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披露2018年的外貿數據。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
雖然中美在2018年貿易摩擦不斷,但中國對美貿易出口卻同比大幅增長11.3%。
不僅如此,為了減少中國對美國的順差,今年美國實施多項貿易壁壘,然而這一數字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同比增17.2%
貿易戰陰影下 中國對美順差為何不減反增?(圖)
中國海關總署披露2018年的外貿數據。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
周一,中國海關總署披露2018年的外貿數據。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
雖然中美在2018年貿易摩擦不斷,但中國對美貿易出口卻同比大幅增長11.3%。
不僅如此,為了減少中國對美國的順差,今年美國實施多項貿易壁壘,然而這一數字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同比增17.2%,較2017年10%增速明顯加速,達到2006年以來最高。
分析人士稱,這些反常識的現象,是因為“搶出口效應”和政策效應的延遲,同時需要注意12月單月外貿疲弱,表現出貿易戰的影響逐漸顯現,為2019年蒙上陰影
貿易戰影響下,為何對美出口大幅上漲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若以美元計價,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4.6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2.6%;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樣增長強勁,同比增長11.3%,達到4784億美元。
“剛公布的中國外貿數據,需要放在大背景下理解。”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中國對美出口保持在高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國經濟強勢上漲,二是,中國的出口商急於在美國的貿易限製措施生效前發貨。
這種“搶出口效應”在受訪經濟學家的預期之中。
此外,香港科技大學經濟係教授樸之水(Albert Park)表示,對中國商品的強勁需求也反映出其他國家麵對中國商品的價格和質量難以競爭,所以少量的加征關稅不會從實質上改變全球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
低廉的要素成本使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頗具競爭力
中國對全球順差收窄,為何唯獨對美順差增加
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的原因之一是想降低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但從數據上看,似乎事與願違。
雖然中國對全球的貿易順差大幅下降16.2%,到3517.6億美元,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但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卻不減反增,同比增17.2%,較2017年10%增速明顯加速,達到2006年以來最高。
從數據上來看,樸之水分析,主要因為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幾乎沒有增長,相比之下,中國從全球其他國家的進口卻增長強勁,達15%。更深層而言,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增長,反映出中美貿易戰前的一些趨勢,因為貿易戰在去年下半年才激烈起來,而且進口商和出口商也需要時間調整新訂單。
貿易戰開始後,美國大豆出口量大幅下跌,價格也跌至10年來的最低點,這給中西部的農戶造成巨大損失。
陸修泉指出,一增一減之下,現在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幾乎是中國對外的全部順差。這凸顯當前中美貿易對話的重要性,可能未來會著力降低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馬羅(Nick Marro)稱,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會讓特朗普政府很不舒服。後者將減少這一數字視為政治上的首要任務。因此可能會給下一輪的中美貿易談判蒙上陰影。
此外,樸之水提醒,中國整體貿易順差的收窄也證明,中國沒有係統性地實施不公平貿易措施,以幫助其出口商。
年末的疲弱為2019蒙上陰影
雖然中國全年外貿表現較好,但12月單月表現疲弱。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12月出口同比下降4.4%,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進口同比下降7.6%,創2016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
路透社援引多位分析師稱,去年12月進口、出口數據“雙降”,顯示出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放緩已初步得到驗證,搶出口因素基本消失,展望2019年一季度,外貿走勢不容樂觀。
中國官方也表達對新一年外貿情況的擔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稱,2019年,外部環境還是複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陸修泉同樣表示悲觀,對即便沒有新增的貿易壁壘,僅因為2018年的政策效應,中國對美出口在2019年預計會下跌。
但馬羅提醒,貿易戰並不是12月唯一的影響因素。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需求周期的觸頂也具有相關性,這點同樣影響台灣和馬來西亞在2018年末的表現。尤其對於最終產品出口的痛感格外強,比如手機、電腦等,這些產品還未受到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
?
相關新聞
人貴感恩 發表評論於 2019-01-15 03:47:38
美國商人都是沒有骨氣的軟蛋,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了,還要從中國買買買
=========================
所謂的美國商人,其實大部分都是美籍華人或者中方住美商務集團。真正的美國人很少。
=========================================
你說的一都不錯從港口進的貸櫃70%是中國商家
目前中國落後的產業(至少10年差距)按順序:
1. 半導體芯片行業: 包括半導體加工設備和半導體材料
2. 製藥行業
3. 航空業
4. 精密儀器
5. 微分子材料
我說的可是從原材料到市場,意思是一整套產業鏈。。。
你當中國是美國,仗著美元不斷割全世界韭菜?
我的全是事實!
可惜現實的是,中國產品非但不能加價,每年還要讓walmart砍價5%!
第一、在低端產品領域,如紡織、服裝、鞋帽等等,中國早就向東南亞大幅度讓利了。雖然中國仍是第一大出口國,但是已經讓了30%的市場份額。因為中國現在要的是”質“不是”量“。
第二、在中端產品領域,如機電、機械、家電等等,中國壟斷了全球從原材料到成品的97%以上市場。也就是說,在此領域沒有哪個國家能敵得過中國。全世界非買中國製造不可。
第三、在高端產品領域,如智能手機、複合材料、新能源裝備等等,中國與美西方勢均力敵,對全球市場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美國一直占中國便宜!發展更多銷售市場,以後商品不優先賣美國。
2018年,中國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都是雙位數同比增長;中國耗電量更是雙位數同比大幅度增長。- 可見所謂的經濟放緩不實。
2018年,中國消費者幾乎買下了全球一半的奢侈品;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可見所謂的消費降級也不實。
——————
ypt 發表評論於 2019-01-15 06:40:22
elfen2299 發表評論於 2019-01-15 06:05:19
慢慢廠子都會移出去,而且速度會遞增
最先移出的廠競爭效率肯定是差一些的,慢慢的產業鏈發展起來了,就會像漩渦一樣==============
這種情形在你有生之年是看不到滴
2018,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達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創2006年以來最高。中美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
這說明,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優勢在全球是無可替代的。貿易戰根本不能阻止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強烈需求。。。
美國商人都是沒有骨氣的軟蛋,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了,還要從中國買買買
所謂的美國商人,其實大部分都是美籍華人或者中方住美商務集團。真正的美國人很少。
====
你意思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都是由華人消費的?
腦子有問題的作者
慢慢廠子都會移出去,而且速度會遞增
最先移出的廠競爭效率肯定是差一些的,慢慢的產業鏈發展起來了,就會像漩渦一樣==============
這種情形在你有生之年是看不到滴
這方麵,美國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最先移出的廠競爭效率肯定是差一些的,慢慢的產業鏈發展起來了,就會像漩渦一樣
誰願意待在一個政府隨時能叫你完蛋,法院和政府永遠穿一條褲子的地方?
但低端商品受歡迎不等於不可代替:低端的定義就是技術簡單,入門坎低,能生產低端商品的人更多。可替代性高是低端同義詞。
長劍朋友,談可替代性時用定義就好,無需用什麽理論。
如果沒有對其他國家的貿易,世界是否還有貿易的意義?
這就是美元的悖論,為了保證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統治貨幣,美國必須對世界主要經濟體保持巨額逆差,否則就會沒有世界貿易,或者說沒有需要美元的世界貿易。沒有世界貿易,也就不存在美元統治地位的概念,美國將無法剪羊毛和獲得世界上最低價格的經濟資源和產品。
美國經濟就不會是現在這種規模,而是退回到二戰以前的規模。
====
什麽金融產品就是忽悠企業老百姓的騙人玩藝兒。高盛在中國把一些企業害得不夠嗎?至於其它產品,中國要買,軍火都要,可你賣嗎?
敢兌現嗎?!
樓下那位記憶力不行啊。
隨便找個美國人問問,看看你說的對還是你的對,簡單的很啊!
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是低端產品為主,很容易可以找到替代品,價錢也就差幾個百分比。
相反美國出口的產品,很多都幾乎是獨一無二,不容易找替代品,就算硬是找替代品,也是犧牲了質量下。
而且美國有競爭力的產品,例如金融、互聯網、軟件、傳媒、電影等,你中國開放市場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美國對中國的進口,是根據市場經濟定律。
但是中國對美國的進口,是根據官方的決定,就算有官方的決定,中間也可以加入無數的人為障礙。
這正正就是美國需要打貿易戰的原因。
============================================================================
美國根據市場經濟規律來進口,所以中國貨質優價廉,競爭力高,不是嗎?
美國貨對中國可有可無,當然中國可以選擇的渠道更多!
但是中國對美國的進口,是根據官方的決定,就算有官方的決定,中間也可以加入無數的人為障礙。
這正正就是美國需要打貿易戰的原因。
美國商人都是沒有骨氣的軟蛋,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了,還要從中國買買買
所謂的美國商人,其實大部分都是美籍華人或者中方住美商務集團。真正的美國人很少。
不像中國商人(黑官商),拾美元一顆藥(治乳腺癌)在中國各大醫院銷售600元人民幣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