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x and the City |我們的一年(93)

番橋 (2024-11-11 07:26:21) 評論 (14)

5/27/2024

 

住法國時,天天逛比利時。離開法國後的第一站落腳點,還是比利時。

 

這一天專程而來的小城,叫迪南(Dinant)。如果在穀歌搜索比利時最美的N大城鎮,迪南時常位居其中,如果不是名列榜首。

 

迪南的意思是神聖的山穀,它坐落在梅茲河(Meuse River)狹窄的河岸之上,周圍被岩石山脈環繞,山頂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下有尖頂的教堂和五彩的排屋。小城的布局和調色,似乎是一門心思要把自己活成一張明信片。

 

 

 

 

依山而建的中世紀排屋,被刷得紅是紅,棕是棕,配著灰黑的峭壁,古典中跳躍著俏皮。鎮中心高聳的迪南聖母教堂(Collegiate Church of Notre-Dame),始建於13世紀,擁有獨特的洋蔥頭帶尖頂的設計。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描繪了救贖的故事。

 

 

 

一河之隔的對岸,則是文藝複興與巴洛克風格的灰牆與紅磚。雕花的窗框、精致的拱門和哥特式的尖頂相映成趣。細節處,無言訴說著這個小城曾經的尊貴與輝煌。

 

橫跨梅茲河,連接迪南市中心和對岸的,是著名的戴高樂橋(Pont Charles de Gaulle)。

二戰期間,迪南作為德國和法國的中鄰之城,慘遭納粹德國的空襲和占領。戴高樂作為自由法國的領袖,深深地參與了反抗德國侵略的活動。這座橋建於二戰結束後的1930s,以戴高樂命名,是為了表達對這位法國傳奇人物的尊敬,以及對二戰的紀念。

 

這座橋的另一個有名之處,是大橋兩側裝飾著12隻超大的薩克斯管雕像。這是為了紀念薩克斯風的創始人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Sax)。

 

阿道夫·薩克斯生於1814年,是迪南的兒子。其家族擁有悠久的樂器製作傳統,阿道夫本人也在年輕時便展示了出色的音樂才華。1838年,阿道夫結合木管樂器的柔和音色與銅管樂器的嘹亮音量,開始設計一種全新的樂器,也就是薩克斯風。1840s初,他正式推出這一樂器,並於1846年獲得了薩克斯風的專利。薩克斯風迅速獲得了管弦樂團和軍樂隊的青睞,風靡一時。現如今,薩克斯風已成為現代管弦樂、軍樂、爵士樂等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阿道夫·薩克斯是迪南的驕傲,也被尊奉為這座城市的象征。迪南遍布著人們對阿道夫的發明和他本人的紀念。他的出生之地已經被建成了Adolphe Sax博物館,展示生平,及與薩克斯風有關的藝術創作。這是博物館門前的阿道夫雕像。

 

為了表達對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的敬意,迪南的旅遊口號就叫“Sax and the City”。遊客中心免費提供標注了相關紀念地位置的城市地圖。遊客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領略Sax的風情。

 

戴高樂橋上的薩克斯藝術,是此項音樂文化的密集呈現。全城總共28尊巨型薩克斯管雕像,戴高樂橋就占了12隻。橋上(和城裏)的每一座雕塑都由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精心設計繪製,旨在頌揚薩克斯管在各大洲激發的音樂靈感。橋頭也插著代表了這些國家的國旗,向參與國所表現出的民族團結與文化多樣性致敬。

 

柏拉圖說,音樂是道德法則。它賦予宇宙靈魂,使心靈插上翅膀,讓想象力自由飛翔,將魅力與歡快揮灑給一切生命。(Music is a moral law. It gives soul to the universe, wings to the mind, flight to the imagination, and charm and gaiety to life and to everything.)走上戴高樂橋,你會深刻理解柏拉圖此話的含義:音樂以生命為本,它喚起並凝聚那些渴望音樂的靈魂,與疆界種族無關。橋上的每一支薩克斯管,都在講述自己的文化故事,也都無聲演奏著因薩克斯風而匯聚起的同一首歌:和平、團結、凝聚。 

 

中國的紅旗。國旗下方畫著長城與熊貓。

 

立陶宛的扣籃。籃球是立陶宛的國球。

 

英國的自由

上麵有倫敦大本鍾、英倫特色的公車電話亭、戴了女王帽子的鬥牛犬、約翰列儂的眼鏡。。。當然,還有英國厚重的雲,和下不完的雨。雕像底部,是代表了英格蘭的都鐸玫瑰、蘇格蘭的薊花和威爾士的黃水仙。

 

德國的“Schlagermeister”

這個雕像比較有意思,表麵印著英國足球運動員Gary Lineker1990年世界杯上說過的一句話:足球是一項簡單的運動:22名男子逐球90分鍾,最後,德國隊總是獲勝。Football is a simple sport: twenty-two men chase a ball for 90 minutes and at the end, the Germans always win.)我不明白“Schlagermeister”這個詞的意思,但讀了Lineker的話,秒懂德國人的驕傲。

 

不一一列舉。。。主要是我手機隻拍了這四隻——無關喜好,隻是隨心而行。其他雕像也很漂亮。

 

戴高樂橋就以這樣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戴高樂將軍和音樂家薩克斯的綿長的敬意。當然,它也向每一個居住/到訪此地的人傳遞出了世界和平、民族團結的心願。

 

 

迪南的主街道叫Rue Grande。它是這座城市的主要商業街之一,沿街分布著許多咖啡館、餐廳、酒吧和商店。和比利時的其他城市一樣,這裏當然也少不了巧克力店。

蔣先生對這種塊狀巧克力情有獨鍾。

 

這一路,蔣先生買了巧克力無數——因為他有窟窿要補。在愛丁堡的Costco,他買了一大箱吉百利牛奶巧克力,得有一兩公斤。他說,這是給加拿大的親友們購買的禮物。

我說,吉百利哪兒都有,加拿大超市就能買到,用得著大老遠帶回去嗎?

他說,那不一樣,吉百利原產英國,要買就得買本土正宗的。他說他親測過,英倫的吉百利口感最好。而且,在原產地買巧克力,這是對親友們一份沉甸甸的誠意。

確實夠沉。。。我們去郵局查詢,發現郵寄費用是巧克力價格的五到六倍。

他說,那就等到了便宜的國度再寄吧。

結果,一路往東,離北美越來越遠,郵寄費也越來越貴。巧克力的重量倒是越來越輕——他一路走,一路吃,一箱吉百利帶到比利時,隻剩半箱。倒是又給了他購買其他本土巧克力的理由:至少得把箱子補滿啊。

 

貽貝應該是比利時的經典美食之一,沿街許多餐廳的門前都大寫著推薦這道菜。這家叫Chez Bouboule的餐廳更甚,店名招牌上就畫著貽貝。

 

我點了蒜蓉口味。食材夠新鮮,所以味道很不錯。可惜一家那三口完全不感興趣,在海鮮麵前,他們寧願吃草。我隻能獨樂樂。

 

蔣先生點了著名的Leffe啤酒,是迪南自產廣銷的品牌。他讚不絕口。

 

算是各得所需。

 

 

晚上住Liege,一個靠近德國邊界的比利時小鎮。

這是我第一次使用Air bnb。循規守舊的我,平常都使用傳統訂房網站——習慣了我挑房間,還沒準備好讓房東挑挑揀揀。要不是歐洲像樣一點的酒店都貴,我也不會轉換賽道。我甚至沒有自己的愛彼迎賬號,直接借用蔣先生的 ——他在維多利亞和蒙特利爾用過兩次,攢了些人品,容易獲取房東的信任。

 

我們忐忑按地址找了過來。老房子有一股奇特的陳舊木質的味道,但不擾人。房間很寬敞,設施簡陋,但齊全,布置溫馨,邊邊角角都很幹淨。家的感覺比一般酒店要濃鬱許多,立刻就喜歡上了。

 

等一切安頓停當,全家人集體開啟賓至如歸的閑散模式,該幹什麽幹什麽。

我半躺在床上寫日記。蔣小詩拿著任天堂遊戲機,坐我身邊玩Zelda

她用胳膊擠擠我,叫:我最親愛的媽咪。

糖衣炮彈打過來,定是有求於我。

我接招,問:怎麽了,寶貝兒?

她甜膩膩地把遊戲機塞到我眼皮底下,問:屏幕上的那些字,講了些什麽?

 

不像她哥,沒學會說話先學會讀書,這小姑娘長到快六歲,大字不識幾個。偏偏玩遊戲對文學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至少你得讀懂遊戲給出的文字指示啊。

 

我逐字給她解讀:想要去到美人魚的雕像,你必須先獲取美人魚的鱗片。

我怎樣才能獲取美人魚的鱗片呢?

是個好問題。我又沒玩過Zelda,隻能給她Google想要獲得魚鱗,你先要給美人魚一根項鏈。而為了得到項鏈,你要去找漁夫,給他一隻魚鉤,他會把下一網的收獲當禮物送給你。那件禮物,就是美人魚丟失的項鏈。

她依言找到漁夫,又問我怎樣才能得到魚鉤呢?

我接著Google你需要去Mart山莊找奶奶,給她一把掃帚,她就會送你一隻魚鉤。而為了拿到掃帚,你得去神秘森林左上方的房子裏找一位白先生,遞給他一封信。那封信的主人,是神秘森林的Christine,隻要你找到她,她就會讓你轉交那封信。

沒想到玩遊戲這麽複雜,一環套一環。看來以後想寫小說,還得跟孩子們一起多打打遊戲,可以拓展思路。

蔣小詩闖關成功,激動地把小嘴湊到我臉上,狗舔似地一陣親吻。她仰起閃閃發光的小臉,問:媽媽,你的心裏有沒有充滿愛?

當然,媽媽心裏全都是愛。我一邊寫日記,一邊反問:你心裏呢?

她說:我的心裏也充滿了愛,比你的愛還要多一點。

Of course,在她的小世界裏,什麽事都必須更多、更好、更強。倒是個奧林匹克的好苗子。

 

晚上,蔣小詩像住自家一樣,扯著嗓子嘰嘰嘎嘎,又在沙發和地板間蹦來蹦去。

我怕這老樓不隔音,影響鄰居休息,就噓她,讓她小聲點兒。小姑娘不長記性,每次噓完,過兩分鍾又開始全分貝嘎嘎笑,蹦蹦跳。我忍不住豎起眉毛大吼一聲,讓她安靜。

她晴朗的小臉頓時轉陰,扭頭跑進衣櫥,把自己關在了裏麵,嗚嗚咽咽哭得傷心。她說:媽媽吼我,我的心都碎了。

我耐下性子,打開櫃門安撫:我們現在住別人家。你這麽大聲,鄰居會睡不著覺,可能會找房東投訴。要是房東不高興了,可能會把我們趕出去,我們就沒地方住了。你明白嗎?

小姑娘點點頭,止住了哭泣。

我拉了她一把,她順勢鑽進我懷裏,仰起小臉怯怯問道:媽媽,你現在心裏還充滿了愛嗎?

我說:當然。媽媽一直愛你,永遠愛你。就算有時候吼你,你也是媽媽全宇宙最喜歡的小女孩。

她依偎著我,破涕為笑。

 

這一刻母慈子孝。我想錦上添花,就問:你心裏也充滿了愛嗎?

是。蔣小詩向我又靠緊了一點,說,媽媽,你吼我的時候,我的心碎了,裏麵的愛漏掉了一點點。但是,如果你跟我說對不起,那些愛又會回到我心裏來。

 

我真誠道歉:對不起,是媽媽不對,不應該吼你。我們都要控製自己的情緒。你不能在夜裏大聲吵鬧,媽媽也不可以亂發脾氣。讓我們一起努力。

又暗自歎息。哪有天生就心平氣和的老母親?還不是讓孩子們一步一個腳印調教而成。所謂父母子女的緣分啊,都是輪回中一場捆綁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