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馬拉鬆參賽選手遇難的教訓

吳友明 (2021-05-23 19:55:10) 評論 (26)

21位馬拉鬆參賽選手遇難的教訓

       每天都看看文學城首頁的熱點新聞聊聊天。今天,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在中國甘肅白銀山地舉辦的一個馬拉鬆比賽中,有21名參賽選手遇難。

    跑馬拉鬆遇難事故以前略有所聞,有的是突發心髒病卒死,那是因為跑步速度太快、或者是時間太久,都會造成運動強度過大,心率過高,就會對心髒造成傷害,引起猝死。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在長跑的過程中,心髒負荷過大,即心肌耗氧量過大,容易出現心血管痙攣,誘發缺血性心髒病和各類嚴重的心律失常,從而導致猝死。

     但是,白銀山地的這次馬拉鬆比賽中選手遇難的原因都不是意外猝死,而是一場因局部地區天氣突變而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甘肅省委省政府已經成立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這次參加比賽的有近萬名選手參加比賽和健康跑,其中172名參賽人員參加百公裏越野賽。當天13時左右,百公裏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裏至31公裏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部分參賽人員失聯,比賽停止,當地立即組織多方力量搜救失聯人員。最後出現21個死亡事故。

      這次事故,讓人們對失溫這個話題引起高度的關注。以前我對什麽是失溫幾乎一無所知,以為一定是在零下幾十度的極端寒冷天氣才會失溫,看了一些介紹才知道事實上,失溫並不意味著隻有在寒冷氣候才會出現,零至十攝氏度,是失溫症的高發期,逐漸失溫會造成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造成核心區溫度降低。失溫存在四種階段和表現,輕度失溫顫抖心率升高,行為異常等。中度失溫,虛弱思維麻木,瞳孔放大等。嚴重失溫,昏迷,神經放射消失,呼吸頻率和心率極低等。致命階段,肌肉僵硬,很容易出現心室纖顫,然後真正死亡。

     那麽如何預防失溫呢?在野外徒步時,要調整好步伐,避免出汗,穿防風透氣的服裝,攜帶足夠的食物,隨時進食高熱量碳水化合物,多喝水,防止脫水。

    以前常常看到有人提倡馬拉鬆長跑,還有不少中老年人參加,經過這次馬拉鬆參賽選手遇難的事故,應該引以為戒。任何健身運動都不能超越極限,年紀越大,運動量就越要減少,參加比賽要量力而為。

     我注意到這次比賽中的一個補貼話題,這個比賽已辦四屆,“前麵幾屆,賽事組織工作一般般,但完賽即發1600元補助,讓選手們仍舊趨之若鶩。畢竟,除掉1000元報名費,完賽可淨賺600元。”如果是為了這600元人民幣去參加比賽,實在有違健身運動的宗旨。         

    甘肅省白銀市市長張旭晨在“甘肅白銀越野賽馬拉鬆賽事事故”發布會上鞠躬道歉。道歉有用嗎?籌備工作是怎樣進行的?有做過應付惡劣天氣的準備嗎?當遇到惡劣天氣的時候,有不少人沒有繼續前進而是急流勇退平安無事,為什麽在突發緊急情況之下,組委會沒有宣布終止比賽?

最近博文:

戴琪和華人精英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