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逃離多倫多

日誌,曆史故事,遊記,經濟類雜文,文學,電影,音樂,健身等
打印 (被閱讀 次)

大作家海明威曾經在多倫多工作過,住在巴瑟斯特大街1599號。他為多倫多星報工作,離開多倫多的時候,還搞惡作劇,設計逃出多倫多!

1919年的夏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傷愈歸來的海明威,接受了一個邀請:當地的一個婦女組織希望他能在一個集會上發表演講。

他欣然接受了。還弄了一套嶄新的軍服和披風,講得聲情並茂。沒想到,這次演講,給他提供了一份新的工作機會,開啟了他戰後的職業生涯。

他講的是自己在一戰中的經曆:

他是以救護車司機的身份去到歐洲的,他很想成為一名戰士,但是,他的視力不好,就去開救護車了。(難道開車不是更需要好的視力嗎?)

他是那麽渴望上戰場,他在意大利的戰場搶救傷員的時候,受了傷。但是,他沒有自己去逃命,而是竭力救出了一名意大利傷兵。因此獲得了意大利印製勇敢獎章。

 

 

 

他的講演就是圍繞著幫助傷兵脫離險境的故事。沒想到,座中一位女士被他的故事深深感動,邀請他去多倫多,做她兒子的老師。希望她自己病弱的兒子,也能學習海明威的勇敢和堅強。

那位女士很擔心海明威不願意離開家鄉呢,沒想到海明威很樂意接受。據說,美國當時還沒有取消禁酒令,海明威去多倫多可以隨便喝酒。

不管怎麽說,機緣巧合,二十歲的海明威來到了多倫多,開始做小男孩的老師。海明威參戰前就做過記者,喜愛寫作。

他認為,想成為一名作家,實際的生活經曆比上大學更重要,所以他沒去上大學,而是開始當記者。到了多倫多之後,他業餘時間仍然堅持寫作,文章發在了《多倫多星報》上。

他住在學生的家裏,那個大宅子也是作家記者等名流聚會的地方。海明威認識了在星報工作的編輯。這位編輯的推薦,還有他的作品加持,他就成了星報的記者。

他之後結婚去巴黎,在那裏也為星報工作。1923年他又回到多倫多,住在巴瑟斯特大街1599號,專職給星報寫稿。

 

 

 

去巴黎的幾年,讓海明威大開眼界,結識了一些著名的作家,還發表了短篇小說集,暫露頭腳。回到星報後,總是看到一些令他不滿意的地方。

比如,在他妻子要臨產的時候,偏偏派他去很遠的礦區采訪。他很不開心,還是去了。

1923年10月10日,當他心急火燎地乘火車趕回多倫多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孩子,兒子約翰已經出生了。在醫院裏等著他這位年輕的父親。

海明威後來給朋友寫信說:“我正在火車上和記者及煤炭大亨開黑穗病會議,孩子出生了。那是淩晨2點,而我離多倫多還有10英裏,我真的想弄死我的編輯漢德瑪戎。至少我要告訴他我永遠不會原諒他。”

之後海明威與那個編輯大吵了一場,被調到周報。海明威來多倫多的重要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妻子生產,因為多倫多的婦產醫院水平好於巴黎。

結果他卻錯過了迎接孩子出生的一刻,海明威耿耿於懷。雖然離開了那個可惡的編輯,但是他總會感覺到那個編輯給他製造的陰影。

他打算辭職,帶著一家人,離開這個寒冷的城市,回到他喜歡的巴黎。但是,他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不能隨隨便便就辭職,更不能讓自己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啊。

他心裏有了主意。慶祝新年的晚會上,報社給他們發放了年終獎金。獎金一到手,第二天早晨,也就是1924年1月1日他就交上了辭職信。

這個時間,到今年,哈哈,剛好是一百年前啊!

獎金一分不少落入腰包。海明威還覺得不夠劃算,他還要再來一個節目,這位大作家還要給他自己與多倫多的故事,設計一個小說裏的高潮:

元旦之夜,他找來一幫報社的朋友在家裏聚會,就是告別宴會,通宵達旦,喝酒喧嘩。搞得鄰居們都很討厭,巴不得他們快一點結束。

聽著海明威的客人們吵嚷著下樓,乒乒乓乓地開門關門離開。鄰居們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個晚會終於結束了,他們可以安心睡覺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房東過來收房租的時候,發現海明威的房間裏,已然是人去樓空——趁著喧嘩熱鬧,海明威一家人也和朋友們一起趁亂離開了。

他們被送到多倫多火車站,坐車到了東部。之後改乘聖勞倫斯河上的渡船,去大西洋。

這個場景,被海明威原樣搬進了他的小說和之後改編的電影《乞力馬紮羅的雪》。那個電影是由格裏高利.派克主演的,就是主演《羅馬假日》的大明星。建議五零六零後的姐姐們,去看這兩部電影。

正當海明威認為成功出逃的時候,在哈利法克斯,警察上船檢查。他嚇壞了,以為是那個房東把自己欠房租的事,告訴了警察,而警察上這艘船,就是為了要搜查他的!

非常典型的,做了虧心事,就怕鬼叫門。

 

 

 

他白白擔心了一場,人家警察叔叔上船,純屬例行檢查,跟海明威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就這樣,他們成功地逃離多倫多,據說可能是欠下了一筆可觀的房租。他之後再也沒來多倫多。但是,似乎他老人家的影響力還在啊:

君不見,多倫多那些欠房租的租客,人家根本就不用趁著月黑風高逃走,人家就放心大膽地住下去,人家就是理直氣壯地不交房租,無人奈何得了他們。

海明威和這些霸道蠻橫的租客比起來,肯定很慚愧汗顏。如果海明威天堂有知,估計他會羨慕這些一百年後的租客了。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年出生。因為小說《老人與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不僅僅才華橫溢,他還變革了文學創作的風格,使其變得簡潔明快。

海明威著作頗豐,好多小說還搬上了銀幕:《告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太陽照樣升起》,《老人與海》等等。人家可以直接選擇男女主角。)

(這篇文章,昨天發過,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沒了。可能是我不小心,操作錯誤,給刪掉了。再發一次,不知道是否違規)

女耕女織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感謝油翁光臨!非常喜歡您的文章。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女耕女織的文章充滿了幽默和曆史趣聞,讓人忍俊不禁。海明威的傳奇一生在她的筆下勾勒得生動有趣,令人回味無窮。
女耕女織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女耕女織2024-06-28 10:23:58
回複 '扭曲時代' 的評論 : 我隻知道,第一人妻子比海明威大六歲,她好像是繼承了一筆財產,之後每個月還有2000美元的年金,也不用上班。1920年代,2000塊美元算很多了,在美國的二三線城市,應該能買一個平房了。1945年,5000塊加幣可以在多倫多買一個三個臥室的平房。

作家嘛,不寫熟人,光靠編撰的,也不多吧,好多作家都存在這個問題。
我看過的一個女作家Mary.威爾斯利,寫了幾本暢銷書,結果姐妹們都不理她了,說揭露家族隱私了。你們自己不說,誰知道那是你們的隱私(不過,她們家族隱私,也是夠勁爆的)。
所以,孔慶東說,他不寫小說,寫的話,也無非都是自己的同學哥們或是老師的故事,熟人看了就知道在寫誰。'扭曲時代' 的評論 :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海明威是個地道的渣男。他與第一個妻子結婚,是因為她的錢。寫書,是寫朋友,貶低好友,揭隱私,所以他一生沒有真正的朋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