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大學究竟是哪所?

三江流 (2022-12-12 08:56:07) 評論 (31)

中國最好的大學究竟是哪所?

說起中國最好的大學,一般想起的都是北大清華,廣大留學生裏有”top 2”之說。近來,卻有”top 1” 之稱,大概是認為清華還要更好一些吧。如果從學校規模,從政府獲得了的資金支持,人脈資源,社會上的聲譽,以及錄取分數線上看,好像確實應該是如此。再更久遠之時,尤其是八十年代時,中科大和北大清華其實是一個檔次的,至少,錄取分數線是差不多甚至更高一點。但,最好的大學,究竟是哪所? 事實真是如此的嗎?


本文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就是從從培養出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的角度來看,哪所大學才算得上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呢?

首先,要定義好,什麽樣的人才算是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在這裏,頂級科技人才應該是至少獲得過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這些頂級國際科技大獎的人,或者取得的成就和國際聲望不亞於這些獲獎者的人。因為隻考慮科技人才,所以暫不考慮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得主。
其次,這些人必須是國內大學(不含港澳台)培養出來的。如果是一所大學培養出來的,那麽,算1分。如果是幾所大學共同培養出來的,那麽就平均一下。比如,陳省身先生本科南開大學,碩士清華大學,那麽南開大學得0.5分,清華大學也得0.5分,如此類推。

定義好之後,那我們來看一下,誰算得上是國內培養出來的具有世界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

獲得諾貝爾獎的 而且國內培養出來的有:楊振寧 (1957年),李政道(1957年),屠呦呦 (2015年) 三人。

楊振寧
獲得菲爾茲獎而且國內培養出來的:無
獲得圖靈獎而且國內培養出來的:無。

李政道


取得和和這些頂級國際科技獎相當成就且國際聲譽相當的,而且是國內培養出來的人有:
吳健雄,陳省身,錢學森,張益唐四人。

 

屠呦呦

有人會質疑,為什麽是這四人?請看我的分析。
吳健雄先生曾七次被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她利用實驗方法驗證了宇稱不守恒,被譽為世界上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故得入此列;

吳健雄先生


陳省身先生: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是法國科學院、意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陳省身是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曾長期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數學教授。陳省身於1982在伯克利主持創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並擔任研究所的首任所長,該研究所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數學研究中心之一。故得入此列。

陳省身先生


錢學森先生: 中國空氣動力學家和係統科學家,工程控製論創始人之一,前美國空軍上校. 錢學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彈一星」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中美兩國的火箭、飛彈和航太計劃都做出過重大貢獻. 美國國防部海軍次長金貝爾稱為“一人頂五個陸軍師”. 他的聲譽,應該超過了一般的諾貝爾獎得主。

錢學森先生

張益唐先生: 他在2013年在孿生素數猜想這一不亞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數論難題上取得質的突破,引起整個數學界的轟動,震驚了許多數學家。在今年11月,又在“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上取得重大突破,被人譽為“就像是同一個人被閃電擊中兩次”那樣不可思議。若無年齡限製,獲菲爾茲獎當無問題 (菲爾茲獎必須四十歲以下)。 所以,也包括在內。

張益唐

我們再來看看,這七位具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的培養大學。
楊振寧先生於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本科,1944年西南聯合大學碩士。熟悉中國教育史的人都知道,西南聯合大學是抗戰時期由當時的北大,清華,南開在雲南昆明共同組成的大學。所以,在楊振寧先生的培養上,北大得0.33分,清華得三0.33分,南開得0.33分。
李政道先生的情況比較特殊一點。他1943年考人浙江大學,1945年轉入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赴美留學。他在這兩所大學都沒有拿到學位。所以,隻能說培養了0.8吧。兩校平均一下,各得0.4分。因為西南聯合大學是三所大學組成,所以還要再平均一下。最後,浙江大學得0.4分,北京大學0.13分,清華大學0.13分,南開大學0.13分。
屠呦呦: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故北京大學得 1分。
吳健雄先生於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故中央大學得1分。
陳省身先生於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本科,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碩士。故南開大學得0.5分,清華大學亦得0.5分。
錢學森先生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故交通大學得1分。
張益唐先生於1982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1985年北京大學碩士畢業。故北京大學得1分。
然後,我們算一下總得分,排一下序。
北京大學:2.46分。名列第一。
交通大學(今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1分。名列第二。
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1分。並列名列第二。
清華大學:0.96分。名列第四。
南開大學:0.96分。並列名列第四。
浙江大學:0.4分。名列第六。

可以說,上麵這六所大學,是培養頂級科技人才的國內最好的大學了,現在依然可能還是如此。
通過看這個排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所大學是國內最好的大學了。
那就是北京大學,以2.46的總分遙遙領先於其他大學。
其次就是中央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大學;交通大學,即現在的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這三所大學,都單獨培養出來了頂級科技人才。
平常被人們譽為中國最高學府的清華大學,很遺憾,和南開大學一起排名第四。而且
清華大學沒有單獨培養出來一個頂級科技人才。更令人遺憾的是,1949年建國以後,清華大學雖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政府工作人員,但卻再沒有培養出來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了。
南開大學不愧為老牌名校。浙江大學也是一所培養頂級科技人才的名牌大學。
順便說一下,中國科技大學因為成立較晚(1958年),雖然目前為止沒有培養出來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技人才,但該校年輕校友莊小威,尹希,曹原都非常優秀。假以時日,中國科技大學校友中肯定會出現不少頂級科技人才的。
為什麽北京大學能培養出這麽多頂級科技人才,而世人眼中同一檔次的清華大學卻沒有呢?這可能就要從學校的培養方式,學生的氣質上找原因了。
筆者有很多北大清華中科大的同學朋友。從個人的印象來說,北大學生似乎更爛漫些,思想更活躍些,校方管理也相對寬鬆寬容一些。而清華的同學相對似乎更嚴謹求實些,但有時感覺他們有些缺乏想象力和挑戰權威的勇氣。

這,是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呢?

本文隻是個人的一孔之見,歡迎大家討論,思考一下中國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