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敗走喀布爾,隻有一個原因

笨狼 (2021-08-16 10:37:14) 評論 (26)
2009年,美國陸軍中將麥克裏斯特爾(Stanley Allen McChrystal)受命增兵阿富汗,走馬上任【1】。以反阿伊戰、撤軍為競選綱領的奧巴馬做出這樣的決定,實在出人意料,可是對於深諳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利害關係的人來說,這是必然的結果。
 
 
任何一個人,領袖,叛逆者,創業家,專家,演員,士兵,老百姓,都是帝國的卒子,他們在帝國裏爭奪自己的利益,是得益者也是受害者,奧巴馬尤其是帝國忠實的士兵,他的口號是政治成為宣傳工具的一種形式,那麽正直,那麽真誠,那麽近人,那麽勇敢,那麽無畏,那麽超前,可電影裏的演員也同樣正直真誠近人,同樣勇敢無畏超前。同樣在2009年,奧巴馬邀請了幾位曆史學家,讓他們講述曆史的教訓,其中之一維斯(Garry Wills)【2】回憶說,絕大部分都警告奧巴馬阿富汗將會變成第二個越南,趕緊撤出,奧巴馬的對策是不再搭理他們。
 
這不是帝國需要的。
 
奧巴馬隻是個好士兵。奧巴馬的良知,他對未來的憧憬,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信念,民族大團結的動力,可8年執政,美國麵臨的卻是一個更加分裂的國家,最關鍵的,是不能看他說了什麽,而是得看他做了什麽,這段期間美國的對外和國內政策絕大部分是在維護現有的利益,為了維護美國的霸主地位和美國資本對國內國外市場的壟斷【3】,而不是其他國家或美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後人替奧巴馬辯護,說他是被整個軍方和國安界連逼帶騙加哄,接受了不能放棄阿富汗的指導思維,撤就是對美國威望的損害,堅持就是勝利,再堅持一點點,一點點就行。那次增兵人數高達10萬,也確實有實效,擊退了塔利班,本拉登也在2011年被擊斃。奧巴馬在2011年撤回1萬人【4】,隨後2014年下令準備徹底撤軍【5】,也算盡了力實現撤軍的許諾,但奧巴馬離任時美軍還有8千人【6】,全麵撤軍的願望也沒有實現。
 
奧巴馬任內美軍在阿富汗人數
 
美軍是怎麽運作的?麥克裏斯特爾的致勝策略是下麵這份PPT(PowerPoint):
 
 
這份戰略計劃遠遠超過作戰、防守、情報和後勤補給,它無所不包,從軍事行動計劃到政府管理,從控製(美國盟國)國內民意到做好當地宣傳,從軍事到經濟,從巡邏到建學校,從直接送美元到操縱輿論信息收買人心,對塔利班從軍事打擊到收買(美軍的運輸暢通就是直接用美元交換的結果)到適當合作(鴉片生產)。最引人注意的,是這份文件的作者,不是美軍,而是一個谘詢公司。
 
美國的軍事行動,絕對是美國軍工產業的行動,從軍隊到承包商,從政府官員到智庫精英,從軍工企業到谘詢公司,這份計劃徹徹底底是一份打造一個國家的宏圖,如果這個計劃一開始看上去就是要泡湯的那種,那麽整個軍方,所有參與的政客即使撒謊也要撒下去,這點,正是兩年前《華郵》通過“阿富汗文件”所發現的【8,9】。奧巴馬並沒有被欺騙,當他知道帝國的目的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就繼續下去。據說麥克裏斯特爾和其他美國將軍痛恨這種藍圖,但美國還是一直延用到今天,美國軍工產業這個國家機器的力量,比任何一個分支都強大,比任何人都強大,軍事行動被工業化現代化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製定這些計劃的,都是國家的精英。
 
占據總統府的塔利班
 
阿富汗政府為什麽形如沒有一樣,在塔利班麵前樹倒猢猻散?美國和絕大部分西方利益集團都將之歸咎為阿富汗政府的腐敗,但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麽自由世界的領袖會心甘情願跟一個腐敗的集團睡了20年?
 
1988年,美國政府把自己在1950年-1979年對阿富汗的經濟援助做了一個內部評估,看看有什麽教訓【11】,這份評估早已被遺忘,2014年在外部人員清點的時候才重新發現,與當時美國在阿富汗的情形極其相似。
 
這份分析有幾句話特變深刻:
 
我們美國對世界社會和經濟發展有一套方案,極其科學,充滿各種技術,我們對這套方案太過自信,也對美國價值和美國經驗的適應性和普遍性太過自信,有了這種過度自信,推廣起來時我們根本不管當地的特殊情況。
 
我們隊伍裏說當地話的人沒幾個,不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也不了解他們的文化、經濟狀況,沒法跟當地人直接接觸。
 
阿富汗的精英和我們一拍即合,他們覺得美國萬能,想也不想全套照搬,不在乎當地群眾實際情況。很多阿富汗官員對當地實際情況並不了解,除了部落太多,太複雜,他們也不屑,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需要了解下層的具體情況。
 
即使今天讀起來,你也會覺得如果美國真的把自己的教訓學到了記住了,2021年美國大逃亡的惡心事就不會發生。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執政者做決定的依據,並不是建立在整個體製的知識和智慧之上的【12】,這些依據,往往是為了支持自己決定所臨時收集起來的證據,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找到的理由,即使有理智慎重的態度,也會被自己的自信和利益淹沒。美國對自己的價值,經驗和方案的適應性和普遍性過度自信,可那不是盲目,而是美國優越性,這種自信,是美國拿著普世價值到處打壓的基礎。“建造國家”(nation building)之所以是美國統治者改造世界的藍圖,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價值觀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自信,問問美國人,他們誰不是說美國被賦予曆史的使命,不得已肩負起拯救人類的重任,所以美國或以文或以武的方式介入世界事務,都是站在曆史進步的一麵,順應天命(參見:劉曉波渴望的“三百年殖民”)。阿伊戰爭之時,美國上上下下,從領袖到群眾,從公知到草民,無不站出來支持這兩場戰爭,“絕對正義,絕對值得”,議會授權,眾議院隻有一票反對,420-1,人大的水平【13】。
 
反過來,一個國家機器並不需要這些知識,這些智慧,沒有它們照樣運行。你說美國在阿富汗浪費了2萬億,這說錯了,你得問這2萬億到哪兒去了?那些軍隊,承包商,政府官員,智庫精英,軍工企業,谘詢公司,難道他們都是義務愛國嗎?美國在阿富汗被人追著逃,有些人確實丟了臉,國家也確實丟了臉,可是國家機器並不知道什麽是臉。國家機器也在學習、接受教訓,但這些教訓不是不去尋求沒必要的冒險,而是在下一次冒險中如何取得更大的勝利。
 
911引發的反恐戰爭,真的是回應一個恐怖主義崛起的時代嗎?曆史學家沃海(Stephen Wertheim)最近回顧了911的曆史地位【14】,美國的反恐戰爭,並不是911開始的,而是起於1991年的第一次伊拉克戰爭,反恐戰爭也可以視為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之後維護自己獨霸地位,從自由霸權向軍事霸權轉變的具體計劃,這一計劃,正是美國精英權貴利用911,打起自由大旗把美國全國拖下水的計劃,雖然這些精英權貴並不想在伊拉克阿富汗出醜,但出不出醜是次要的。不論美國是勝是敗,美國能把你們任何一個國家炸回舊石器時代,那才是真正的給全世界的教訓。
 
通過對國家機器的操縱,美國精英權貴事實上掌握了什麽是國家利益的話語權,美國新主戰派心裏最大石頭是台灣,這次阿富汗慘敗,引起很多閑話,美國靠不住,但主戰派一口咬住說非也,美國在核心利益前絕不含糊。的確,在一戰二戰這個事關全世界的大事前美國沒含糊,而且成了世界領袖,但除此之外其他可都含糊過,最關鍵的,是看看美國這次撤退具體措施的動機,這次撤退,完全是出於拜登對國內政治的計算,美國國內的爭論,不是阿富汗老百姓的死活,而是黨派之間的利益。
 
不是說美國沒有核心利益,而是她的核心利益不是台灣你的核心利益。
 
沃海不久前寫了一本書,《明日世界》【15】,這本書的主題是追蹤了美國國家機器掛在嘴上的“被曆史賦予對全人類負責的不可推卸的神聖使命感”的來源,他發現不是美國人所說的美國“迫不得已地被曆史推到了台前”,而是美國少數精英權貴在二戰尚未結束時給美國打造的獨霸世界的藍圖,那就是通過軍事霸權把全世界攬在自己的懷抱裏,美國是有經濟文化製度的優越性,很多場合其經濟文化實力對全世界有壓倒性的魅力,但軍事霸權是這一計劃裏最關鍵,核心的組成部分,在上文【13】裏,他將之稱為“有了勢力,就必須為之尋找目的”(Power in search of purpose),二戰後,美國的產值和工業生產都幾乎是全世界的一半,絕對是壓倒性的地位,對於身懷絕技的天下第一高手,不能施展一番,豈不辜負了老天的期望?美國的這種霸主欲望,順應了早期總統昆西·亞當斯的那句話,“有人有一種到處找怪物露一手的欲望”(in search of monsters to destroy),如果沒有敵人,製造一個也要讓它存在。
殘酷是目的之一
 
中國的自由派時時歡呼美國體製的優越性,政體、法製的透明和公平,比起中國,美國是優越了一個數量級,但在實質上,美國好中國也好,它們都是國家,它們的利益很相似,國家機器的邏輯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對國家利益來說,對與錯,問責都問得離題,都問得不靠譜,國家利益需要的,才是核心【16,17】。
狗也是美國利益,高於阿富汗人民的性命
 
美國敗走喀布爾,在曆史長河裏將是微不足道的一個插曲,美國對霸權無止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潛台詞。
 
【資料】
【1】Afghanistan War - The Obama surge | Britannica
【2】Obama's Legacy: Afghanistan | by Garry Wills |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nybooks.com)
【3】醫保是對現有勢力的挑戰。
【4】Obama Will Speed Pullout From War in Afghanistan - The New York Times
【5】Obama orders Pentagon to prepare for complete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 - The Washington Post
【6】CHART: How The U.S. Troop Levels In Afghanistan Have Changed Under Obama : NPR
【7】Enemy Lurks in Briefings on Afghan War: PowerPoint - The New York Times
【8】U.S. officials misled the public about the war in Afghanistan, confidential documents reveal - Washington Post
【9】The Afghanistan Papers: Documents reveal U.S. officials knew the war had become unwinnable - Washington Post
【10】Top Army leaders may kill ‘Death by Powerpoint’
【11】Will We Ever Learn? An evaluation of US aid in Afghanistan - Afghanistan Analysts Network - English (afghan-analysts.org)
【12】像美國這麽打得國家,國家機器這麽龐大,每年上億份文件,怎麽可能有什麽“知識和智慧”?有,都被埋在地底下了,怎能找得到?
【13】Let's revisit Barbara Lee's lonely vote against the Afghanistan invasion (mic.com)
【14】The legacy of 9/11 - Prospect Magazine
【15】Tomorrow, the World — Stephen Wertheim, 2020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Opinion | Those who ran the Afghanistan war lied. They must be held to account. - The Washington Post
【17】Afghan security forces’ wholesale collapse was years in the making - The Washingto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