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合物1和化合物2進行烷基化反應
反應關鍵點:需要加相轉移催化劑Et4NI,碳酸鉀需要控製目數325-mesh,乙腈是含水的或者體係需要加水,這幾點也是大部分碳酸鉀條件烷基化存在的問題。
案例二 基本條件:溶劑DMSO,2.6eq.K2CO3,50度攪拌4h(中和鹽酸鹽和拔氫),POM-Cl在30度下,滴加到體係中,N-/O-烷基化比例大約3/1。 碳酸鉀的優化,非均相,研究了碳酸鉀的specific surface area (SSA),實驗顯示低於 1200cm2/g的碳酸鉀,不能實現完全脫質子,反應不完全。
案例三 Truce−Smiles重排18的研究 化合物8和化合物16,在23度完成SNAr反應後,升溫到37度完成重排反應 碳酸鉀的顆粒是關鍵物料屬性,需要粉碎才能保證重排反應進行徹底
案例四 化合物3製備化合物4的研究 化合物3采用ByBrop為溴代試劑,采用磷酸鉀為堿,磷酸鉀的粒度是關鍵物料屬性。
案例五 化合物23-02和化合物14經鈀催化偶聯製備化合物24-02。 碳酸鉀的第二代路線 采用325目碳酸鉀為堿,體係概括明顯好轉,反應時間縮短,收率可以提高到70%。 但是放大到4kg過程,非均相重複性不好。而且後處理過濾很慢。
案例六 化合物3和化合物4反應製備化合物22 篩選堿後,選擇了碳酸銫,但是不同批次碳酸銫給出了不同的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批次的粒度分布不一樣,解決方式體係中加入催化量的水,下圖可以看出,沒有額外加水(entry1和4)的批次,反應很慢,隨著水分的增加,反應可以加快。
參考文獻
Org. Process Res. Dev. 2017, 21, 1166−1173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6, 10, 153-158
Org. Process Res. Dev. 2012, 16, 1947−1952
Org. Process Res. Dev. 2017, 21, 1137−1144
10.1021/acs.oprd.1c00468
Org. Process Res. Dev. 2020, 24, 567−578
磷酸鉀的第一代路線 催化體係采用乙腈氯化鈀/SL-J002,磷酸鉀為堿,時間長,收率64%。 采用磷酸鉀,需要粉碎,因為無機堿的表麵積會影響buchwald的動力學。
目數:無機鹽目數影響工藝的那些案例
張好古 (2023-08-31 21:02:26) 評論 (0)-
化合物1和化合物2進行烷基化反應
反應關鍵點:需要加相轉移催化劑Et4NI,碳酸鉀需要控製目數325-mesh,乙腈是含水的或者體係需要加水,這幾點也是大部分碳酸鉀條件烷基化存在的問題。
案例二 基本條件:溶劑DMSO,2.6eq.K2CO3,50度攪拌4h(中和鹽酸鹽和拔氫),POM-Cl在30度下,滴加到體係中,N-/O-烷基化比例大約3/1。 碳酸鉀的優化,非均相,研究了碳酸鉀的specific surface area (SSA),實驗顯示低於 1200cm2/g的碳酸鉀,不能實現完全脫質子,反應不完全。
案例三 Truce−Smiles重排18的研究 化合物8和化合物16,在23度完成SNAr反應後,升溫到37度完成重排反應 碳酸鉀的顆粒是關鍵物料屬性,需要粉碎才能保證重排反應進行徹底
案例四 化合物3製備化合物4的研究 化合物3采用ByBrop為溴代試劑,采用磷酸鉀為堿,磷酸鉀的粒度是關鍵物料屬性。
案例五 化合物23-02和化合物14經鈀催化偶聯製備化合物24-02。 碳酸鉀的第二代路線 采用325目碳酸鉀為堿,體係概括明顯好轉,反應時間縮短,收率可以提高到70%。 但是放大到4kg過程,非均相重複性不好。而且後處理過濾很慢。
案例六 化合物3和化合物4反應製備化合物22 篩選堿後,選擇了碳酸銫,但是不同批次碳酸銫給出了不同的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批次的粒度分布不一樣,解決方式體係中加入催化量的水,下圖可以看出,沒有額外加水(entry1和4)的批次,反應很慢,隨著水分的增加,反應可以加快。
參考文獻
Org. Process Res. Dev. 2017, 21, 1166−1173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6, 10, 153-158
Org. Process Res. Dev. 2012, 16, 1947−1952
Org. Process Res. Dev. 2017, 21, 1137−1144
10.1021/acs.oprd.1c00468
Org. Process Res. Dev. 2020, 24, 567−578
磷酸鉀的第一代路線 催化體係采用乙腈氯化鈀/SL-J002,磷酸鉀為堿,時間長,收率64%。 采用磷酸鉀,需要粉碎,因為無機堿的表麵積會影響buchwald的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