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回國散記(1) --免簽的 “外國人入境卡”

sysyphe (2024-03-30 02:42:20) 評論 (17)

俺最近利用北京政府對歐洲國家單方免簽的政策回了一次國。

先上兩個北京外交部的兩則公告:

20231124:為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往來,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方決定試行擴大單方麵免簽國家範圍,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2023121日至20241130日期間,上述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

2024 37 :為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2024314日至1130日期間,上述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

細看,現在免簽的12個歐洲國家多半是西歐的比較發達國家。剩下的十幾個國家不免簽,多半是前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好幾個還是一帶一路上的友邦呢,現在卻被排除在外, 不知道它們心裏咋想?原來俺是窮親戚?

其實,單方免簽有悖對等的外交慣例。不知道北京政府如此放下身段所收到的經濟效益如何。2024年初的時候,中國官方還公布了一些統計數字,說免簽後入境的外國人激增。再後來,就沒有這方麵的數字了。

這個單方免簽確實為外籍華人提供了方便,尤其是國內家裏有事的時候。想來激增的人裏,很多就是我這樣的外籍護照持有者吧。

在倫敦希思羅轉機的時候,掃登機牌的英航工作人員問了一句有沒有visa,我說是免簽。她沒問別的,就放我過了。

飛機快到北京機場的時候,空乘人員開始發外籍人員入境卡

我拿著這個卡,看著上麵需要填的信息(圖),需要填在華期間的地址,行程, 等等等等。

歐盟護照去亞洲諸多國家,比如日韓新菲泰以及去中華民國台灣,一直是3個月免簽,不記得入境時填過這些勞什子。

於是我決定把免簽的政策執行到底:以前去別的免簽國家咋辦,現在也咋辦,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入境日程,經停地,邀請人,酒店預定預定,我統統留白或者選no

至於表格的最後那個問題:您過去兩年去過哪些國家?

我記得別的國家免簽入境時似乎沒有這個問題的,但是表格上太留白有點兒說不過去。於是我就隨手寫了UK,剛剛轉機的地方,算是沒交白卷。

至於入境卡上的重要提示的第一條,要入住24小時內去入住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登記,也就是所謂的報備,我也決定忽視,因為這個規定沒有明確如果違背者會受到什麽處罰,也就是說或者有,或者沒有。如果有的話,我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了解怎麽個規定和實施:不報備要交罰款是誰規定的?不交罰款禁止我離境嗎?那就呆在機場好了。也算是為免簽政策增加一個新注腳

飛機降落在大興機場,確實美輪美奐,這個被稱為世界上n大建築奇跡之一的機場是2019年秋天開始運行,之後就趕上了三年清零。我的飛機到達機場的時候是中午,到處空蕩蕩的,冷清得出奇:陽光普照的長廊,LV等大牌免稅店(關門),行李提取區的轉送帶隻有一個在轉動。和剛才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希思羅比,大興機場真是個ghost airport。

從下飛機到入關的路上會經過一個簇新的外國人指紋自助采集區。圖

我無視地走過:不是我把自己當作自己人,而是我知道,無論如何,過海關的時候必須要采集指紋還有對著攝像頭留影,那麽為什麽要在這裏浪費時間呢?

這個外國人自助指紋采集區旁邊就是一個刷臉查航班的機器。這個玩意兒我還真沒有見過,倒是可以領教一下,於是我就摘下口罩,把臉湊上去。

結果很喪氣:機器不管用。難道是擺設嗎?

 

我在排隊等候過海關的時候,環視了一下大興機場這個富麗堂皇的出關大廳。海關入境的工作窗口一字排開,望不到盡頭,目測有40多個,但是隻有靠左邊的4個開著。當然,我們排隊過關的也就那麽稀稀拉拉地幾十個人,多半是歐美臉孔。我感覺自己坐的這個倫敦飛過來的航班幾乎滿員,幾百號人呢。想來大部分是PRC的護照,無需過關。

我把入境卡和護照遞給工作人員。他象世界上大部分的海關關員一樣,麵無表情,開始在電腦上查,中間還低聲谘詢了一下同事。

他問我回來幹啥。我回答說探親旅遊。

如果他問我為什麽行程以及酒店沒有填,我已經準備實話實說:走的匆忙,沒來得及規劃,反正回到了母國,沒有任何語言障礙,可以隨時隨地做決定。

如果他問我邀請人是誰,我也準備好了回答:沒有邀請人,沒有通知誰,自己想來就來了。

結果一個問題都沒有,就是問了一下呆幾天。我老老實實地回答,回程航班早預定好了。

然後就是采指紋,對著攝像頭拍照,然後就拿著蓋了個印戳的護照出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