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關於薑文華事件的思考
關於薑文華事件的思考
2021-06-08 09:12:43
首先,這是一個悲劇,一個人被殺,而殺人者必將收到懲罰。殺人事件經常發生,這次殺人事件不同尋常之處在於殺人者是一位有著很好教育和留學背景的科研人員,這樣的人殺人極為罕見,所以成為爆炸性新聞。
在這裏,我不想評論殺人者和被殺者的好壞。我想首要的問題,是把事情真相查清楚。從薑文華跪在地上的那一小段視頻來看,至少是薑文華自己覺得王永珍一直在陷害他,所以他要報仇。以前浙大的塗序新在沉默中滅亡,而今複旦的薑文華在沉默中爆發。
我想主管部門一定是會把事情真相查清楚的,但是他們未必會公布真相。其實,長期來看,公布真相,有利於做相關工作的人(科研人員以及管理者)盡早發現自身的問題,主動采取措施自我調整,以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我想,殺人者和被殺者一定都有自己的問題。被殺者有沒有真的長期陷害殺人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被殺者對殺人者一定沒有做到“和藹可親”(複旦數學科學學院的訃告中對王永珍的評價),否則薑文華對王永珍哪來的天大的仇恨?
另外一個看法就是,做理論研究要非常慎重。薑文華的研究屬於數理統計方向,是非常理論的,難度大,出文章慢。而一旦被學校淘汰,短時間內真的是不容易找出路。雖然說可以轉應用統計搞搞大數據分析,但是這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成功轉型的,盡管他的數學和理論統計的背景十分強大。所以,對於在(美國)統計係讀博的人,我想還是不要輕易選擇數理統計為宜。薑文華的導師好像水平很高人也很好,薑文華自己也可以說天資聰穎而且比較努力,但最終也還是麵臨被學校淘汰的局麵。還是做偏應用的研究更加保險一點,至少學校留不下來,還可以去公司,掙錢更多。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3 14:19:00
盧剛的遺書(不知真假)的最後一句話是:“願上帝保佑所有誠實、勤勞、真摯和善良的人吧!”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盧剛似乎認為自己是誠實、勤勞、真摯和善良的人。但是他殺人後,似乎很多媒體都把他描述成自私自利惡魔般的人物。盧剛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人,這似乎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被盧剛殺害的人,在公眾看來,也沒有大奸大惡之人,可能都是好人。所以,就出現了好人殺好人的現象。為什麽會這樣呢?我想,人都是有多麵性的。被盧剛殺害的人可能對盧剛不好(陷害),所以在盧剛看來他們就是惡人,於是他就要“化非為是”,替天行道,並且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我想,薑文華事件可能在這點上是類似的。王永珍對很多人來說是和藹可親的,但是對薑文華就是不好(長期陷害),也是薑文華就覺得王永珍是個惡魔,要“化非為是”,報仇雪恨。所以,做人重要的還是要有底線,不能對某個人特別差,特別不公正,否則就有可能會遭受到來自這個人的報複。雖然遭受報複的可能性不高(絕大部分人都是忍忍也就過去了),但是一旦遭受報複,往往後果都十分嚴重。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3 13:35:24
我目前覺得薑文華和盧剛有點類似,都是認為自己遭受強權的迫害而奮起反抗,不惜同歸於盡。當然,盧剛似乎比薑文華外向,他在複仇之前向校方做過多次申訴。我不知道薑文華的情況如何,是否向校方有過申訴。很有可能沒有,因為在中國你向學校告自己學院的黨委書記陷害自己基本上是沒有好果子吃的。當然,薑文華複仇的程度也是遠不如盧剛的,盧剛複仇的是多人。而薑文華隻殺害其最仇恨之人。盧剛似乎有遺書,隻是不知道網上可以看到的是否是真的。好像警方沒有公布過盧剛的遺書。而薑文華現在還活著,希望薑文華有為自我辯解的機會,並且其辯解能夠公布於天下,讓我們知道薑文華到底經曆了什麽樣的心路曆程,以便讓引進的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做出適當的自我調整,教育主管部門也能夠不斷改善他們引進和管理人才的製度和方法,防止類似惡性事件再次發生。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14:18:45
我看了一些國內的評論性的文章,已經把薑文華描述成一個失敗而毫無人性高智商卻缺乏道德之人,同時把王永珍描述為黨的好書記為人民服務不惜白頭。看來有一股力量是要致薑文華於死地的。這些文章為了抹黑薑文華,不惜造謠,比如說他拋棄在美國的妻子,和博士導師關係惡劣,對學生十分看不起態度惡劣等等。所以,我希望此案能夠公開審理,薑文華能夠自己聘請律師為自己辯護,這樣他才更有可能獲得一線生機。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11:42:26
想到一個比喻。中國就像一個大家庭,主人建立了一支管家隊伍,並且請了一批教書先生替主人教育下一代。有一些管家替主人管理這些教書先生。一直以來,這些管家把教書先生管理的不錯。主人滿意。但是有一天一位教書先生突然殺了一個管家。一查,發現這個管家總的來說還是個好管家,但是這位教書先生也是一位高質量的好先生,好不容易從外地引進的。隻是這個管家長期陷害這位教書先生,使得這位教書先生失去教書的資質,隻能去掃地。這位教書先生忍無可忍才殺了這位管家。這時主人該怎麽處置這位教書先生?管家,主人所欲也;教書先生,主人所欲也。但現在兩者起了衝突,怎麽辦?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11:05:36
回複 '三顆牙' 的評論 :
薑文華殺的王永珍身份特殊,而是黨委書記。而且這位黨委書記總的來說似乎比較優秀,並不是純粹的惡人。好像有許多複旦數院的人都認為王是一位好書記。所以,有可能王永珍隻是對包括薑文華在內的少數人長期陷害惡劣對待。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中央為了維護書記的權威,是一定會判薑文華死刑的。但薑文華身份也比較特殊,是真正愛國的高質量海歸博士,而且的確受到王永珍的長期陷害(這點有待查證,隻是根據薑文華自己所言),實在是讓忍無可忍,才痛下殺手。如果判其死刑,一定會嚴重影響今後海歸博士的質量。所以中央在這起案件中處於兩難的境地。你說的輿論,的確也是他們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國內刪帖的行動幾天前就已經開始了,所刪的大部分是同情薑文華的帖子。所以現在看來,判薑文華死刑也還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三顆牙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09:48:09
先不說海外的華人怎麽看吧,看看國內的輿情,薑文華被判死刑是很困難的。中國本質上不是法治國家,刑事案的重要判決,都有嚴重的民意考量在裏麵。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07:55:54
回複 'cip' 的評論 :
謝謝你提的問題,我的回答是解聘不合格的人是應當的。但你的問題不是我所考慮的主要問題。
但是我所思考的主要問題是薑文華是否該殺人償命。按照薑文華自己所言,王永珍一直以來都在陷害他,惡劣的對待他。他好像一直在忍讓,直到忍無可忍,一刀封喉。所以,我希望檢查部門能夠查出真相,並且公布於天下。我也希望此案能夠公開審判,讓薑文華可以雇傭自己的律師為自己辯護。僅此而已。Tenure Track製學的是美國,出了這麽嚴重的事件之後,在處理上是否也應該學習一下美國的法律體係呢,讓被告人有足夠的權力為自己辯護?
cip 發表評論於
2021-06-11 01:35:04
如果站在一個複旦大學管理者的角度來說,解聘不合格的人難道不是應當的麽?
大家都在批評中國大學裏的教授水平低,怎麽現在又要把一個水平不夠的人塞到複旦大學?
這是什麽標準?難道就因為他內向性格有問題,因為他海龜?
海攀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21:10:45
複旦海歸殘殺領導案的分析和說明
本人在國內高校混跡多年,對國內大學裏的狀況極有心得體會。詳情不多說,可參見本人的小說《殘花》(劃重點:做廣告,傍熱點)。
一、海歸薑博士應該不是在書記向他宣布解聘決定時當場手刃領導
分析:
1. 由主管黨務的書記向教師本人直接宣布不續聘,明顯不合程序。應該是主管行政的院長或主管人事的處長宣布。薑博士也應該不是黨員。
2. 學院的黨委書記職位遠高於係黨總支書記,他有可能屈尊親自通知一個臨時工滾蛋嗎?不合規矩。
3. 能當上書記的都是人精。薑博士這樣的書呆子也不可能隱藏很深。王書記怎麽可能不知道薑博士恨他?怎麽會單獨一個人冒險去通知這個懷恨者最壞的消息?
4. 網傳薑博士把王書記割喉殺害。這個也極不容易。持刀殺人通常是捅受害人的胸腹。受害人的雙手本能地就會護住自己的脖子和臉。從照片上看,王書記比未老先衰的薑博士更加粗壯有力,怎麽會讓薑割到他的脖子?
猜測:
應該是其他人之前已經通知薑博士他被解聘。薑認為是王害他,持刀衝進王的辦公室。王疏於防備,被薑一擊得手。
二、美國高校的Tenure製度和中國高校的“非升即走”
說明:
1. 美國最好的大學如常春藤名校會招二、三個助理教授爭一個終身教職(Tenure)。而一般高校則一個蘿卜一個坑,隻招一個助理教授,看他是否有能力拿到終身教職。被名校淘汰下來的教授,還可以去一般大學繼續爭取終身教職,大家也都能理解,每個人都有出路。美國高校不會招一幫人來搞“內卷”,讓他們拚個你死我活,自己從中得利。
2. 中國的高校是隻有一個坑,卻招十個人來爭,這樣每個人都能給我出論文,幫高校把名氣和排名提上去。最後九個人會被踢出去,是死是活它就不管了。留下的那一個人不一定是最好的,卻一定是領導最喜歡的。這種隻有割韭菜式的殘忍算計,卻沒有絲毫尊重他人的概念,不利於人才的培養,科技的進步,而且遲早會出事。據說薑博士2019、2020年都發表了很不錯的論文,為什麽要把他趕盡殺絕?殺害王書記的,到底是薑博士?還是這個“非升即走”的製度?
三、薑博士為什麽回國?因為他愛國,因為他愛數學
說明:
Rutgers大學離紐約隻有半個小時的車程。而紐約是華爾街的核心。薑在Rutgers學習五年,不可能不知道有大量Rutgers出來的學生在華爾街吃香的喝辣的。以他的水平,去紐約做Quant真的跟玩似的。有人說他是做理論的,不好搞應用。其實從理論轉應用等於降維打擊,就像跳芭蕾舞的去跳街舞,人家一伸手一踢足,你就得跪下。他可能就是太高傲,也太醉心於學術,想搞研究,想當教授,想做出成績來。他不去華爾街,卻決然回國。你說他這不是愛國,誰是愛國?一個數百萬之人中才能出現的一個天才,最後的結局居然是這樣,真使人仰天長歎!
四、中國會怎麽判他的刑?判他死緩,中國還有希望。判他死刑,中國就完了。
說明:
如今的世界形勢是,美國率領幾十個小兄弟和同盟國想方設法孤立中國。政治上中國盟友了了,經濟上出走的企業越來越多。前一段時間官民一起群毆“最美逆行者”特斯拉,嚇得外企想來的不敢來,想走的快點走。如果這次再把海歸博士槍斃掉,留學生再也不敢回國,等於中國自絕於世界。中國要進步,就不能閉關鎖國。給薑博士留一條性命,等於留下一條海外人才歸國的通道。顏寧被趕跑了,饒毅當不上院士,海外人才心已經很冷了。國內培養的人才是一個什麽狀況,中國政府真的一點不清楚嗎?沒有海外人才的支持,中國科技發展有多大希望?如果再槍斃薑文華,有點本事的誰還會回國?當然如果留下薑博士,黨務係統的壓力會很大。我覺得可以給王書記評一個英雄,多發點撫恤金。這事不好深究,不管他本人究竟有沒有錯,是真的和藹可親,還是整人為樂,人都死了,就不要計較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這事糊弄過去算了。大局為重吧!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14:50:48
在網上還看到如下的說法:“院係知道他可能考核不通過,所以打算給他安排一個行政職務,因為考慮到他快四十歲了再去找工作不容易,而積極為他爭取行政職務的就是這位被害的王老師。”我覺得也有必要評論一下。我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是謠言,下麵的評論假設確有此事。
假設薑文華的學術水平不達標,院係願意給他安排一個職務,那麽什麽樣的職務適合他呢?而院係的決定竟然是給他安排一個行政職務!這完全是一個糊塗透頂的決定。不知道怎樣的糊塗蟲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要知道,一方麵,薑文華在2020年還在很不錯的統計雜誌上發表獨立作者的文章啊,他還是有很不錯的研究實力的(我認為他可能不一定夠格當複旦的統計教授,但是副教授還是夠格的)。另一方麵,他那麽老實木訥,不善於和人打交道。決定讓這樣的人去做行政工作,那不是開他的玩笑嗎?這完全是一個外行才能做出的決定,是一個浪費人才的愚蠢決定。院係真的願意幫助他,很簡單,像我之前留言所說,可以去除他的研究員資格,降一級或者兩級,工資減半或者更多,允許他繼續留在複旦,視情況安排他的教課任務。也就是說,可以給他一個低薪低待遇的工作(但不能太過分),讓他有一個相對較長的調整時間。我想,薑文華應該會接受這樣的一個工作的。之後,他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開始向數據分析轉型,這個轉型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之後應該大概率在大公司中找到很不錯的數據分析的工作。另一種就是繼續坐冷板凳研究理論。雖然說他做出像張益唐一樣石破天驚的工作不太可能,但是再發表一篇Annals of Statistics,可能性還是不小的。那時,再找其他高校,或者在本校當教授,都是可以的。這樣的處理方式,我也隻是隨便想一想就想到了,我覺得比院係為他謀劃的工作好很多很多。是我比院係的人聰明嗎?顯然不是。我覺得他們就是在開玩笑,根本沒有用心。其實不用心也可以,直接解聘就完了。但是不用心卻要裝作用心,這種虛情假意真是讓我覺得不舒服。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11:30:59
我可看了《薑文華(複旦凶手)教學事故始末》(自行google標題),是當年薑文華教學事故中當事學生寫的情況。我的感覺是,這位同學敘述的可能是真實發生過的情況,應該不是編造的,但是可能隱瞞了一些前因後果。我學過一些數學和統計,可以理解學生問的問題。應該說,這位學生問的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性問題,關於極限次序在什麽情況下可以交換。如果沒有任何其他原因,僅僅因為學生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薑文華就發怒,在我看來就隻有一種可能,薑文華的確有精神病。對於做統計理論的人而言,老實說巴不得學生問這樣的問題,因為對於這樣的問題的回答涉及到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體係(勒貝格積分的理論體係),而做統計理論的人一定是非常願意講述這也的理論的,這裏有所謂的理論之美。根據薑文華的水平(從他發的文章來看),他對於這類問題的回答應該是了如指掌的。再根據他師兄對他的描述,他還是熱衷於傳授知識的。那麽,他為什麽會對這位學生展示除了如此惡劣的態度?難道他真的有精神病?但從他被捕後的視頻來看,他好像非常清醒,似乎沒有精神問題。剩下的一種可能性就是另有隱情。我之前看過《圍城》這部小說,其中有一個情節就是幾個學生受人指使故意去方鴻漸的課堂上搗亂以達到攆走方鴻漸的目的。薑文華教學事故中當事學生有沒有可能也是這樣的學生呢?我看這個情況不能排除。否則,這個教學事故在我看來有點離奇。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11:04:33
下麵這篇博文也值得一看。
教授刃老板:不給別人留活路,就是逼自己上絕路(自行google這個標題)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9:22:47
薑文華殺的是書記,按照古代帝王的統治術,薑文華必死無疑,而且會死的很慘,因為帝王一定要維護自己的統治權威。但是時代畢竟有所不同,不僅要要考慮國內的影響,也要考慮國際的影響。書記雖然是自己隊伍的人,但是如果這個書記真的徇私舞弊陷害薑文華,中央還是可以重判薑文華但是饒他一命的。這樣,一方麵可以繼續吸引海歸人才,另一方麵也可以向自己的書記隊伍表明,你們要為中央服務,但絕不能徇私舞弊。書記們徇私舞弊對中央而言其實也是一種危害,長遠來看會嚴重損害中央的統治基礎。這次事件真的很考驗中央的智慧。這次事件的結果會折射出中央的本質。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9:07:50
這個徐曉東的評論也有點意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3ol6zFxM7s
他從江湖義氣的角度評價的。評價標準很簡單:冤有頭,債有主,沒有亂殺無辜,是個爺們!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6:50:43
回複 '方玉' 的評論 : 這個視頻雖然很短,但傳遞出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讓我們窺到一點真相。視頻真是一個好東西,對於有理的一方而言。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6:46:50
我轉載了薑文華師兄寫的《我所認識的薑文華》,大家也可以看看以便對薑文華有一個更加全麵的了解。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6:42:24
回複 'allthingsgo' 的評論 :
"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 I think this statement is false.
方玉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4:32:08
謝謝提示YouTube上有薑文華被抓的視頻,去看了,也感謝貼出視頻的人
allthingsgo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1:28:32
"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 So if State did not give death penalty for this case, would it encourage more folks to take another life into their own hands?
allthingsgo 發表評論於
2021-06-10 01:28:31
"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 So if State did not give death penalty for this case, would it encourage more folks to take another life into their own hands?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20:59:06
我剛才又重看了一下薑文華跪在地上的視頻(Youtube裏麵有),有一些感觸。首先,我覺得他的脾氣還是不錯的,麵對警察有點凶狠的問話,沒有發怒,也沒有拒絕,而是有問必答,並且回答地清清楚楚。可見他還是一個講理的人。他知道自己犯罪了,警察審問他也是職責所在,就算警察語氣不是那麽好(我想這個警察平常麵對的可能多是地痞流氓,所以語氣會有點凶狠),也還是盡量配合。由此我想到,薑文華對王永珍的恨並不是解聘本身。假如薑文華真的不達標,和他好好講,他應該是會接受解聘的結果的。而他的恨在於他認為王永珍一直以來都在陷害他,正是這種陷害導致他被解聘。他也在視頻中講了這一點。那位警察問話還是要有水平的,問的都是重點。所以此案的重點,就在於王永珍是否一直以來都在陷害薑文華。如果沒有,那麽薑文華就真的是有點神經病,疑神疑鬼了,改進精神病院治療。如果有,那麽薑文華就是在複仇,罪大但不應被判死刑。我們其實應該感謝放出這個視頻的人,讓我們多少看到一點一手的資料。
另外我今天也看到有人說薑文華被辭沒有必要殺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樣的話。甚至舉例說自己在美國被辭好多次,每次被辭之後找到的新工作都更好。我想這就是不能替別人設身處地地著想了。薑文華所作的是理論性很強的研究工作,年紀不小,並且在中國,他被複旦辭退之後,很難找到適合他工作的地方。好的學校是不太可能進去的,差的學校更是是非窩,進去後肯定虎落平陽被犬欺。就算他想到美國做博士後,也不一定有人願意接收他。所以,他很可能會失業一段時間。想到這,我們是否會覺得有點可怕呢。張益唐當年麵臨過類似的處境,不過張益唐是在美國,麵子問題少,所以處境相對來說還好一點。我想,薑文華正是因此而陷入絕望,於是幹脆來了個玉石俱焚,至少解了一口惡氣。薑文華如果能夠像張益唐一樣忍耐,其實也基本上不可能象張益唐一樣王者歸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經過幾年的轉型,去做個數據分析的工作。而那時,王永珍能力強的話,恐怕都做到複旦大學的黨委書記了,而且會覺得弄走薑文華完全正確,你看,薑文華不是隻能幹幹數據分析的活嘛。就算萬一天有不測風雲薑文華成了張益唐第二,我相信王永珍是有能力做到和薑文華一笑泯恩仇的。想到這,我覺得我是可以理解薑文華這次殺人事件的。我聲明我不讚成他殺人,我隻是說我有點理解他殺人的動機。當然,這純屬我個人的猜測。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14:00:25
轉一個可能是與王永珍關係不錯的人寫的關於王永珍的印象。
“永珍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是一個溫和的人;一個雖然是學院主心骨但從來沒有一句惡語的人;是一個對你工作不滿意,隻會搖搖頭但不會指責的人;是一個一心撲在學院建設上的人;是時刻想著學院發展,事事操心的人;是一個有能力,但把能力用在學院上的人;是一個溫和中又堅持原則的人。
與老師不同,老師可以把門一關,專心學問就好,他隻能去麵對一個個困難的事,從新生到老生,從本科到博士,從青年教師晉升到退休教師關懷,從學科建設到學院發展規劃,從黨組織的加強到人才梯隊培養。事事操心,早白了華發。”
我想人是多側麵的。從上麵的描述,我們可以對王永珍有更全麵的認識。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9:23:32
肯定有一些人知道內部真相,希望他們中有良知的人可以通過聰明的方法透露出來,這樣或許可以救薑文華一命。當然,這是假定了內部真相對薑文華有利,也就是王永珍真的長期故意打壓薑文華。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9:14:20
文學城博主京都靜源在其博文《非升即走並沒錯,錯的是書記的一票否決製》中說:
“根據我的一點內部消息:是薑文華先得罪了蘇州大學的某領導,而那個領導又是王永珍的同學和好友。於是,薑文華高升複旦大學的效應,深深惹惱了蘇州大學老領導。於是,王永珍看他不順眼,隻是替老同學和好友打壓高升到複旦大學的薑文華。
打壓的理由就是:政審不合格!這是王文珍作為一把手手中握有的一票否決權!”
假如這不是謠言,那麽王永珍的確就有徇私舞弊弄權之罪,雖然罪不至死,但是薑文華的複仇就具有一定的正當性,最起碼薑文華不能被判死刑。當然,上麵的說法也可能隻是一種謠言。其實隻要真相大白於天下,絕大多數人都能做出正確的是非判斷。但難就難在真相很難大白於天下。
Froginwell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7:54:52
回複 '老天真' 的評論 :
在國內不是整人,就是被人整,沒有例外。你是太天真了。
大河邊的人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7:48:25
人家要的是在短期可以出產品的論文生產人員,所以應聘時千萬要清楚,不要釀成悲劇,那邊的市場大多數都是這樣,做大理論的人員不合適。
茂盛的蔥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4:52:56
黨委書記為黨的事業死,光榮,死得其所,罪有應得。
枕寒流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04:49:31
兔子被逼急了還咬人呢。從常識大家都知道黨委書記是多牛的級別。更何況名校複旦的書記了。如果王永珍書記是和藹可親,禮賢下士之人,薑博士犯得著發狂搞得玉石俱焚?薑博士為各高校書記敲響警鍾,也為其他可憐的海歸青年研究員爭取了關注。
我不奢望這個不幸事件的真相能被官方公之於眾。這要能公開,新冠和武毒所的真相也早公開了。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20:53:11
昨天我看了知乎上關於薑文華事件的一個條目,但剛才想再去看看,發現該條目已經被刪除了。可見該條目中的輿論已經不符合某些權力部門的利益了。薑文華事件的的確確給中央出了一個難題。嚴懲薑文華的話,以後海歸不好招,影響中國的長遠發展。從寬處理,對自己的書記隊伍也不好交待,隊伍恐怕很快就會變得難帶。希望中央再英明偉大正確一回,不要判薑文華死刑吧。為什麽這麽希望呢?因為我也是留學出國的,也有一點屁股決定腦袋。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9:59:54
我想任何一種主流的宗教,一個基本的目的就是讓殘酷的世界少一點殘酷。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9:57:16
回複 '朱頭山' 的評論 :
“世界是殘酷的”,這句話如果是陳述客觀事實,我是沒有異議的,就像古人言天地不仁一樣。但是,如果認為世界是殘酷的,進而把它當成可以輕易裁人的理由,那就會有嚴重的後果。被裁的人,那可是要切切實實地體驗世界的殘酷的呀。有些人被殘酷的世界消滅,但也有些人就會在殘酷的世界中爆發,比如薑文華。你告訴別人世界是殘酷的而輕易去打擊別人,可能有的人轉過頭就告訴你世界是殘酷的來殺你,和你同歸於盡。世界因此會變得越來越殘酷。所以,雖然我們意識到世界是殘酷的,但那是沒辦法。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還是應該盡量去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讓世界少一點殘酷。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9:23:24
被裁就殺人是隨便怎麽都說不過去的,不管被殺的是黨的書記還是非黨教授。世界是殘酷的,被裁的事和戰爭中要死人一樣,是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現實。學會冷靜麵對逆境,是個做人的基本功,我覺得信教,特別是基督教,能對處理逆境有點好處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7:50:32
非升即走這種製度尤其好處,但也有其壞處。對於做理論的青年研究員,在三年或者六年之後,如果不能升級,似乎不應該簡單地掃地出門,而是應該提供一條轉崗途徑,讓他們可以繼續留在學校,但是待遇可以降低,和普通編製的副教授,甚至是講師同等待遇,以便讓他們有一個更長的緩衝和調整的時間。比如薑文華,如果三年考核不過,去除他的青年研究員資格,但是允許他繼續在複旦工作,降低工資待遇,比如降低到原來的一半。我想如果有這樣的轉崗途徑,薑文華就不會走極端。而且他會很快地調整自己,很可能會開始提高做應用統計和數據分析的能力,一兩年以後就會在很好的公司裏麵找到統計分析相關的工作。當然,他如果耐得住清貧和寂寞,願意繼續做理論,也可以,反正給他的工資也不高,學校也不會怎麽虧本。萬一十年二十年後,他靈感突現取得了理論上的重要進展,像張益唐一樣,學校就賺大了。要知道,理論上的重要進展那可是真理性的東西,無價之寶。一個大學,養著一些這樣耐得住清貧和寂寞,願意做理論的,為什麽不可以呢?當然,那種賴在學校,不做研究的人,是要勸退的。但是薑文華在2019和2020也都有獨立作者文章發表,可見他並不是不做研究的人。對於這種做理論的人,不達標,就一腳踢開,是不應該的,是不和藹可親的。長此以往,做理論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比如我正文裏麵就勸人不要輕易做統計理論研究,那也是無奈之舉。做理論的人越來越少,對於科學的進步是有害的,對於國家的長遠利益也是有害的。
方川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6:02:37
學術界文人相輕是普遍的,不管在哪個國家。有不少人在占據可以決定他人年度考核、tenure/promotion結果的位置時很mean。
比如有個華人朋友說她在申請tenure時有個外校的評審是華人,他簡單粗暴地否定了她的學術成果,說她的“成果量多不意味著質量高”。根本就沒有具體評價人家哪篇文章或出版的書寫得不好。幸虧因為他的評審意見的文風太次和不專業,他想得到的demage沒有實現,我朋友順利獲得tenure。什麽樣的人會去有意為難一個陌生人呢?據說這個人對老外都很客氣。
有些學校評審委員會的人也把tenure/promotion的標準彈性化,讓一些好學者感到傷心。動刀動槍是極端行為,但是那些被傷了心的人也是懷有仇恨的。所以做人要有原則,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千萬不能刻意去傷害他人。
隻看不回貼1208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5:42:34
如果中國的學術委員會是公正的,屠呦呦早評上院士啦
百萬莊大俠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3:46:14
高度認同“老天真“的觀點,補充一點:目前鹽堿地大環境是排外(包括華裔外國人)所以說大環境也不適合“海歸“,另外就是“黨委書記“基本上就沒有好人,這一判斷的準確性也如博主所言-是百分之99,99的概率。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0:38:00
博主如何如此判斷,根據是什麽?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評論,看似”公平“,其實善惡不分,是非不分、、、、、薑博士能不能續聘能不能轉正,是主管部門和學術委員會的集體決定。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換另外一個人宣布,也可能是同樣的替死鬼。就這麽簡單吧。
世事滄桑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3:32:06
過去美國類似的事情也常發生, 總結出一套裁員/終止聘用的辦法;通常是星期五下午下班後通過電話通知本人, 讓其有二天的冷靜期, 星期一由單位聘請的第三方專業裁員顧問約見被裁員者聽取本人意見, 辦理離職手續. 雖說大多數時候是走過場. 但也確實在很多時候避免了這類事件的發生.
--
這個不是大學吧。如果大學裏讓你第二天辦理離職手續,把學生扔下不管,學生找誰上課。這人出於報複心理,還巴不得馬上走人,學生沒人管。
選民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2:18:45
由書記當麵對其宣布不續聘的做法, 確實不妥.
過去美國類似的事情也常發生, 總結出一套裁員/終止聘用的辦法;通常是星期五下午下班後通過電話通知本人, 讓其有二天的冷靜期, 星期一由單位聘請的第三方專業裁員顧問約見被裁員者聽取本人意見, 辦理離職手續. 雖說大多數時候是走過場. 但也確實在很多時候避免了這類事件的發生.
三河匹夫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2:14:08
WXC 城頭文:複旦大學割喉事件引爆輿論 內部人深度揭秘“極端抗爭”, 把這種絞肉機型的“青年研究員”製度說的很清楚,早晚的事。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1:15:48
國內高校現在的教職轉正,早已“與世界接軌”了。都是學術委員會無記名投票後的結果。薑博士能否轉正續聘,也是一樣。絕不可能是王永珍一個人自作主張能決定的。薑在美國就沒有找到助教授的職位,而且還丟了老婆。到蘇州大學六年,也沒有得到續聘。最後在母校複旦,還沒有被續聘。可能一連串的失敗,導致他精神崩潰,走了極端。這和被害者是誰,沒多大關係。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1:01:41
回複 '半島人' 的評論 :
薑文華走到殺人這一步,自然多少有一些心理問題。我想應該還有一些沒有爆發的薑文華,他們有著類似的心理問題。
我希望主管部門要徹查並向社會公布真相,並修正一些相應的政策,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下一個薑文華事件。這種事,對複旦,對中國,對世界,都是一種損失。
半島人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0:45:49
更可能是心理健康有問題。高智商的人也會有心理問題,或者把個人的諸事不順歸結於莫個人的行為。
從學校和國家層麵,政策應該更人性化一點,而不是僵化的教條。
梁慎勤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0:45:49
回複 '老天真' 的評論 :
"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
從薑文華跪在地上的那一小段視頻來看,薑文華針對的就是王永珍。薑文華自己覺得是在報仇,而不是濫殺無辜。
另外,“殺人者和被殺者一定都有自己的問題”這個判斷的確隻是我的猜測,而且我覺得自己的這個一般性的猜測99.99%是正確的。當然,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問題到底是什麽。所以我希望主管部門要徹查,最好能夠向社會公布真相。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1-06-08 10:38:00
博主說”我想,殺人者和被殺者一定都有自己的問題。“ 博主如何如此判斷,根據是什麽?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評論,看似”公平“,其實善惡不分,是非不分。
盧剛和被盧剛殺害的六個人,是不是”一定都有自己的問題“?盧剛殺人,是不是也因為係裏的領導和教授們(包括同學山林華)對他“一定沒有做到和藹可親”?盧剛那“天大的仇恨”是否也有道理?
薑博士能不能續聘能不能轉正,是主管部門和學術委員會的集體決定。王永珍不過是宣讀那個決定的人,所以成了替死鬼。換另外一個人宣布,也可能是同樣的替死鬼。就這麽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