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醜聞是冤案

笨狼 (2019-05-04 07:33:59) 評論 (7)
哲學家Patricia Churchland說作為哺乳動物,父母為了子女上藤校是動物本能,不拚命才有毛病。現在是知識時代,繼承財產是好,除此之外,所謂能力就看知識了,基本到不是人類最大的能力,而是過上好日子的起碼能力,所以不論父母如何混蛋(如沒時間陪,沒花精力培養,不理解青少年心理問題之類),讓子女上最好的學校,就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子女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成才都是無關緊要的。
 
華裔爬藤族吃不好睡不著的多了,我說那是正常,有愛心。聽說過無窮多的聰明勤奮的孩子考上藤校,是不是真才實學,又有什麽關係呢?能上,就了不起。
 
不久前那群被逮著的,說都不是好東西,好萊塢什麽的,其實不也隻是父母嗎?這群被黑的,錯不就錯在被抓了嗎?有啥錯的,不就像幫子女一把嗎?人家也是父母,子女也聰明勤奮,不就是考試考不過你們嗎?
 
那他們不是使黑,過了法律邊界了嗎?
 
其實,什麽是合法?不就是你們權貴說合,寫下來,就成了合了嗎?難道那就是公平,就是道德?我在什麽是合法腐敗一文裏說,合法腐敗,就是腐敗法律化,寫下來就不違法了,可是那壓根兒沒保證道德。可是即使不道德,合法了,大家先是給自己壯膽,堅持合法就是道德,恰如我在升學,潛規則和命裏說的,時而久之,給社會的感覺就是道德。現行的法律體製規矩都是權貴們為自己利益定下來的,我這裏所說的權貴,是美國中上產,大概頭兩成人口。家長會(PTA),大城市周圍的鄉鎮府縣政府,都是他們把持,發生了什麽事大家不知道,懶得知道。我給你舉四項專門給有錢人提供子女升學捷徑的“合法”政策。
 
一是“家庭優先”(legacy,主要白人家族受益),不多說了,讀讀你恨平權法,還沒恨到點子上
 
二,高等教育是商業,最出色的學者都是創業者,藤校都是白左,那些口號高,心眼兒狠的角色。大家表麵廣招,實際上金錢掛帥(《紐約時報》Some Colleges Have More Students From the Top 1 Percent Than the Bottom 60)。
 
三是大學教育儲備金條例(俗稱529),投資增值免稅。這一政策的受益者無一例外是中上產。
 
四十房屋貸款利息免稅,受益最大的依舊是中上產,買好的貴的房子不僅是住得好,有麵子,更主要是學區好(Why Achieving the American Dream Depends on Your Zip Code,美國數據表明,學區好跟房價,房地產稅,平均、中值收入基本是一回事兒。故此,抬高房價不是坑自己,而是保護自己,提高了房價就是給他人製造門檻,讓他們進不來。
 
美國的整個教育體製就是為富人服務,給窮人設門檻,獎學金、補助改變不了生源的分布,隻是塊遮羞布。
 
現在圈子裏有人愛子愛女心切,想走捷徑,有什麽更不道德的嗎?不就是運氣不好被逮著了嗎?
 
再看看現在升學補習打包。升學就是個轟轟烈烈的產業,雖說是絕大部分是白人(華裔隻占全國人口的2.5%),華裔很多優異子弟,但華裔參與的少嗎?升學打包是中上產和高等教育產業集團聯手掩人耳目的手腕,卻是赤裸裸的升學門檻。
 
《華郵》When parents are so desperate to get their kids into college that they sabotage other students
 
社會進步到如此輝煌的程度,為什麽還會有這麽多醜聞?其實這是人生的一部分。很久以前講究的是血統,即使大大進步的中國風氣,也有親親有別這個說法,後來成了任人唯賢,這是一大進步,但這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權貴階層是任人唯賢,社會上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因賢而任,這就出現了任何一個權貴都有可能被排擠出局的情況,這才導致任人唯賢成了精英政治,權貴們會采用一切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
 
以前生存是最大的危險,現在平等是最大的危險,平等就沒有權貴,沒有權貴那大家的聰明才智怎麽發揮?
 
所以父母不擇手段保護子女,不是不道德,而是世道太狠。
 
招生醜聞的冤案,不是這群人過了道德底線,而是這群人把已經觸及眾怒話題推倒的前沿,讓大家下不了台。老實說,如果他們錢真是多得不得了,就不會用詞下策了,堂堂皇皇捐個學位就行了(瞧瞧總統他老人家一家子),還給祖宗裏牌坊。
 
這才是醜聞。
 
 
【相關】
為什麽聰明人比別人更有進名校的權利?
亞洲人是聰明過人嗎?
基因,種族和智力:你天生比別人聰明嗎?
化論如何解釋種族智力差別?
升學“擇優錄取”的謊言
為什麽聰明人比別人更有進名校的權利?
育兒一筆糊塗賬
藤校整個浪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