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艾得佛神廟回船後吃早餐時,河船啟航了。 之後一整天都在尼羅河上航行,直到日落前到達目的地盧克索。
那是一段夢境般的航程。金黃的岩山,翠綠的田野, 湛藍色的尼羅河,大自然把最純粹的色彩保留給了尼羅河穀, 而兩岸的人們也沒濫用大自然的恩賜。這是尼羅河人的福氣, 也是尼羅河鍾情者的福氣。

在盧克索靠岸後去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城北的卡納克神廟, 坐的也是麥導公司的小巴。
卡納克神廟正門麵西,門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 廣場西邊就是尼羅河。麥導說他祖父的房子就在廣場左邊, 小時候他來祖父家時經常和夥伴們翻牆進神廟, 在裏麵一玩就是大半天。他還是老規矩,先解說再進入神廟。 麥導說卡納克神廟是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最重要的神廟, 地位相當於國廟,供奉的是上埃及的主神阿蒙(Amun)。
四千多年前, 古埃及最初定都於尼羅河三角洲今天的開羅附近的孟菲斯。 那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 所以法老們才有財力人力興建名列人類建築奇跡的大金字塔。 然後是兩百多年的諸侯割據時代, 直到公元前2060年中部勢力崛起後才統一了上下尼羅河全埃及, 建立了古埃及史的中王國。首都也移至上埃及盧克索附近的第比斯, 其地方保護神阿蒙和之前的埃及主神拉(Rah)合二為一, 成為全埃及的主神即太陽神阿蒙-拉。
正門前兩排獅身羊麵石雕,來自古埃及神話中一則阿蒙的傳說。 阿蒙雖然是第比斯的主神,但從不顯露自己的本像, 即使對兒子孔斯也不例外。年幼的孔斯求見父親心切, 阿蒙不願破例,但又不忍心拒絕兒子。 於是他找了一個公羊頭皮套上後,才出現在兒子麵前。 孔斯不知有異,見麵後回去和眾人一說,人們視公羊為神物, 開始了不殺公羊的傳統。隻有阿蒙的生日那天才殺一隻公羊, 然後羊頭套在阿蒙神像上。




中王國興盛了三百年左右後,是兩百多年的混亂時期。 到公元前1570年,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趕走外強, 重新統一上下埃及後,開始了古埃及另一個強盛時代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的首都也在第比斯,政權穩定後大興土木加建卡納克神廟, 為自己樹碑立傳。
特別是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好大喜功,在位時間又長。 24歲即位,在位66年後到九十歲高齡時才離世。在世時, 除了叫人在幾百公裏之外的阿布辛貝打造自己的巨型雕像外, 當然不會放過在首都的國廟裏為自己塗脂抹粉了。 正門之後的巨型立像就是這位很自戀的法老的, 腳背上站著他的愛妻,尺寸小了不少, 但心愛的程度還是顯而易見的。



拉美西斯神院之後,就是著名的巨柱大殿。78年英國電影" 尼羅河上的慘案"看後四十來年過去,多數情節都記不清了, 但女主人林內特在卡納克神廟險遭謀害的場景卻是不多的殘存記憶。 電影中,新婚後的富家女子林內特和帥氣丈夫在埃及度蜜月, 一起遊覽卡納克神廟的巨柱大殿。一切似乎都很甜蜜而又美好, 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澄紅色猶如紅色聖殿的石柱大殿。 然而大白天陽光之下,一方巨石從天而降, 差一點就砸在林內特身上。
那幅畫麵從此印進了記憶裏。聖殿的神秘,陽光的燦爛, 財富帶來的險惡,也從某種程度上左右了我的人生。 當時年紀不到20,進大學才半年,人生和國家都處在上升時期。 尼羅河的美麗,陽光下的罪惡,善惡交織成一個年輕的夢, 當時沒想到要花41年大半生的光景才有印證的機會。
但導遊不知道我當時的心境,32歲的他雖然生在尼羅河邊, 但不會懂得那部電影幾十年前對遠方一個年輕人的意義。對他來說, 巨柱大殿隻是一個有上百根大石柱的古老大廳,他得完成他的講解, 那是他的工作。這是跟團遊覽的一個矛盾, 能聽到不少曆史背景和故事, 但沒足夠的時間去體會去感受現場的氣氛。
夕陽移到巨柱的最上端,石柱大殿很快就會沉入昏暗了。 我一邊半心半意聽著麥導的講解, 一邊借著殘存的夕陽拍下巨柱的畫麵。 我是屬於靠視覺記憶的那一類人,複述不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卻能牢記住那些左右自己人生的一幅幅畫麵。





出了巨柱大殿後,迎麵是一尊高聳的方尖碑, 麥導又有了機會展示他的知識。 他說方尖碑建立人是古埃及唯一的女性法老哈特謝普蘇( Hatshepsut),碑高29米,是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
哈特謝普蘇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開創了一代盛世的法老圖特莫斯一世 的女兒,是圖特莫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妹妹和王後。圖特二世離世後, 年僅9歲的三世繼位。作為母親的哈特謝普蘇始則垂簾聽政, 繼而幹脆篡了兒子的權當上了國王,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法老。 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她命人在尼羅河上遊阿斯旺開釆巨型花崗石, 製成巨型方尖碑後運到盧克索卡納卡神廟專門建立的哈特謝普蘇神殿 敬獻給太陽神阿蒙。


當晚的另一個看點是盧克索城中心的盧克索神廟, 麥導說主要是看夜景。當地雖然地處熱帶, 但深秋11月時天還是黑得很早。六點到時夜幕已經降臨, 神廟裏麵的各種燈光都啟動了。
入口之後是一個廣場,導遊領著一行人先去了右邊的古祭祀大道。 大道很寬,兩邊隔不遠一個獅身人麵塑像。 麥導說古時這條大道一直通到城北的卡納克神廟。 每到十二月祭祀太陽神阿蒙拉時, 阿蒙拉的神像從卡納克神廟放上抬架, 沿祭祀大道運送到盧克索神廟慶祝奧皮特節。 他說祭祀大道北邊有一段現在是居民區,政府正在動員居民搬遷, 然後打通祭祀大道。到時卡納克神廟, 祭祀大道和盧克索神廟聯成一片兩公裏長的古第比斯遊覽區。 工程當然有助於當地的旅遊業, 隻是居民們得搬離祖祖輩輩都在住的老屋了。

盧克索神廟始建於公元前十五世紀古埃及新王國的圖特摩斯三世, 他年幼被母親哈特謝普蘇篡權後送入廟宇當祭師。 母親死後他重奪王位,再次成為法老。他一生尚武,四處發動戰爭, 東邊統治了敘利亞,西邊占領了利比亞,號稱古埃及的拿破侖。
然後新王國十九王朝另一位好大喜功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擴建了神廟 。還是他的拿手好戲,雕塑自己的巨型塑像,入口左右各一座。 可能還得感謝這位法老的自戀自大, 埃及尼羅河上下都看得到古埃及石雕藝術的傑作。 上遊阿布辛貝有他的座像,中遊盧克索有座像立像, 開羅附近有他的睡像。可以說沒他的自戀, 埃及的遊覽內容不說少了一半,也三份沒了一份。



神廟主殿是祭祀廣場,正麵和左右兩側都是巨石柱廊。 燈光映照下的石柱,既典雅,又充滿了神秘感。
幾天內在阿斯旺盧克索遊覽了5座古埃及神廟, 從三千年多年前的埃及中王國到兩千多年前的托勒密王朝都有。 卡納卡神廟時間最早,柱廊的石柱粗大,十幾人才能合圍一圈, 柱頂是簡潔的托盤造型。盧克索神廟的石柱造型粗獷, 幾人才能合圍一圈,柱頭是花蕾頂方台造型。而最晚的托勒密神廟, 立柱纖細了許多,兩人就能合抱過來。 神廟建造者的心思都花在柱頭的造型上了, 類似於古希臘的科林斯柱式,柱頭像花瓣。





神廟最裏是"誕生殿", 是新王國十八王朝第9個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興建的。 牆上的糸列浮雕是,法老母親通過太陽神阿蒙懷孕,然後自己出生, 最後加冕登基。


次日,也是尼羅河船遊的第四日。早餐後辦理了離船手續, 然後隨麥導去尼羅河西岸的帝王穀,繼續我們的古埃及遺址遊覽。 中午回來後,麥導建議我們在城中心的麥當勞門前下車, 理由是麥當勞逗留的時間不受限製,去洗手間也方便。
這家麥當勞是印象最深的幾家麥氏快餐店之一。 今天初夏在布達佩斯,有幸去了歐洲最典雅的麥當勞, 深秋在埃及盧克索,又在一家視野很美的麥當勞度過一段時間。 還是經濟實力在管著, 美加兩國的麥當勞隻是長途旅人打尖休息的路邊小店, 而在匈牙利埃及這些後發展國家,麥當勞卻占據了黃金位置。

那個下午的時間都花在河邊了。下午的太陽映照下, 街對麵盧克索神廟廢墟既滄桑,又典雅。 就像一個家道中落的老貴族, 衣衫雖然破敗但依舊要打理得整整齊齊的,家倒了但品味沒倒。
和幾天前在阿斯旺河邊的境遇相似,盧克索河邊也少不了兜售東西, 或者要我們坐車坐船的麻煩。其中之最是一個開出租的, 曾經來來往往問過我們5次要不要打的, 一次他還因為停車太久擋道,還和後邊的車爭吵起來了。 最後那一次,那位老兄因為老是拉不到人,眼神看起來都直了。 感覺要是上了他的車,我們不遭狠狠宰一把,絕對下來不了。
埃及這個地方是,曆史很悠久,現實很骨感。上億人要生活, 感覺換誰也管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