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19新年的來臨,我在感歎時間快的不可理喻的同時, 也思考新的一年應該如何度過。
2018年是我收獲最豐的一年, 海歸五年的積澱終於井噴式爆發了。有人說,婁教授, 您的元年到了!我問他何出此言,他的答複直截了當, 您拿獎拿到手軟還不是最好的說明嗎?
我承認在過去的一年裏,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有大幅提升。 如創建了三個國家認可的大型全國性行業技術團體, 為全國醫學院校,普通高校、醫院, 科研院所和企業搭建了一個可以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教交叉融合的平台 ,給那些想做事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發揮餘熱的舞台。 另外帶領學生參賽,獲得省級一等獎4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 二等獎1項。自己則拿了兩個省部級一等獎, 而且是全國唯一的一等獎,並全部落地,用於教學和臨床。 主編了6部大學教材和專著,發表7篇論文。
2013年底剛海歸時,北大醫學部的主任曾對我說, 中國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再沒有突破, 很可能就會被取消。我聽後很是感慨。 加之我對中國大學教育的初步了解,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首先在教育模式上,帶領團隊構建了教學資源互聯網, 教學管理局域網,在國內第一次沒花國家一分錢,便創建起互聯網+ (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其次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大膽改革, 第一次在全國醫學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開始虛擬現實和增強現 實及大數據應用課程,而且出版了自己編寫的教材。由此開辟了中國醫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新篇章。
今天,國家領導人,教育部,衛健委, 科技部都開始大力提倡開展虛擬現實和大數據的教學。它們已變成學科專業在全國各大學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這也是為什麽, 僅僅五年我就在無論是醫學界還是計算機界確定了自己的位置。 當然它與我不懈努力, 在醫工融合上邁出了踏踏實實的一步不無關係。 僅去年一年我到全國各地講學和交流次數就超過了30次, 而且都是對方邀請。我樂此不疲,目的非常明確, 就是想讓醫工融合的種子撒滿祖國大地, 前沿技術真正落地應用成為可能。 我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印證了一個事實, 目前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苟同和認識到我的說辭和良苦用心, 的的確確代表了最科學的手段, 對傳統行業的改革和提升是行之有效,可以落地的方法。
2019年的第一天,抽簽結果是功成名就。 就在我躊躇滿誌準備在2019年再創佳績時, 我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心髒病複發了。可謂禍不單行, 就在我才出院兩天朋友為我慶生的晚上, 89歲高齡的母親突然摔倒,造成股骨頸骨折, 今天剛剛成功做完股骨頭置換手術(曆時四十分鍾)。 這讓我不得不反思未來。結論是放慢腳步,凡事量力而為。 在繼續事業的同時,關注家人,關注自己的健康。其實這都是責任, 為人子,為自己,為未來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9年的計劃,爭取出版包括小說,詩詞,隨筆的精品文集。 幹好本職工作,加強對現有平台的建設,開辟VR市場, 讓已經開發和正在研發的項目真正變成產品落地。 其它就是注重健康,調整心態,放緩工作和生活節奏。
健康是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