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的老船夫 |我們的一年(85)

5/14/2024 5/15/2024

當爹的一大心願,是希望兒女長大後能與他成為校友。所以,劍橋一定要來。

隻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從倆娃身上發掘出任何與劍橋沾邊的基因。蔣大核從來沉默寡言,讓人搞不清他的學問到底深不可測,還是腦腹皆空,無話可說。蔣小詩很快就滿六歲,寫個名字從來都是大小寫隨意混搭,阿拉伯數字寫得像狗爬,隻能認讀與她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幾個單詞,譬如Free-wifiicecreamSuper Mario

早上離開旅館,我問孩子們:猜猜我們今天要去哪個城市?提示:C打頭。

蔣小詩搶答:加拿大(Canada)?

蔣先生笑著糾正她:加拿大是一個國家,不是城市。爸爸再給多一點提示,我們要去的地方,前三個字母是Cam

離我們家不遠,也有個劍橋市。我們想當然以為孩子們能猜得出來。

蔣小詩再次搶答:加麻大(Camada )?

一向事不關己的蔣大核都被逗笑了。這個小學渣,大字不識幾個,造詞功夫一流。

劍橋小鎮擁有八百年的曆史。駛入小鎮,就像駛入了一個中世紀的村莊,到處是古老的排屋、優雅的塔樓和開闊的綠地。與我們路過的英倫其他地方相比,更加古樸,還帶著濃濃書卷氣。

對於蔣先生來說,故地重遊,遊的是一種情懷。他說,離開劍橋二十多年,這裏的一切似乎還都是老樣子。他帶我們開過他每天早上騎車經過的地方,辨認當年常去的早餐麵包店;帶我們逛他當年最愛的書店,說裏麵總能找到讓他心動的圖書;還有一段時間裏每天早上五點就趕來參加劃船訓練的碼頭。。。他說,當年他來到劍橋,在宿舍安頓下來後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是屬於我的地方!他說,他這一生很少有類似的感覺——那種濃烈的歸屬感,似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安靜下來。

劍橋大學屬大學聯邦製,由32個學院組成,整個小鎮就是大學本身。蔣先生帶我們遊走在各大院區,講述他學生時代的種種花絮:St.Edmund’s學院的主廚曾是某總統的廚師,會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草莓起司蛋糕,那時候一到飯點,食堂外麵都會排起長龍,全校師生都搶著來買cheesecakeEmmanuel學院裏的某一部電梯,使用的是已故王妃黛安娜的聲音,他有個朋友總喜歡拉他來這裏坐電梯,聽王妃講”Going up”, “Going down”,然後咕咕笑;國王學院對麵那家校服店,地位堪比哈利波特中的對角巷,每年開學前,學生們都會聚到這裏購買校服禮服;而就在那個轉角處,當年斯蒂夫霍金被人推著,從他麵前走過。。。



 

慢慢走,淺淺聽,感覺自己也靜悄悄融入了他的學生時代。

天空一直飄著雨,時大時小。

據說,這個季節,就像我們江南的黃梅天,每天不下點雨不正常。

路過一個教堂時,我們走進去避雨。蔣先生與門前站著的幾位職工聊天。他們聽說我們昨天剛從加拿大過來,遺憾地說:你們來晚啦,錯過了這裏難得的豔陽天。之前兩天,這裏可是一丁點兒雨絲都沒有,白花花的大太陽,我們差點擔心會鬧旱災。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門口,有一株小小的蘋果樹。蔣先生推我去讀蘋果樹前立著的文字介紹,一副神秘的模樣。



我讀了讀,說:沒啥啊,就是些割草授粉,保護生態之類。

他昂了一聲,也湊過去看,說,可能他們把標誌移除了。這棵樹大名鼎鼎,是當年砸中牛頓的那顆蘋果的樹。

可是,這樹這麽小,不像是生活了好幾百年啊?難道這個地點的地球引力特別大,把樹的長勢永遠定格住了?

蔣先生說,不是原樹啦。很可能是原樹的一個分枝,或者後裔。牛頓也沒在這裏被砸中。

後來我查了一下,砸中牛頓的那棵樹位於林肯郡Woolsthorpe莊園,也就是牛頓自家的後花園。1666年,因劍橋疫情,牛頓大部分時間待在林肯郡的家中,有一天躺在樹下被蘋果砸中,自此開始了對萬有引力的猜測。這株生產肯特之花蘋果的果樹,至今存活在牛頓老家的莊園裏,由國家信托基金會照顧。

劍橋的蘋果樹,是從Woolsthrope莊園的那棵原樹嫁接而來,種植於1954年。這是劍橋為了紀念牛頓與學校的聯係,以及他對科學界的貢獻。牛頓於1661年就讀劍橋三一學院,1667年被選為三一學院院士。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劍橋授課,直到1696年。在劍橋的這些年裏,牛頓處於創造力的巔峰狀態。正是在這裏,他真正將萬有引力理論發展起來,並於1687年發表在了他的曆史著作《原理》裏。

蔣先生問我,來到劍橋,最想去什麽地方?

我說,上個世紀我國出了一位詩人,名叫徐誌摩。他在劍橋上過學,還寫了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叫《再別康橋》,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會吟上一段: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說,我想看看詩人提到那條康河(也就是Cam River),岸邊的柳樹,還有著名的歎息橋。他說,好辦,觀看這一切的最佳視角就在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他個人認為,聖約翰是所有學院裏最漂亮的一座,本來也是要帶我們去的。

聖約翰學院入口處的崗亭間有人值守,是位五六十歲的中年男子。他要求我們出示證件,嗓音極平和,但充滿力量。這讓我想起《哈利波特》電影裏,Griffindor宿舍入口處的胖婦人肖像。每有學生到來,她都會慢悠悠抬起眼皮,問:“Password?” 聲調悠揚。

蔣先生說,他以前是這裏的校友,這次帶家人過來逛逛,但是沒帶校友證。

門衛溫和地要求蔣先生描述一兩個有關大學時代的小故事,他以此判斷是否放我們進去。

蔣先生說,過了廊形走道的某扇門,有一片安靜的草地,幾乎常年無人,專供自己的院校放牧牛群,他當年很喜歡去那裏坐坐,不知現在還在不在了。他又說,那年畢業典禮,所有的畢業生都要去小鎮北部集合,集體往南走。那天有個牌牌粘在了他的腳底,怎麽也取不下來,他尷尬地拖了一路。

倆人淺聊了一陣,門衛微微笑,說:你們進去吧。

學院內,一棟古建築通向另一棟古建築。





我想起亦舒的小說《喜寶》。喜寶就讀劍橋,卻無意成為一名苦哈哈的律師,隻想得張文憑作嫁妝。聽著境界並不高尚,但是來到這所古老的學院,我感覺,若有幸在這種底蘊悠深的氛圍中熏陶幾年,是會練就一種能夠融入血脈的尊貴氣質,自然也當得起一份沉甸甸的嫁妝。

當然,喜寶劍走偏鋒,如願,也未能如願。

層層穿越,來到了歎息橋。



這是一座單跨石頭廊橋,算得上是劍橋被拍照最多的建築之一。來訪的維多利亞女王曾說,它美麗如畫(So Pretty and picturesque)。

過了歎息橋,就是拱形長廊。



出長廊的側門,能看到歎息橋的外觀。



學院與學院之間,坐落著商店,服裝店,酒吧,還有規模挺大的哈利波特的主題用品店。



據說,J.K.羅琳雖然是在愛丁堡完成了哈利波特的創作,但她對於霍格沃茨的構思,很大程度上源自英國最古老的兩所大學:牛津與劍橋。來到劍橋,很容易發現這個小鎮與霍格沃茨的相似之處:中世紀的建築風格——石頭高牆,宏偉的入口、秘密花園。很多學院都有類似霍格沃茨禮堂一樣雄偉的食堂,可以舉辦正式晚宴。每年開學時,新生會湧向劍橋市中心的商店購買類似霍格沃茨校服的黑色長跑。這種衣服是學校的官方製服,不必每天披掛,但學生和教授們會在參加正裝晚宴、學院活動以及畢業典禮上穿著。



不管是不是學渣體質,熏陶還得從娃娃抓起。



說起著裝風格,不得不感慨,這裏真是自由的土壤。在校園裏,我們先後與兩個高大英俊的帥哥擦肩而過,都是那種讓人呼吸停頓一拍的陽光耀眼型——其中一位,一頭金色的卷發垂到肩頭,麵孔像古希臘雕塑,卻穿了一條粉紅帶蕾絲邊的半長睡褲;另外一個,則黑色網眼絲襪,同色高跟鞋。多麽不羈的靈魂!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第二天,是劍河(River Cam)渡船(Punting)的一天。

蔣先生說,當年他還是學生時,如果有重要人物(譬如父母,好朋友的未婚妻等)來訪,他會選擇為大家撐船遊河,所以自駕經驗豐富。他說,這一次我們一家三口陪他回母校,自渡劍河義不容辭。



我們與他的學生時代,隔了二三十年。當他拿起長篙時,我腦海中蹦出那句古話: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安全起見,我向工作人員要了兩件小娃救生衣。萬一翻船,他不用糾結先救老婆還是先救孩子。

剛開始船完全不聽使喚,在河裏亂轉圈,我一度擔心我們能不能在規定的還船時間內撐到歎息橋。還好,蔣先生寶刀不老,二十分鍾後從容找回了節奏。

經過的第一座橋,是數學橋(The Mathematical Bridge)。



這是一座木製步行橋。其實這座橋的官方名字叫木橋(WodenBridge),或皇後橋(Queens’ Bridge),連接皇後學院的兩端。傳說,牛頓用數學原理設計了這座橋,隻用木頭,沒有任何其他加固材料。後來有好事者將它拆開,想要一探究竟,卻再也裝不回去了,隻能用鐵釘加固。

這個傳說,隻是表達了劍橋人對牛頓的喜愛。事實上,該橋修建於1749年,而牛頓在1727年已經作古。這座木橋的設計確實運用了複雜的數學原理,什麽切向,徑向,彎曲應力。。。我聽都聽讀不懂。

橋底的鐵釘



大名鼎鼎的國王學院。由英國國王亨利六世在1441年創建。當年徐誌摩在這裏就讀。



三一橋。



這是一座公路橋,建於1769年,無緣見證牛頓的腳步。它由著名的建築師James Essex設計。這位生於劍橋長於劍橋的建築師是哥特式建築的崇拜者,負責建造/修複了劍橋內多所學院的部分建築,譬如三一學院的內維爾庭院、皇後學院的新西區、伊曼紐爾學院的大廳,等等。之前提到的數學橋,也出自這位建築師之手,不過,他隻負責建造,設計另有其人。

廚房橋,連接聖約翰大學的老庭與新庭。這個樸實的名字源於這樣一個事實:1825年,新庭大樓竣工時,隻有餐廳沒有廚房,為學生們準備的食物仍然在老庭的廚房準備,然後運送過橋。從這座橋,是觀賞歎息橋的最佳角度。



又見歎息橋。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最後這座黑金鑄鐵橋,才是劍橋本尊。它是劍河最原始的過境點,連接通往南方倫敦的道路。劍河之上的橋,也就是劍橋。因一座橋,讓一座城得了名字。 



劍橋的正式名字是Magdalene Bridge,因為靠近Magdalene學院。這所學院是當年第一批接受猶太人和亞洲學生的學院,卻是最後一所接受女生入讀的學院(1988年)。男生們為了表達對男女同校這個決定的不滿,他們半降了學院旗,戴上黑臂紗,抬著棺材在鎮上遊行,為男權教育舉辦了一場葬禮。女性學生們狠狠打了這些男人們的臉,她們的到來,將這所學院的平均成績提高了15%。所有在這所學院就讀過且得了諾貝爾獎的,清一色都是女性。

 

劍河沿途風景。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kevinz2015 發表評論於
9月24日,也曾劍河蕩舟,永生難忘!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uenchen' 的評論 : 我也讚成校服的概念,沒有階級,沒有貧富懸殊。看來哈利波特太有影響力了,很多地方都想要找點相似處湊一湊,哈。難免,我都想把我家後院的樹叫禁林。:P
沒想到英國也卷成這樣。希望咱們的下一代,不用卷就能去想去的地方。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huan' 的評論 : 多謝,希望如此,大核目前還在當宇航員的夢裏。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她的笑話,我可以編一本書。不過,童言無忌,相信每個父母都可以給孩子們編一本書。:)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willows' 的評論 : 發了幾次,我感覺旅遊版和這裏的讀者是同一批,就不發了,沒必要讓大家讀兩遍。
Muenchen 發表評論於
蔣先生居然曾就讀劍橋,學霸啊。牛劍可是英國學生們的夢校啊,朋友的孩子今年進了溫徹斯特公學,為了能進牛劍,裏麵的孩子卷的一塌糊塗,和國內一樣一樣的。J.K.Rolling曾經在葡萄牙的Porto做過一年半的英語教師,在這期間她寫出了哈利波特最開始的幾個篇章,霍格伍茲學生們的黑袍據說就是取自與葡萄牙大學學生們的校服,他們的校服也是黑袍,穿上就看不出學生們的貧富差距。
mohuan 發表評論於
小帥哥蔣先生真帥呀!他是文科生嗎?大核定能子承父業。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猜猜我們今天要去哪個城市?提示:C打頭。”
蔣小詩搶答:“加拿大(Canada)?”
“前三個字母是Cam。”
蔣小詩再次搶答:“加麻大(Camada )?”】
也把我逗笑了。
我個人觀點,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人類曆史上兩位最了不起的科學家。和牛頓是校友,應該值得自豪。

willows 發表評論於
牛,這期建議轉發旅遊版,哈哈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平凡如我' 的評論 : 你們給他貼金了,他真就隻是一個geek,胸無大誌,適合我這種得過且過的人。:)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spen01' 的評論 : 過獎,都是一般人。年輕時都覺得自己能征服世界,越活越覺得都是普通人,最大的理想是經營好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小世界。希望孩子們心懷比我們高遠,隻要不compromise健康與快樂。
平凡如我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蟲兒' 的評論 : 握手。早就感慨蔣先生知識麵廣且很有深度,果然出處不凡。
Aspen01 發表評論於
蔣先生好厲害,劍橋學霸!而且興趣廣泛,又那麽愛家。橋妹好福氣。當然蔣先生也是尋著寶了。從橋妹每日記錄的細致和文字中擋不住的靈氣,可以想見當年上學時也是學霸一枚 :)

兩個孩子穿上劍橋衣服好神氣的!一粒種子埋下了,說不準哪一天就發芽了。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dev' 的評論 : 哈哈,不用組織,我理解你對英國一顆熱愛的心。我也喜歡那裏,雖然有下不完的雨。達西,我也愛他,英國英語聽著很有氣質。就是英國的東西不太好吃。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蟲兒' 的評論 : 他“嫁妝”豐厚,所以我“忍氣吞聲”。:P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ucky40' 的評論 : 我可能哪句話誤導了。應該沒有取景劍橋,那個禮堂是牛津的,學校城堡不知道是那裏的。隻能說,哈利波特是英國國民品牌,哪裏都想跟TA沾點邊兒。我也希望大核以後子承父業,小詩大概沒指望,每次寫起她,我都要加一句:這個小學渣!
dev 發表評論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如果可以給我選擇機會在一個地方生活一陣子,那一定是英國。清冷,陰雨,不見太陽都是我內心渴望的。英語的美麗和鏗鏘的邏輯性,達西先生和利茲高雅的唇槍舌劍。。。。。。 (著急無法組織語言,見諒)
蟲兒 發表評論於
蔣先生年輕時太帥了吧,和番橋mm真般配。怪不得他知識麵那麽廣,劍橋的教育很紮實。
lucky40 發表評論於
一直在你筆下NERD的蔣先生原來是劍橋學霸,又帥又學霸,橋妹妹好有福氣。小詩太可愛了!我看大核有希望子承父業,從跳舞第一名就說明他很會用心琢磨。校園不僅風景好看,背後還有那麽多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原來哈利波特還取景劍橋,真是學到了。謝謝橋妹妹分享。
番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一對比,就看出歲月的滄桑來了。是,那麽多學院,真要看起來,得花一個星期。咱們的腳步重合了。你的倫敦遊公車動圖太酷了。如果出劍橋篇,一定認真拜讀!:)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沙發讚好文,哇,原來蔣先生就是劍橋的,那張尋夢,撐一支長篙的的片片真是太帥了!這次全家同遊,帶著愛妻和小詩,大核,意義非凡!我們去的時候是周末,有些學院不開門,好在那麽多,也來不及都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