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著一個電子日曆,擱在了臨窗的飯卓上,這些天來餐餐飯都要關注它一眼。家裏很久沒有日曆了,就為它寫一段吧,想起來從前。
從前的時候有台曆,一本書似的攤開在寫字桌上,一日翻過一頁;也有掛在牆上的小日曆本,一日撕下一頁。文青有話可說了,都是紙質的。
台曆有個托架,將台曆通過以兩個加長的鉻洛米半圓環安置在架上。台曆本打了雙孔,是散頁,一頁翻過如同走過去兩座平行的拱橋。台曆頁的上半截印某月某日星期幾下半截空白留給人寫幾個字記事。這人通常有官位,無需多寫字,記幾筆會議行程和人名備忘。我小時候去幹部子弟的同學家中玩,幾乎每家都有一本台曆,估計是公家統一發的。
我生在平民家,家裏隻有掛在牆上的小日曆本。本子也有兩孔,一條窄小的鋁片穿孔而過,可將本子束緊,更將本子固定在硬紙板做成的月份牌上。一年一換新日曆本,月份牌仍用舊的。月份牌上有一個嵌了卯釘的圓孔,往牆上釘一顆釘子,用那個卯釘孔把月份牌掛牆上,頭頂上方一尺許的高度,人站在下麵看。我沒見過印旗袍美女的上海月份牌,我小時候的月份牌印毛主席戴軍帽的木刻側麵頭像,其下是一段他的語錄,你都沒法不天天讀。後來也有印南京長江大橋全景照的月份牌,橋頭堡上的三麵紅旗代表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平民的小日曆上印公曆和農曆,再就是二十四節氣,巴掌大小的紙就滿了,平日是黑字,元旦、春節、和星期天印紅字。通常是不翻頁的(我家例外),一日撕下一張來。撕日曆的往往是家裏的主婦,撕一頁過一天,一頁又一頁盡是柴米油鹽。曆書之一本,百姓之一年。
Barnes & Noble書店出一種Boxed Calendar,相當於台曆,放在一隻方紙盒裏,供人一日撕去一頁。它家的這種日曆有不同的主題,幽默、卡通人物、紐約時報crossword page,貓種大全,等等。一日撕去一頁不盡是柴米油鹽,可以是一點冷知識,一個小遊戲,或者博你會心一笑。孩子小時我買過一盒日本折紙的盒裝日曆,和女兒一起今天折一條魚,明天折一隻鶴,後天折一個筷子套。折完了盒子裏的紙,孩子長大一歲。
我生日在年底,跨過年人立馬又老一歲。電子日曆隻顯示某月某日,它不老,是一個萬年曆。它還顯示時鍾和天氣,同時兼做收音機,我將它設置在NPR News的波段上。據講它還可以直接在亞馬遜上下單,美其名提供你方便,居心是慫恿你花錢,免了。重點來了,它的背景板一天一換,一天一幅古典的畫,形同徜徉美術館,這簡直在投我所好。是從前的日曆好,還是現在的日曆好?
從前的日曆,伸手撕去一頁,好似日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雖然單調,雖然簡單。現在的日曆,它子夜自主翻頁,一覺醒來生活已經跑到前頭去了的感覺。有一點道不明的悵然若失,現在的日子太快了。
古語說“山中無曆日”,我如今不但有曆,還是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