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天的回國見聞(二)—— 魔都的律動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打印 (被閱讀 次)

【續前】2024年春天的回國見聞(一)—— 莞城古今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405/17043.html

從2015年秋天開始,我每隔兩年總要到上海兜一轉,與學姐一起逛街八卦,再和老同學們吃個飯。誰知這一次卻被疫情阻斷了快五年,見麵時竟有幾分隔世之感。大家雖然老了一大截,還都別來無恙,過去幾年的種種經曆也都不想再提了。有兩位同學每年都要購買生肖幣,我每次到上海就送給我。這次攢了五年,一下全部塞給我,真是令人感動!如同往年一樣,學姐早早計劃好了行程,既有老建築,也有新景觀。剛到上海就收到她發來的一張圖片,上麵是這樣的文字:“住在衡山路半個世紀的老奶奶,今天依舊美美打扮,去和處了大半輩子的閨蜜見麵。她們永遠還有一半的八卦要講,永遠還有一半的街沒逛。就算這世上有一半的故事塵埃落定,總還有一半仍未開始!”

2019年八月,我們一起走了楊浦濱江與北外灘,今年繼續沿蘇州河、外灘源、南外灘CityWalk。讀書的時候,常常乘坐公交車經過外白渡橋,但從未沿蘇州河走過。治理後水質大大改善,河邊修了長長的步道。周末遊人不多,雖然陰雨綿綿,卻也樂在其中。左上圖是1935年建成的四行倉庫,現在這裏是抗戰舊址博物館,2019年第八批國重文保。右上圖是重建複原的慎餘裏,曾經是上海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庫門建築群之一,由大約50幢磚木結構的二層石庫門建築組成。左下圖是蘇河灣萬象天地商城的 “邁上”雕塑,下沉廣場式的商城被稱為 “城市峽穀”,隻是十分不景氣。右下圖是1924年建成的郵政總局大樓,折衷主義風格,巴洛克式鍾樓,大樓的科林斯式希臘立柱特別漂亮。

走到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這次我們沒去繁華熙攘的中山東一路外灘,而是探訪了藏在外灘背後圓明園路上的“外灘源”。這裏是上海現代城市的源頭,因擁有外灘地區最早的一批建築而得名。一色清水紅磚外牆,精美的磚雕裝飾,低調而內斂。左上圖:始建於1886年的哥特複興式新天安堂,曾經是滬上著名的僑民教堂,1920年羅素來上海時曾在這裏演講。新天安堂在2007年大火後重建,現在是展覽會館,遇到幾對拍婚紗照的新人。右上圖:建於1904年的圓明園公寓,英國安妮女王複興風格。左下圖:建於1907年的安培洋行大樓,英國古典主義風格。右下圖:建於1911年的益豐洋行大樓,國內現存最長的巴洛克建築。

南外灘區域是上海最早的城區之一,其曆史可追溯至宋代。董家渡一帶尤為繁榮,清朝時就有“一城煙火半東南”的說法,1990年代初在這裏建造了南浦大橋。左上圖是十六鋪老碼頭改建的咖啡廳,那一帶曾是黃金榮、杜月笙的倉庫,流傳著無數昔日上海灘大亨的傳奇故事。沿著新鋪設的南外灘步道行走,海鷗翻飛、江水滔滔,換一個角度看魔都,還乘坐了兩元一張船票的懷舊輪渡,別有一番情趣。豫園城隍廟是全上海最中國的地方,九曲橋、綠波廊都是耳熟能詳的景點,但也有近20年沒來過了。豫園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名列上海現存五大古典名園之首,1982年第二批國重文保,不巧星期一不開門,匆匆飄過打個卡。

1934年落成開張的國際飯店由 “上海高迪”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當年以83.8米的高度號稱 “遠東第一高樓”,2006年第六批國重文保。這次進到飯店探尋了一下 “裏子”,左上圖是大堂正中的上海測繪原點銅盤,這是全上海的地理中心;右上圖是一樓拐角處的沙發、留聲機和樓梯。二樓回廊的文史館陳列了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實物和史料,下方二圖是當年飯店使用的銀餐具及原版《帆聲月刊》。《帆聲》是國際飯店員工於1943年獻給飯店開業九周年的禮物,中國旅館業的第一份同仁雜誌,創刊號中寫道:國際飯店的標記是 “以那雄偉的一艘帆船而影射著那不急而永遠的前進”。去年本人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這份雜誌,此次得見真容,實為一大收獲。

上方二圖的董家渡天主堂建於1847-1853年間,是中國第一座可容納兩千人的教堂,也是羅馬天主教上海教區的第一座主教座堂。教堂以聖方濟各·沙勿略為主保聖人,他是第一位試圖前來中國的傳教士,可惜1551年卒於台山縣的上川島。教堂立麵呈西班牙巴洛克風格,平麵為拉丁十字式,采用中廊高、側廊低的三廊形巴西利卡式布局,內部中西合璧。五年前來滬時就在裝修,現在還沒裝完,所以沒能進去。左下圖是徐家匯聖衣女修院,1869年首批修女從法國來到上海,女修院始建於1926年,在周圍的水泥森林中獨享清幽。右下圖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城堡”,這座文藝複興風格的花園住宅於聖衣女修院同一年建造,曾被用作上音圖書館。

徐家匯聖依納爵天主堂(左)始建於1896年,坐西朝東,法國哥特複興風格,兩座鍾樓均高60米。1859年起,法國耶穌會控製了中國江南地區的天主教管理權,這座教堂奉耶穌會創始人聖依納爵為主保聖人。1960年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從董家渡遷到此地, 2013年第七批國重文保。上次來時教堂外部在裝修,這次又遇到複活節聖周,居然一個星期都不開門,因此也沒能進去。新建的徐家匯書院(右)位於天主堂東南方向,是徐匯區圖書館新址,上海文化新地標,其所在位置原為徐家匯觀象台舊址和震旦大學等地。書院的宣傳語是“沐光而生,向光而行”,明亮溫暖的通高中庭仿佛大海中安撫旅人的島嶼,二樓露台的陽光閱讀區麵對精致的街心廣場,使書院融入城市風景。

思南書局詩歌店是魔都首座垂直主題書店,原址為建於1932年的東正教聖尼古拉斯教堂,幾十年間曾作過工廠、倉庫、食堂、會所,甚至閑置。詩歌書店和徐家匯書院均由本地化先鋒建築設計事務所Wutopia Lab打造,保留了教堂的穹頂壁畫和建築細節,基於對偶形成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使用了45噸鋼材改建修繕而成,穹頂的光線依然可以灑入書店。書店提供1000冊不同語言的詩集,以詩歌的名義鑄造了一座文學殿堂。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隻有跟隨老上海導遊才能找到這裏。可惜路上的電線很煞風景,還有無處不在的攝像頭。感覺上海人民是全中國最遵守交通規則的,據說行人如果在南京西路闖紅燈,馬上一張罰單寄到家中。

在上海的街道上走走看看,隨處會有驚喜的感受,百年老店與時尚街區相映成趣,毫不違和。上方二圖攝於今年二月剛開張的HAUS NOWHERE,這是淮海中路上一棟四層展示空間,本來是一家韓國網紅眼鏡店,卻集中了藝術裝置、咖啡甜點、潮牌聯名等多種業態。左下圖是淮海中路上的武康大樓,近年成為大上海的一道網紅景觀,成群結隊的各地遊客來此拍照發圖。從國際飯店向北轉彎是帆聲西餅屋前幾十年如一日購買蝴蝶酥的長隊,這也是滬上的一道風景。右下圖是與國際飯店一街之隔的黃河路上的苔聖園酒家,雖然不是老字號,卻因去年底熱播的電視劇《繁花》中至真園餐廳的原型爆火出圈,不過我路過時已經沒有什麽瓜眾了,遠不如武康大樓熱鬧。

靈山太湖柳含煙,杏花春雨綠江南。大四的秋天曾與同學結伴遊覽蘇州和無錫,已經過去四十多年,山水是舊的,建築是新的。第一次見到號稱中國第二的靈山大佛,高88米,1997年開光,但是我覺得宗教場所需要曆史感。去年到過“摩萊塢”,這次又見“華萊塢”。加上“好”家和“寶”家,不知這世上有多少家“某萊塢”。回國的一大問題是上網,穀歌油管臉書包括文學城統統不能登錄。幾年前國內同學告訴我,用微軟的必應(bing.com)比百度好,所以這次我一直用必應。必應有國內和國際版兩種,版麵設計與穀歌類似,大部分需要使用的網頁都能上,就是有時速度較慢。用攜程訂機票火車票酒店都很方便,缺點是機票不能訂座,用護照訂的高鐵票要到火車站退票。

(未完待續)

相關博文鏈接:遇見心中的上海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1/24480.html

孫鴻哲的兒女們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302/29221.html

 

噢顏顏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春後雨前SE' 的評論 :
Covid之後,倒是天然風景顯露了本色,北美的自然如此,相對罕見的天象也是一波又一波。
今天這裏熱,夏日能量充盈。
春後雨前SE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我第一次見到幺妹峰,可惜雲遮霧罩的。作別五年多,川西群山依舊美的不可方物。
噢顏顏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春後雨前SE' 的評論 :
四姑娘山風景還是那般秀美?
這裏不錯,多數時候溫度舒適有時高,也有風,夜間分外涼爽。
春後雨前SE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謝謝你啊,六月愉快!今年還去了四姑娘山,近來這裏好熱 :)
噢顏顏 發表評論於
春前輩,在此先祝六月愉快並謝傳送,再細看圖文。:)
春後雨前SE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多謝菲兒來訪美言!上海總是看不夠。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上海濃縮版,好多經典的地方,我們也都去年,讚好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