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好源於夢想

一切美好源於夢想

人生需要酒肉朋友

一切美好源於夢想 (2023-07-02 11:05:07) 評論 (27)

我們有一群住在附近且聊得來的朋友,多年前創立了一個聯誼群,新冠疫情前每月聚會一次,每家輪流主辦,potluck 形式。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的三年之中,實體聚會活動暫停,我們隻辦了幾次雲聚會。去年年中,拜登總統及其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表示,美國已走出全麵爆發大流行的階段,新冠過渡到可控製的地方性疾病。從那之後,我們的聯誼群又開始了一月一次的聚會。每次確定聚會時間後,朋友們都特別興奮,早早報名,我和先生總是相當期待,隻要不出門遠行或上班,都會把聚會的時間騰出來。

最近這次聚會在我們家,我們早早就開始打掃衛生,整理庭院,清除雜物,把家裏收拾幹淨,並琢磨聚餐要準備的食材和調料。

聚會的那個周末,陽光明媚,萬裏無雲,一個多月未見麵的朋友們在我家相聚一堂,歡聲笑語,共享美食。聚會雖然是Potluck 形式,我們還是花了不少心思準備美酒、飲料、菜肴、水果、餐具、鮮花等,受邀請的家庭各自帶一、兩款親自烹調的拿手好菜與大家一同分享。我做了海鮮沙拉、涼拌牛油果、剁椒魚頭、糖醋排骨、烤牛仔骨、蔬菜,水果拚盤等。桌上的美食琳琅滿目擺滿一桌,有葷的,有素的;有冷盤、熱菜、點心、水果,比餐廳的自助餐還有特色,餐後我們還為朋友們準備了酒釀湯圓。

大家一起享受美酒佳肴,說說笑笑,從食物聊到人生所見所聞,一頓飯下來,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聯絡感情,交流工作及生活,聚餐吃飯拉近了朋友之間的距離。與朋友相聚,一起吃什麽不是重點,重點是彼此相伴。朋友相聚一起吃飯的意義,遠遠超過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更重要的是朋友間的深厚情誼。

一個偶然的機會,最近瀏覽了台灣作家朱權斌的一本書:人生需要酒肉朋友:一起吃飯,不見不散!”。作者之所以寫這本書,源於其美食作家妻子結束人生的旅程前,放心不下的交代他:你要有一起吃飯的人。妻子走後,朱權斌曾失去對食物的味覺,沒想到無論新朋老友,從同事、學生、旅行伴侶到老同學,紛紛主動送來食物,並邀他一起聚餐,在大家的熱情推動下,他不僅逐漸恢複對食物的興致,更被濃濃的溫情所感動。作者藉著與朋友經常性的相聚,共同做菜吃飯,從而變成了他療愈走出喪妻之痛的方法之一,也讓作者體會到在人生孤獨的旅程中,必須有三五飯友,一起吃喝,促進情感交流,替日常留下暖心的記憶。

人生需要酒肉朋友一書中的作者,細數從童年以來,迄今與食物相關的一幕幕美好時光,借此傳達記憶中,因為有食物與人的故事參雜,生命得以變得更豐厚,更有意義。書裏有許多美味盛肴及精彩的吃飯記憶,但帶給大家的最大感動是滿滿的人情味。

字麵上看,酒肉朋友看似一個貶義詞,酒肉兩個詞通常表示食物和飲料,也經常被用來形容人們聚在一起喝酒吃肉的場麵。然而酒肉並不是重點,朋友才是核心。酒肉朋友也可以是一種樂觀和輕鬆的形容方式,描述與朋友在歡樂時光中享受美食和美酒的快樂。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酒和肉象征著歡慶和團圓,這種團聚的意義更在於人們的交流和互動,通過分享食物和飲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真摯的友誼。 在這種情況下,並不一定帶有貶義的含義,它表達了人們在人生的漫長歲月中,都需要好友的陪伴和支持。人的一生,能跟喜歡的人一起吃吃喝喝,才不會辜負生命的美好,食物要好吃,一定要有美好的人一起分享。生活過不去的苦悶,值得歡慶的喜悅,都以好友、好菜、好氣氛來獲得新生的能量。

如今在物質並不匱乏的年代,與朋友一起吃飯的意義,遠遠超過餐桌上的美食佳肴,而更重要的是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一起吃飯,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