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地道戰為什麽可怕?

土狼 (2023-11-02 05:03:53) 評論 (18)

哈以雙方現在打得是你來我往,沒有一方認慫,都是硬點子。哈馬斯聲稱要把以色列猶太人趕盡殺絕,以色列領導人聲稱要不留一個哈馬斯分子。夾在中間的加沙民眾和被哈馬斯擄走的人質。直到今日,哈馬斯的火箭依舊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而以色列國防軍也開始了在加沙北部的地麵軍事行動。

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哈馬斯在加沙的地下挖了密密麻麻的地道,而且這些地道有很多的出入口和通氣口。至於地道的深度,有些媒體說是60米,有些說達到了100米。而加沙的地道總長達到了200公裏。這些數字是驚人的。看來哈馬斯深諳深挖洞的精髓。能夠在以色列眼皮之下整出這麽大的工程,也是罕見的。

本豹對於這些地道的深度表示服啦。從事工業生產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地下的工程存在許多的風險。先不說完全在地麵以下的,就說挖一條明溝就存在很多的風險。風險之一就是明溝兩側牆的土方坍塌,鬆動的土方可能將溝內的人掩埋。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所以,開挖明溝作業,要有嚴格的計劃,兩側牆需要一定的坡度,確保不會牆體坍塌。同時,作業時需要有人在地麵監控,在出現危險時可以即使呼救。

中國早年拍攝的《地道戰》是我所知道的這方麵的經典。事實上,《地道戰》的片名就是地道戰教學片。自稱教學片,那就是對抗戰期間的抗日民兵的地道戰的成績非常滿意,這才拍片子教徒弟們。地道被挖的家家同地道,村村再相連。地道的入口可以說灶台,馬槽,石磨,櫃子,樹幹,可謂變化多端。地道在暗處,等鬼子下地道就失去了大兵團作戰的優勢,而且在明處挨打,極為被動。電影裏的主題歌唱到: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了神兵千百萬。。。

但電影中也顯示了日本鬼子用毒氣放入地道,用水灌入地道。雖然在教學片裏這些大招就被民兵輕鬆化解,但這些都是地道潛在的風險。

地道最大的弱點就是地心引力。一旦地下的地道受到壓力或震動,會自然造成坍塌這類滅頂之災。被泰山壓頂活埋窒息而死,是很慘的死法。為了避免地道坍塌,必須要對其結構進行加固,比如鋼鐵鋼結構。從照片上看,加沙的地道現在沒有這樣的結構加固。雖然在60米深的地下可以避免普通炸彈的直接打擊,但在反複強烈的轟炸下,難免會造城地表層鬆動,嚴重的時候會造城坍塌。這類坍塌會造城地道分支阻斷,一些人會被封在地道裏,可能造成窒息死亡。在地麵以下的含氧量是很低的,普遍需要強製性的通風,就是吸風機或是鼓風機。雖說加沙的地道配有很多的通風口,但以軍采取地麵行動時,一些通風口會被破壞繼而失去功能。這樣也會造成部分地道缺氧。更可怕的是,假如以色列掌握了地道的地圖,就更可以有計劃地封閉出入口。這樣的效果就是把人延時活埋在地道內,等待氧氣耗盡。而在地下,在沒有外接天線時,完全無法進行無線通信。這樣的措施一旦開始,對地道裏的人員會造成恐慌性打擊。戰士們都寧可死在槍炮下,而不是被活活堵在地道裏。

以軍如果動大工程,用海水灌入地道,將是更加可怕的場景。不過這樣的措施需要好大的工程,看不出以色列在短期內能夠有能力做到。更何況這樣的做法將遭到各國的譴責,故可能性不大。

哈馬斯軍隊鑽入地下應該說是無奈的下策。在地下吃喝拉撒都很難解決,不是人過的日子。

但凡有點能力,誰願意地遁呢?舉例說,抗日戰爭在華北平原成功使用的地道戰,在1946年至1949年國共戰爭中就不再被使用。根本原因是戰場力量的轉變讓解放軍實力漸漸優於國軍。既然占了優勢,誰願意去挖地道呢?

同樣的道理,在軍力強大的蘇聯和美國,除了個別的重要地下設施,作為普通作戰和老百姓,都沒有挖地道的曆史。尤其是美國,在200年以來外敵不曾從陸地進攻美國,當然不需要挖地道咯。

地道如此,買房也如此。有點錢的人誰都不會選負一層負二層的。

地道本身就可怕,地道戰更可怕。往往不是死於敵方的攻擊,而是死於自家的地道。

豹子土狼 20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