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2023奧斯卡:愛爾蘭的盛宴嗎?
2023奧斯卡:愛爾蘭的盛宴嗎?
2023-03-11 07:41:23
像文人一樣愛寫,像文盲一樣犯傻;像女人一樣愛美,像男人一樣爺們;橫眉對老公,俯首為朋友
看了幾部2023 奧斯卡的提名電影,也胡亂寫了幾篇自己的觀影心得,擱筆之際,忽然發現,我看的電影裏,居然有三部都跟愛爾蘭有關。
第一部是《伊尼舍林的的女巫》,第二部是《安靜的女孩》,第三部是隻有 23 分鍾的真人短紀錄片《愛爾蘭式告別》。
想起來,前年也有一部關於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入圍,再往前《愛爾蘭人》獲獎。。。。可見其影響力。
在我的記憶裏,最早進入閱讀的愛爾蘭人是《飄》,紅發郝思嘉就是愛爾蘭後裔,最早有深刻印象的電影是《 Far and away 》 , 湯姆 · 克魯斯、妮可 · 基德曼好像因此片結成良緣?
其實我的生活裏與愛爾蘭人也是有過密切接觸的。我的美國房東貝利太太就是愛爾蘭人,高高的額頭,紅褐色的頭發,對中國學生愛護備至,對中國友好真誠;我的英語老師托馬斯矮矮胖胖,像極了《愛爾蘭式告別》的弟弟,當然比那個弟弟英俊聰慧,是教育學博士。托馬斯娶了上海姑娘做妻子,讓上海丈母娘養得白白胖胖,他自我解嘲:“上海飯菜太好吃,愛爾蘭人隻會煮土豆,所以從瘦子變成胖子”。
鬼使神差,我看的這三部電影的順序也有意思,先看了《《伊尼舍林的的女巫》》,這是寫 1920 年代的愛爾蘭內戰期間,自由邦和共和軍在大陸上激戰正酣,伊尼舍林這座島外之島、世外桃源,一對男人的友誼崩塌。我在觀感裏籠統地講驢脾氣的男人,其實不夠準確,電影實際上就是形象地描述愛爾蘭男人的粗魯莽撞,但是作者是帶著溫情寫的,並不是貶損,所以觀眾感到可笑,但是不會蔑視。
《安靜的女孩》寫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愛爾蘭與英國合拍,這一部幹脆就是愛爾蘭語,清新明快,但是 9 歲女孩凱特的父親也是一個粗魯的、不善表達的愛爾蘭男人。
《愛爾蘭式告別》似乎距離今天更近。這是兩個一奶同胞的兄弟,為了母親的遺願一步步從疏離對抗變得親近的故事, 23 分鍾,兩個愛爾蘭男人親兄弟的那些瑣碎既粗魯又幽默既搞笑又溫情。紀錄片以 “Irish Goodbye” 這樣一個專有名詞作為片名,點明了短片如何與媽媽做最後告別,也告訴我們故土難離的情緣情分。
當然,也引發我們對曆史的回顧,一百多年前,愛爾蘭大饑荒,宗主國英格蘭卻置若罔聞,百萬愛爾蘭人投奔新大陸的悲慘一幕。那真是揮揮手,帶不走一片雲彩的告別啊!
然而,他們的天主教信仰在北美大陸也是不受待見的,他們甚至連選舉權都沒有。那些 WASP 稱他們“ Paddy ”,就是“鄉巴佬”之意吧?
但是愛爾蘭人抱團打拚,積極參與政治。肯尼迪總統的就職演說如此說:“”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麽,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麽。”(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
印證他這句話的,就是美國至今為止的 45 位總統中,至少有 14 位是愛爾蘭裔,比例高達三分之一。 其中包括兩屆美國總統肯尼迪、裏根,布什父子以及克林頓等等。就連黑人總統奧巴馬,也擁有至少 3.1% 的愛爾蘭血統,其曾曾曾外祖父於 1850 年從愛爾蘭來到美國。
據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希望自己晚年可以回歸愛爾蘭養老,當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向往移民美國的同時,愛爾蘭成為了美國人移民的一片熱土,已經成為了僅次於加拿大和以色列的美國第三大移居地。
扯遠了,打住。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3-03-24 09:58:13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1
冒泡點讚鹿蔥好文,問好大家!:)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3 15:02:21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是的,短片獲獎,驢子上了典禮!
麥姐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22:12:21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的,大約三分之一的澳洲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有愛爾蘭血統。《愛爾蘭式告別》獲獎了!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18:17:35
愛爾蘭雖然土地貧瘠,氣候惡劣,人文底蘊雄厚,一首詩,一支歌,一部作品,帶點悲涼滄桑,觸動人心的柔軟。謝謝蔥蔥好影評。
南瓜蘇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17:40:52
最愛看鹿蔥的影評,視角與見解獨特,讚!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9:58:13
回複 '華西車城' 的評論 : 華西大哥你好!算是老朋友了。沒想到你居然有愛爾蘭血統,我一直向往都柏林,那麽多偉大的作家都生活在那裏啊!我也喜歡愛爾蘭歡快的民歌,我們這邊到了夏天處處都聽到這聲音。
華西車城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7:23:27
沒想到蔥蔥的愛爾蘭情懷竟然觸動了老朽,尤其說美國人老了之後去愛爾蘭居住養老,其實我這個美國人也有過私字一閃念,去愛爾蘭養老。當年去愛爾蘭,給自己個口實,告訴正宗 Irish 同事,去尋自己祖上的 Irish 血脈,同事回我 Give me break.
無論如何,我是去了,也非常喜歡愛爾蘭。(老糊塗了,以為在文學城分享過的)
https://www.meipian.cn/1r4s0meg?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43633
華西車城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7:06:01
自從政治正確,左左盛行,好萊塢將小湯哥皮夾克上的中華民國國旗拿掉之日,就已經不看自己曾經最愛的好萊塢片子了。如今,奧斯卡頒獎將至,紅地毯、靚女星,似乎也已經失去光澤,隻如一片浮雲,皆是他們自己鬧的。
鬧暇觀 NETFLIX,居然還能看到打動自己的片子,Wrong side of the tracks,有點幸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303/5239.html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44:29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灰蘑菇好!可以呀,入了你的法眼,是我的榮幸!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43:39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姐好!澳洲也有不少愛爾蘭人吧?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42:57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墨墨周日好!你比我忙,其實我也看了不少爛片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42:03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香香周日好!愛爾蘭人確實了不起,有的資料說,他們的種族歧視似乎也很強烈?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40:33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謝謝丹哥鼓勵!同感。“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苦難的曆史造就了愛爾蘭的偉大。”我也看了兩遍《伊尼舍林的女巫》,好像其中很多奧妙僅看一遍我不能領會。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2 06:38:16
回複 '深海淺灘' 的評論 : 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才華擋不住,隻是因地製宜。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23:44:28
漲知識了,謝謝鹿蔥姐介紹!可以把你這篇收入影評活動的綜合文類嗎?
愛爾蘭是一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地方:)
麥姐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23:18:42
這次奧斯卡原來有三部都與愛爾蘭有關,謝謝蔥蔥姐介紹,愛爾蘭人很能幹。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21:45:06
鹿蔥姐看了不少好電影,我好久沒看過了。多謝好介紹。
歲月沈香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9:41:55
我的鄰居也是愛爾蘭人,經常看見太太坐在門前的一張椅子上讀書,家裏非常安靜,見麵時話不多,但很有禮貌,素質教育很高的人。讀鹿蔥姐的文章總能學到東西。祝鹿蔥姐明日欣賞奧斯卡頒獎典禮愉快!
丹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7:48:10
花似鹿蔥的好文章,《伊尼舍林的的女巫》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愛爾蘭的曆史更是最值得研究的曆史之一,愛爾蘭文學也出現了喬伊斯和葉芝,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苦難的曆史造就了愛爾蘭的偉大。
深海淺灘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6:56:08
寫作,曾經是絕大部分愛爾蘭人唯一能夠負擔的藝術形式。這是他們在文學上成就比較高的主要原因。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4:39:47
回複 'augustsun' 的評論 : 是啊,曾經多災多難啊!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4:38:57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我也是邊看邊學。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4:38:32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謝謝平等,周末愉快!
augustsun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3:31:02
曆史上愛爾蘭被北歐的Viking海盜多次入侵占領,人種混有Viking的血統,雖然和英國是近鄰卻有不少不同之處。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54:23
從你的影評裏學到很多。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51:11
花姐好文!愛爾蘭雖然地理條件比較艱苦,文化底蘊卻是極深厚,很多愛爾蘭人在文學上成就頗高。多謝分享!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40:20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京妞周末好!羨慕你在愛爾蘭蜜月呀!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39:35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是嗎?謝謝你糾正我的錯誤,我一直以為他們就是這部電影喜結良緣呢!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38:22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周末好!你說的是,世事不可料啊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37:26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梧桐周末好!是啊,愛爾蘭人文學藝術都很厲害!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1:14:49
蔥蔥好文。 愛爾蘭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 那片土地也非常漂亮。 我的蜜月就是在那裏過了一部分, 愛那片土地。 我準備看一下《安靜的女孩》和 《愛爾蘭式告別》。 謝謝介紹。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0:56:26
【最早有深刻印象的電影是《Far and away》, 湯姆·克魯斯、妮可·基德曼好像因此片結成良緣?】
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是在1989年拍賽車電影《Days of Thunder》時走到一起。那部電影的導演恰好是 Tony Scott,《壯誌淩雲 1》的導演。
兩人在1992年演《Far and Away》時已結婚兩年,銀幕上下都是夫妻。
兩人後來又演《Eyes Wide Shut》,又是銀幕上下都是夫妻。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10:09:59
神奇的愛爾蘭,人心所向不知何時就變咯~~
梧桐之丘 發表評論於
2023-03-11 09:26:14
愛爾蘭族裔不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世界著名100本書,他們的占比很大。謝謝花姐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