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永久的棋盤—懷念寧鉑
—回憶在中國科技大學的歲月
黃慈萍(784)
在我還年輕的時候,我會常常重複地做同一個夢:一個 人正在給我吟詠一千年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人王安石的 著名篇章《傷仲永》。夢裏,我聽不到任何聲音,卻完全理 解每一個字。我痛苦掙紮,幾乎窒息。最後在夢裏我聲嘶力 竭地叫喊:“不不,那不是我!”終於,我醒過來了,汗水 淋淋,在拒絕的情緒中我禁不住問:這個人是誰?
當我聽到我的大學同學和朋友、當年最著名的神童寧鉑 終於離開俗世,出家為僧時,我突然醒悟,突然釋然,為他, 也為我自己。說來奇怪,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受那個夢的困 擾了。
整整三十年過去了,“寧鉑”這個家喻戶曉的響亮名字, 終於失去了它的光彩和吸引力。過去的歲月裏,每次我讀到 有關寧鉑的謠傳般的報道時,都感到十分心痛。終於有一天, 一個確切的消息傳來——寧鉑削發為僧,到山上修研佛學的 “四大皆空”去了。
“這樣更好”,我對自己這麽說,也對其他人這麽說。 我這麽說是因為除了好感以外,我對寧鉑的第一感情是作為 中國現代最知名的“神童”的同情。從我少年起認識他到今天,三十年來我一直對他懷有深深的憐惜與同情。
當年,人們都知道幼年的寧鉑是個3歲能數數上百,4歲認識400多個字的“天才”。然而人們並不真正地了解他。 後來,許多人,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們對寧鉑印象不佳,特別 是看到他情緒激動地爭論少年教育體係,痛苦地否定自己的 神童教育乃至少年班的大學經曆的時候,他們更難以原諒他。
的確,那些父母們很難理解,一個當時紅遍天下的神童 怎麽會反對他受益非凡、讓他名聲鵲起的體製?不用說,寧 鉑從來都知道,我也知道,他過去是、今天也是整個體製的 祭祀品和犧牲品。因為他的犧牲,才有我們的幸存,也才有 我對他的格外同情與憤世嫉俗,以致我的一些朋友都難以接 受我個人對那種教育體製的抨擊。
三十年前的中國,正處於一個熱火朝天的年代。當時的 中國剛開始變革正在鼓吹“四個現代化”……我很幸運,有 機會進入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那些天下皆知的 神童們一起學習。氣氛也是熱火朝天的。
和我同班的神童們都非常年少,眾所周知的寧鉑才13歲。(主管中國的微軟副總裁張亞勤說他是全班最年輕的,其實 他是在我們後麵入學的。當年為人知曉的最年輕的學生是我們班11歲的謝彥波。)和這些優選出來的少年相比,我的才 華微不足道,我隻是一個剛剛從初中畢業的學生,短期內參 加了考試,得到高中文憑,進而得以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被 這所著名大學裏最具競爭性的近代物理係所錄取。
那段時間裏有三件事情震動了我,對我一生及人生哲 學影響巨大。第一件事情是我得到我的高中文憑的經曆。一 星期內日夜不停地學習,獲得了高中文憑,目標是參加全國 統一高考。因為我背著“出身不好”的黑鍋,直到我被大學 錄取的前幾個月,我連做夢也不敢想自己能上大學。
正是這個上大學的夢想賦予我勇氣,以致於現在回想起 來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對老師誇下的海口,揚言一周內可 以修完高中課程。我的認真與以往出色的成績說服了老師們,並在一周後通過了各門考試。
現在看來,背水一戰似的絕望有時真的可以讓人產生非 凡的勇氣,讓人發奮圖強,並且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那 次經曆,那個態度成了我後來幾十年的一貫態度:我對中國 的前途有了更久遠的信心,不管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經曆多少 挑戰和困境,我的信心和勇氣不變。
第二件事情是我核實了自己高考成績。1978年高考之後,我精確地回憶了每一道題目的細節並從頭做了一遍,計算出 我的得分是420分(滿分500)。這件事情確實證明了我的 記憶比我通常抱怨的好得多。當時還有不少人笑話我吹牛。
結果成績公布了,我得了422分,在合肥地區近萬名高中生中排名第三。這件事讓我明白,任何參與和信心必須建 立在仔細和求實的精確性上,也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樂觀自信上。
第三件讓我震動的事情是我在第一次大學數學考試時 隻得了40分(滿分100)。在這之前,數學是我最拿手的學 科,如果不是粗心的話,我總會得100分。然而,這40分 對剛入大學年輕氣盛的我是一個巨大打擊。
我驚訝萬分,連著好幾天無法入睡,突然間我明白了,自豪得意的我掉到了一群比我強得多的人群中!很長一段時 間,我無法選擇:“是在小池塘裏當條大魚,甚至把自己的 頭縮小,如同烏龜一般縮進自己軀殼裏去呢?還是寧肯在大池塘裏當一條小魚,但可以開闊眼界,甚至見識宇宙?”
我的選擇很理性,很清楚,但也很痛苦。至今我依然覺得自己很幸運,我有了當時可能得到的最有競爭力的同學, 包括“神童”寧鉑。
在我眼裏,寧鉑非常溫和、善良,聰慧,盡管物理並不必是他最拿手的學科。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我們這些當年選擇 物理專業的人們,其實並不一定是喜愛物理,而僅僅是因為 當時物理是競爭最激烈的專業,還多少因為當時僅有的三個華裔諾貝爾獲獎人(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都是搞物理的。當時,我的人生楷模是居裏夫人。
但是寧鉑並不該學物理。可能我也不喜歡,雖然我還是在和物理相關的行業裏高高興興地幹了20多年。寧鉑是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喜愛傳統中國文化和知識。
印象最深的是和寧鉑初次見麵的那天,在科大的101大教室。我坐在前排,看到一群少年們正在嬉笑打鬧。其中有 周曙東和幹政,兩人都才12歲,是班上年齡僅大於謝彥波的學生。寧鉑也在其中,但是看上去文雅許多,麵容也成熟許多。我回頭看他們,正巧寧鉑也在看我。他的眼鏡鏡片像玻璃瓶底,臉色蒼白,頭顱碩大,眼如銅鈴,盯著人的樣子讓我有些不自在,至今難以忘卻。
那是一種毫無掩飾的直視,和他謙和的本性相去甚遠。在那個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這樣的注視是很奇怪的舉動。 我不由地疑惑:他這樣盯著我,算競爭,還是好奇?感覺上,我迎接他的目光,仿佛是在迎接挑戰,宛如一隻驕傲的公雞昂起了脖子準備迎接的那種挑戰。
也許,是我的眼光讓他有種挑戰感?寧鉑當時是全國知名的神童,被破例選拔到大學裏來,但我也有自傲的理由— —我沒有讀完高中,是在和一萬名高中畢業生競爭中贏得了第三名才進的科大。我用不著被破例選拔,我的分數為我說話!何況我是學生中隻占十分之一的女生!
然而不久,純潔的友情就代替了競爭。寧鉑變成我最喜歡的同學,因為他極其聰明博學又極其謙遜,極其伶俐又極 其親和。直到今天,一回想他所具有的、那些那個時代的大多數青少年所不具備的知識和智慧,又回想起寧鉑的一貫低調和柔和,我自己的小小驕傲立即就被打下去了。
當我把同學們帶回家的時候,寧鉑是我媽媽最喜愛的同學,主要是因為他彬彬有理,善解人意。現在想來總為他可 惜。別人給他刻畫塑造的神童形象,其實並不是他自己,不是他能夠達到的形象,也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人們真是不了解他啊!
他比人們想象的要聰明許多,心底單純善良,卻也比較 內向和怯懦。“名人”的磨盤一點點地輾碎了他。壓力使得他難以喘息,公眾的關注燒烤掉了他的童稚與青春。他是我們的代表。他是時代的縮影。時至今日,我還記得畢業離校前的那個夜晚,我們握手惜惜告別,相約20年後再見。那是 1983年,25年前的事了。
左起:謝彥波,周曙東,邱岫,崔春實,黃慈萍 (photo credit: 賈 幹事,用於中國科技大學招生廣告)
在科技大學上學的五年,競爭激烈,令人難忘。我從來沒有問過寧鉑的分數,這也許有助於我們的友誼。事實上 我常常自問,為什麽我們非要上這別人認為我們非學不可的課程?這個想法寧鉑的腦子裏肯定翻騰過,這點我堅信不疑。
比如,我們都愛圍棋,但都認為不必因為沒有學分就放棄。有個時期我想打橋牌,但是他說他情願下圍棋,打算放 棄橋牌了。因為圍棋是明的,不受機會與概率的影響,更加公平。他還笑著說:“這樣我就不用被送到北京去,陪鄧小平打橋牌了。”他的話影響了我今後對類似事物的看法和判斷。
盡管寧鉑比我小兩歲,但某種程度上他似乎是我的師傅。我在大學裏得到的圍棋冠軍,事實上歸功於寧鉑。時至今日,每每聽到有些人聲稱當年他們如何教我下圍棋,並幫助我贏了首屆科大女子冠軍的頭銜時,我就嗤之以鼻。如果論及功勞,那是寧鉑的。雖然在眾所紛紜的“我給你當教練”的宣告聲中,他卻沉默無語。
我從五歲起就十分喜愛圍棋,但卻一直沒有一副完整的圍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得不在腦子裏畫出一個虛空 的棋盤,自己和自己下棋。沒有師傅,沒有對手,我隻好自己又下白子,又下黑子,自得其樂。這種下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很容易被有經驗的棋手看出破綻,並置於死地。
因為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首屆全國大學生圍棋競賽,省圍棋隊的教練給過我們兩周的訓練。教練批評我:“你必須和你的對手下棋,而不是把對方當作傻瓜,好像人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你要以最大的智慧和勇氣來戰勝對方,而不是自欺欺人!”這位教練不僅教了我如何下圍棋,而且也啟發了我的人生。
1982年,我贏得安徽省大學生女子第二名後,參加了首屆全國大學生圍棋賽。當時要在全省選拔兩名女生去北京參 賽。一貧如洗的我為了能去夢寐已久的北京,努力奮爭得到了這個機會。到了北京,我才發現參賽的都很厲害,他們不是專業棋手,就是上過圍校,再就是圍棋大師和教練的子弟。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圍棋,隻有我兩手空空。我沒有興趣再下棋了,回到學校後也悶悶不樂。
寧鉑洞察我的心思。一天,寧鉑找到我,要我去參加首屆科技大學的圍棋比賽。我不肯去。他便說:“可是你要是贏了,就能夠得到一套圍棋呢!”他的勸說讓我心動了,因為我很想得到那套圍棋獎品。但這很難。因為當時學校有個受專門培訓的女子圍棋隊。
他們的教練黃K來自四川(最近還在美國東部贏了多次圍棋比賽),正在追求其中最有希望的種子選手劉H呢。那個姑娘又漂亮又聰明。他們天天練棋,而我卻很少下棋。我還沒有申請參賽,就有了“非圍棋隊成員不得參賽”的規定來排擠我。這使得我很生氣,反倒堅持要報名參加了。
在這個過程中,寧鉑一直在幫我說話,讓我最終得到資格參賽並贏了冠軍。黃K和漂亮女生的戀愛到底不成功,想必不是我和寧鉑的責任。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咄咄逼人的不公平規定,那個漂亮女生就是當然的第一名了。去年 有朋友在互聯網上問了我這個問題,但我懷疑現在的黃K是否還對這段豔史興趣尚存。
學校很大方,在我得了第一屆科大女子圍棋冠軍後果 真獎勵了我朝思暮想的一副圍棋。這副圍棋太完美了,我根本舍不得使用,生怕被磨壞弄髒。但沒多久,我弟弟想去西藏,在父母擔心他的安全不讓他去的情況下,我變賣了包括 食堂飯票在內的所有東西並將錢交給了要上路的弟弟。雖說那副身價非凡的圍棋換了20塊錢,我還是很心痛。也一直頗感惋惜,也未敢告訴寧鉑。
有一番對話也許反映了我和寧鉑的關係。有一次他問我: “你怎麽從來沒要求和我下圍棋呢?”我說:“因為我根本下不過你啊。”他說:“但是,那些人棋技並不高超的人 還是會要求和我下啊。”他又補充說:“他們不在乎我的技術,隻在乎我的名聲。”他歎了口氣,露出一絲苦笑。
這麽一個低調禮貌的孩子,卻無法抗拒公眾的聚光燈。寧鉑對我說過在他走上神童明星之路的時候,他那個後來竟 然譴責曾為自己掙得那許多榮譽的父親警告他可能成為犧牲品。“但是我還是上路了!”他懊悔麽?
寧鉑上了他的神童明星路,我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條路,走到了地球的另一半。但我常常想起他,對大學期間 那些天真無邪的歲月越來越懷念。我視寧鉑為好友,而非神童。我想得更多的是他的中國文化底蘊而不是他的物理考試成績。
十多年前,我回到合肥,重返中科大。從其他同學口裏得知,寧鉑身陷困境,個人生活也有危機。他不再教物理, 改教中藥學。可我卻覺得這更適合他。留校的老同學們為我舉辦聚會,寧鉑姍姍來遲。眾人嘩然:“我們天天在一個校園裏,卻很少見到寧鉑,你麵子真大!”
有人私下告訴我,寧鉑挺孤獨,沒有太多的朋友,和班裏的幾個神童的情形類似。我聽了很悲哀。如果不扛著這頂 神童的帽子,寧鉑其實是很好相處的人。可是他卻有這許多負擔,包括和鄧小平這種人打橋牌。他實在不應該再承擔這些負擔了。
現在我常常會懷念我那副被賣了的圍棋獎品,也非常懷念寧鉑。在某種程度上,我對寧鉑感到歉疚。他花了多少力 氣勸說我參加比賽,並幫助我贏得冠軍啊。我卻不能把冠軍獎品保存下來做個紀念......
但誰說沒有紀念呢?他對我的鼓勵,他幫我建立的自信,從來沒有離開我,一直陪伴著我。遺憾的是,我沒有任何可 以回報的東西,他已經遠離紅塵,披上袈裟,登高遠去,在微弱燈光下詠經念佛了。
我遺憾,我悲哀,突然想起了英國歌星斯定(Sting)的歌《那不是我心的形狀》,那是一首關於打牌的歌:
他把打牌當作練氣功,
隨意抽取並不用心,
不為輸贏,也不為功名。
……
黑桃是鬥士的利劍,
梅花是戰場的武器,
方片意味著藝術的價格,
但它們都不是我心的形狀。
……
他會把王牌握在手中,
隨著記憶慢慢退色。
……
悄然地,淚水滑落到我的唇邊。突然悟到,寧鉑從來就是“不為輸贏,也不為功名”。當人們用心打牌、精心計算的時候,寧鉑其實一直握著他的王牌,他的心並沒有真正地在那個牌桌上,也不在那個世俗的世界裏。
而且,可能不該來吧?
他應當屬於另一個地方。
其實,誰能說他去佛山就一定是一個悲哀的結局呢?
那一天,我從夢裏醒來。夢中的最後一刻是我的右手正握著一個棋子,棋盤上黑白閃亮的棋子正嚴陣以待。那是我 那套冠軍獎品,棋盤和棋子依舊嶄新,瓚瓚生輝。我那顆決定勝負的棋子正要出擊,一決雌雄……對麵坐著的不是別人,正是寧鉑,他稚童般純潔的麵容依舊蒼白,但充滿了智慧,他笑了,以他淡泊而寧靜的心……
那是一個美滿的夢,一個永遠的夢。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