現實中,真的沒法要求任何人在一輩子裏,隻能做所謂有效、高效;或有用、有價值的事情;即使是再理性、再偉大的人,情緒化的東西也都會存在並釋放。隻能說,理性和自控,並能建設性地走出情緒,在大多數時間裏,對於大多數人最有益而已。

所以,也要允許和包容無用和無效率的情緒存在,應留出抱怨甚至是批評存在的空間……畢竟,生命是多維度的!千篇一律的要求,既沒必要,也不可能,相反,卻會讓人們產生反向心理。

從這個角度看,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為何就不能有所抱怨呢?

抱怨,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不滿;是一種抗爭;是一種批評或批判……這是人們在現狀中,察覺到了不適、發現自身或社會問題的一個心理、情緒化的階段;是暫時無法解決問題時,希望向外界尋求幫助解決的信號;更是一種負麵情緒的暫時性宣泄,是自我情感的自然而然之表達。

除了個別人會活在永遠的抱怨泥沼中,大多數人也隻是抱怨一下而已——哪怕無可奈何、無從解決,但也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去解決問題,也不意味著大家都不再積極麵對生活了。

活人,就該有活人的樣子——永不抱怨的人,真的存在嗎?並非聖人不抱怨,而是這個世界上,完美無缺的聖人並不存在!所以,我們普普通通的年輕人,抱怨一下又何妨?

這不由讓人想到了村上春樹在《世界的盡頭與無情的仙境》中的一段話:“我真想放聲大哭,但我哭不出來。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它永遠一成不變,如無風夜晚的雪花,靜靜沉積在心底……”。

當我們能夠理解這種“想放聲大哭,卻哭不出來的一種無以流淚的悲哀”時,或許,就能理解抱怨的發泄,其實,也算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情緒出口了!

當然,如果大家都能聽從梁教授的正確指引,那就太好不過了;但假如人們並不容易做到,請曾年輕過的梁教授們站著說話時,也別太過抱怨我們的年輕人一時之“腰疼”了,好嗎?

作者:瑜說還休

寒芯 發表評論於
是,最討厭囉哩囉嗦的人,教導他人應該如何過人生,好像就它懂,最多徒有其名,更有很多其實啥也不是,Loser罷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