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家人參與韓戰的幾點說明

傑旺 (2024-10-28 21:34:52) 評論 (18)

我對提出質疑的讀者非常尊敬,因為他們花時間閱讀,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我向我所有的讀者致敬,行軍禮一個!

關於我姑父,參加國軍-退到台灣-參加韓戰-倒戈誌願軍-回國-回老家,這個事情我有幾點說明:

1. 這個事情是我父親親自告訴我的,那時候我已經參加工作。此事我並沒有再次去確認。如果我父親這個剛直的山東漢子杜撰一個故事給我聽,有必要嗎?家裏的事都是隨便嘮叨的,家裏人聽聽,問問,聊聊就完事兒,誰也不會有什麽心思,誰還會想以後會怎樣呢?所以我確信父親講的是真實的。

2. 至於很多細節我不知道,是我姑父沒有說還是我父親沒有講,我不得而知。

3. 我姑父既不是什麽大官,又不是什麽名人,我估計他可能是團級以下的小官。他所在的部隊是哪一部分的,是什麽部隊,怎麽去朝鮮的,等等我們也不清楚。在戰亂時期隨時都可能消失的人,有誰會注意到他呢?又有誰會記錄他的行動呢?即便是有記錄,也許早就毀於戰火,或人為的消失了。他所期待的就是一個農民的樸素想法:打鬼子保家園,戰後回老家。最終他如願以償回家了,是以退伍誌願軍的身份回家的。可是部隊裏非常歧視起義過來的人,這是肯定的。可他,從大陸幹到朝鮮,一直跟共產黨幹,能有好下場嗎?他哪裏有顏麵正視父老鄉親呢?我父親的口吻裏我隱約感到我姑父不願意多說話,這可能證實了我的推測。 

4. 他如果現在還活著,我們覺得是個寶,可是50年代的中國有誰會想到七八十年以後會有人對他們的經曆感興趣呢?那年月說錯了話就會引火燒身,可他的經曆能活過三反五反就燒高香了。所以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思考他們年代的問題。現在的什麽這網站那史記,這調查那采訪,在改革開放之前可能都是禁區。

5. 至於曆史,太複雜了。我隻想簡單地說一句: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什麽方法或者什麽技能或者什麽人曾經完整無缺,準確無誤地記錄了發生在過去的每一件事情,我很想知道。如果有,那說明我知識淺薄,請智者明示;如果沒有,那萬事皆有可能。

至於寫文章“嘩眾取寵”,我隻是一個77級的正常人,還不至於掉價到那個程度。

再次感謝我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