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選誰?聊聊我的想法

平等性 (2024-10-29 14:19:05) 評論 (68)

這幾天紅藍大戰,戰況激烈,到現在也沒看出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倒是俺們這幫吃瓜群眾意氣風發,長篇大論,口誅筆伐,在網上打得不亦樂乎。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這世界自開天辟地以來,就分了上下左右;大夥兒有自己的好惡取向,各自站隊也是天經地義。

當然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捍衛各自的真理那是情有可原。而且大家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嘛。隻不過呐,吵歸吵,鬧歸鬧,互相人身攻擊就沒必要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今天俺從另一個角度,先看看美國這四十六任總統所分屬的黨派,以及他們在曆史上的排名。  

到今天為止,總共有四十五位老兄宣誓就任過美國總統,而總的任數則為四十六任。為什麽呢?這是因為其中格羅弗·克利夫蘭先後不連續地兩次擔任美國總統,分別是第二十二任和第二十四任。另外,有四人在任內自然死亡,分別是威廉·哈裏森、紮卡裏·泰勒、沃倫·哈定和富蘭克林·羅斯福,四人在任內遇刺身亡(亞伯拉罕·林肯、詹姆斯·加菲爾德、威廉·麥金萊和約翰·肯尼迪),一人被迫辭職(理查德·尼克鬆)。 

這裏麵,有多少是共和黨,有多少是民主黨呢?答案來了,十九位總統是共和黨,十六位是民主黨。還有就是比較早期的總統們,有一位是聯邦黨,四位是輝格黨,四位是民主共和黨。什麽?民主共和黨,那還打個什麽勁兒?幹脆大家以後相互鞠躬,然後擺個架勢,就用剪刀石頭布來劃拳決定總統寶座,那不就齊活了!除了上訴那些有黨派的,還有一位總統比較另類,他是個無黨派人士。是誰呢?就是小時候淘氣,拿斧頭砍櫻桃樹的那位,喬治·華盛頓。 

這樣看起來,黨派的分布還是比較均勻的。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個總統的曆史貢獻該怎麽排呢?這個就不太好說了,畢竟每個人的觀點和立場不同,評判標準就不同,很難達到共識。為公平起見,我們先來看看自由派媒體和保守派媒體各自的排名。

自由派媒體排出的頭三名分別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亞伯拉罕·林肯,喬治·華盛頓。

保守派媒體排出的頭三名則是:亞伯拉罕·林肯,喬治·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

搞什麽東東,這不是一樣的嗎?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人在做,天在看,做得好的總統,不管其所屬哪個黨派,其實在大家心目中自有共識。當然還有別的排名係統,比如說總統山,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其實也是大同小異。

俺是個另類,不太喜歡那些個排名靠前的總統。俺們貧下中農的歪理是,排名越靠前,說明其對美國曆史的影響就越大,在社會製度中所占的權重也會越大。而俺向往的是大社會小政府,俺所希望的是依照法律和製度來治國,而不是靠一兩個領袖的個人魅力和英明決斷。按照這樣的邏輯,我覺得一個民主國家的領袖,他對社會的影響越小就會越好。排名越靠後的總統,自然對社會的影響會越小,俺就越喜歡。 

其實這曆史排名,不僅榜首的不好評,連掉尾的也不一定有共識。當然,矮子裏拔將軍,總還是要評一評的。現在比較一致的是:沃倫·哈定,富蘭克林·皮爾斯,安德魯·約翰遜,詹姆斯·布坎南。

這幾位老兄長期在各種排行榜的榜尾徘徊。他們一位是共和黨,三位來自民主黨。先看看富蘭克林·皮爾斯,安德魯·約翰遜,詹姆斯·布坎南,這三位正好在林肯任期的前後,所謂三個臭皮匠,夾著個諸葛亮,他們為美國的曆史也是做出了貢獻的。哈定老兄則是為大蕭條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也算是間接催生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 

現在好多朋友在嘀咕,我們怎麽就這麽背,不得不在一個瘋子和一個傻子之間作選擇。其實隻要製度還在,山不轉水轉,他們很可能就是下一位傑出總統的鋪路石。我自己是相信美國的民主製度的,同時也相信美國人民的自我糾錯能力。不管現在這兩位哪一位當選,我覺得都不見得會比曆史上的那幾位公認的落後分子更差到哪裏去。

留得青山在,希望總是有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我們自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