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解放軍和他的美國妻子

打印 (被閱讀 次)

一個中國人去年在紐約去世,看到他的英文訃告,隻知道他叫Yang Zhifang,不知道他名字的漢字。從訃告上看,他的人生挺有意思,當過兵,後來和美國人結婚。看他妻子寫的文章,也了解到更多,暫且叫他“楊誌方”。

楊誌方1936年出生於北京。六歲時,日本人占領了父親工作的電力公司,並懷疑他是共產黨,解雇了他。沒有了收入,父親把幾個孩子送回山東老家,父母則留在北京。

楊誌方從七歲到十二歲在山東老家的農村度過,沒有學校可上,整天幫助家人務農。日本投降後,內戰開始。楊誌方和他的兄弟們想念父母,徒步回北京,一路搭拖船、乘騾馬車,穿越戰地,還在一次洪水中幾乎喪生,但最終回到了北京的家。

北京的生活相對平靜,並迎來了解放。有一天他溜進了一家電影院,看印度影片《流浪者》,愛上了電影插曲《流浪者之歌》,也愛上了印地語,連續看了三遍那個電影。不久後,聽說解放軍需要印地語翻譯,他就報名參加了培訓班,在北京大學學習。畢業後,被派到西藏當兵,參加了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親手抓俘過印度士兵。他跟一些印度士兵交朋友,在他們回國後還互相寫信,保持了數十年的友誼。他以後在網上發表中印戰爭回憶錄,被當局刪除。

在西藏當了三年兵後,他被派到南京解放軍外語學院教印地語。文革開始後,學校停課,他不久也複員回到北京,在雍和宮附近當鞋匠,一當就是10年。改革開放以後,他憑著自己印地語的基礎,在《人民畫報》社找到了一份翻譯工作,他的生活也就此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0年他34歲,生了個兒子,不清楚是什麽時候結婚,什麽時候離婚的。)

《人民畫報》社有很多外國專家,1985年來了一個美國姑娘叫安妮·史蒂文森(Anne Stevenson),Wesleyan大學畢業後任美國《商業周刊》記者。那個時候,安妮不會說中文,楊誌方不會說英文,但他們之間開始產生好感。他們互相寫信,由朋友們熱心地幫助翻譯。1987年,江蘇省的一個縣請求《中國畫報》派一個團隊去采訪寫文章。楊誌方和安妮跟著團隊被派往那裏,在一起度過了三個星期,走訪了該省的農村和工廠。盡管他們年齡差距二十多歲,這次走訪為二人組成家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們結婚後,楊誌方搬到了安妮住的友誼賓館。每個星期天,他們唯一的休息日,楊誌方的父母一大早就來,在他們家做飯、打牌、聊天、洗熱水澡。有時七大姑八大姨也跟著來,一泡就是一天。安妮用結結巴巴的中文招待他們,一天下來比上班都累。

盡管上班有“混日子”的感覺,中國這個新環境讓安妮有些精疲力竭,需要回美國“充電”。1988年,他們一起回到美國,住在首府華盛頓,安妮的老家。楊誌方申請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中文教師的工作,但因為他的解放軍背景,沒有被錄取,他就在一個私立學校教中文。在華盛頓期間,他們生了一個兒子。

1993年,安妮受到美中商會的邀請,跟一家人又回北京工作。很多中國公司雇傭她,企圖尋求外資渠道。她還建立了自己的媒體公司和出版公司,可是2009年,她的個人網站被封,讓她開始對中國有些反感。1996年楊誌方60歲,他們又生了一個女兒。直到2014年女兒18歲,要上大學了,他們才又回到美國,在紐約定居。

安妮已經是中國問題專家了,回到美國後和人合夥創辦了一個谘詢機構,由她擔任主任,為美國公司提供各類中國商業信息。她那個時候就預見到了中國恒大集團的末日。

楊誌方已年近80,每天在家堅持園藝、做飯、寫作,與家人交談。他帶孫子們去海灘,給他們講關於中國的故事。孩子們來探望時,他總會做他們最喜歡吃的飯菜。他心腸很軟,看電影會流淚。疫情期間他患上新冠,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去年10月,他在家中安詳去世,享年87歲,安妮和三個孩子陪伴在他身邊。(他的第一個兒子參與六四天安門事件,1989年逃到了美國,現住馬裏蘭,妻子也是美國人。)

按照楊誌方的遺囑,孩子們計劃今年10月,父親去世周年,把一部分骨灰帶回北京,與父母安葬在一起。安妮不打算跟著去,因為她擔心會回不來。她曾是中國一家倒閉公司的美方代表,這家公司目前還欠很多債。她先後出版了六本關於中國的書,寫過不少分析和批評中國政府的文章。從2018年起,中國以間諜為罪名,至少關押了6個外國人。楊誌方去世前不久,中國又頒布了“反間諜法”,更讓外國人對中國產生畏懼。她今年2月剛剛新出版了一本書《Wild Ride》,對中國不夠善言。所以為了自身安全,她決定這次不跟孩子們回中國。

安妮在中國一共生活了25年,中國話也流利了,對北京的大街小巷都非常熟悉,目睹了北京的巨大變化,視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最後一次去北京是2019年疫情爆發以前,這次不能再次“回家”,她深感遺憾,“有被流放的感覺”。

楊誌方和安妮的婚姻,從語言不通、背景迥然有異,年齡相差懸殊,到白頭到老,被人讚美為愛情無界。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謝謝博主分享。文中的主人公一生經曆有傳奇色彩,比電影還精彩。
丹麥曲奇aaa 發表評論於
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友誼賓館,外文局的《中國畫報》,南京的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中文教師,這些地方有我熟悉的人和事。文章詳實,親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