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甲寅日(初四),進入洛陽的丞相高歡召集未隨皇帝出逃的朝廷百官斥責說:“做臣子的事奉主上,本該匡救危亂,如果在朝時不知道諫諍主上過失,出奔時不能夠鞍前馬後隨從主上,天下太平時隻知道諂媚主上恃寵爭權,遇到危難時就爭先恐後拋棄主上四散逃離,這樣的臣子,節操究竟在哪裏!”眾大臣都低頭沉默無言以對。隻有兼尚書左仆射辛雄說:“主上與他的親近臣子謀劃社稷之事,我等不能事先預知。等到主上乘車西行時,我們如果跟隨,恐怕又會形同佞黨一般;而留下等待大王前來,沒想到大王又以我等不跟隨主上而問罪,這樣無論我等跟隨主上出走與否都逃脫不了罪責。”高歡駁斥他說:“你們都是擁有官位的大臣,以身報國是你們天經地義的職責,一群佞臣擅權,你們可曾向主上進諫過一句話嗎?國家大事一朝被弄到如此地步,這罪過究竟當歸咎於誰呢!”於是收押辛雄和開府儀同三司叱列延慶,兼禮部尚書崔孝芬,都官尚書劉欽,監督支尚書揚機,散騎常侍元士弼,把他們都殺掉了。高歡推舉從皇帝身旁逃回洛陽的清河王元亶為大司馬,承製裁決國事,居尚書省。
宇文泰派趙貴,梁禦率領兩千騎兵去恭迎皇帝,皇帝沿著黃河向西邊行進,對梁禦說:“這河水向東邊流去,而朕卻反其道向西邊而行,如果朕能夠再見到洛陽,一定親自去拜祭祖廟,那將都是卿等的功勞啊!”皇帝和左右的人都流下了眼淚。宇文泰準備了依仗護衛去迎接皇帝,在東陽驛拜見了皇帝,宇文泰脫下頭冠流著眼淚說:“臣不能遏製賊寇肆虐,讓皇上奔波流離,這是臣的罪過。”皇帝說:“公的忠心義節,聞名遐邇。朕因為無德,導致賊寇猖獗肆虐,今日相見,深感慚愧。朕要把社稷大事委托於公,望公一定要勉力為之啊!”所有的將士們都高呼萬歲,於是進入長安,以雍州的官署作為宮殿,大赦境內,以宇文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軍務國政都由宇文泰決定。另外再設置兩個尚書,分別掌管機要大事,由行台尚書毛遐,周惠達擔任。當時軍務國政都在草創期,兩位尚書積儲糧食,置辦器械,簡選士卒馬匹,魏朝的一切都依賴於他們。宇文泰娶馮翊長公主,拜為駙馬督衛。
辛酉日,高歡親自去追迎皇帝。己酉日(初五),高歡攻下潼關,活捉潼關大都督毛鴻濱,進兵駐守在華陰長城,龍門都督薛崇禮舉城投降高歡。高歡派遣行台長史薛瑜鎮守潼關。
賀拔勝委派長史元穎處理荊州事務,鎮守南陽,自己率軍開赴西邊關中。到了淅陽,聽說高歡已經駐守在華陰,想要退回去,行台左丞崔謙勸說他:“現在帝室已經被推翻,天子也已經出走了,公應該倍道兼行,趕到天子所在地去覲見,然後和宇文泰同心協力,共同唱舉大義,天下人誰不會望風響應呢!現在如果不這樣做而退回去,恐怕大家都會鬆懈怠慢,兵士離散,一旦失去這個機會,後悔如何來得及啊!”賀拔勝不聽他的計策,於是帶領軍隊回去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