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生活不容易。為了躲避被擒或出其不意地攻擊獵物, 許多動物能快速改變自己的外表,隱藏於周圍的環境中。 在海洋動物中,章魚可以說是個偽裝大師。 它可以在數秒鍾之內改變其皮膚的顏色和質地, 準確地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在熱帶海域潛水時,能辨別出偽裝巧妙的章魚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我有一次看到一個章魚從一塊綠色的毛糙珊瑚遊到一塊平滑的灰色珊 瑚,它在綠珊瑚上的身體是毛糙的綠色, 而伸到前麵的長腿卻已經變成平滑的灰色。 要不是眼尖的小兒子告訴我,我是看不出那裏有個章魚。
我們在馬紹爾群島的奧魯環島結識的朋友泰雷聽說中國人喜歡吃章魚 ,提著水槍在海裏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打到一隻章魚,不得已, 就用自己打到的魚與別人換了個五六斤重的巨大章魚送給我們。
看著滿滿的一桶章魚,我非常興奮, 這是第一個造訪海韻的章魚獵物。
章魚的生命力很強,盡管早上已被水槍射死,到傍晚時, 它的觸角還是緊緊地吸著桶壁。在二個兒子的幫助下, 我們把章魚從水桶裏扒出來,倒進水池。
說實話,我還從來沒有烹調過章魚。 在這與世隔絕的外島也沒法上網去查一查怎麽做。 我就以處理烏賊魚和尤魚的做法來清理這個章魚。去眼珠, 內髒和喙還不太難,扒皮卻是個大工程。站在廚房的水池邊, 與這個滑唧唧,粘嘚嘚的家夥搏鬥了一個多小時, 才扒掉半個腿的皮。看來,要把這八條腿的皮全部扒幹淨, 一晚上不睡覺也完不成。
知難而退,安慰自己說:“這麽新鮮的魚,不去皮沒關係, 也許還能增加味道,而且色彩也會更有趣。”
於是,就把好不容易清理好的半條腿留下來準備吃生魚片, 其它的全部扔進鍋裏,加上生薑和鹽,水煮。
把生章魚腿用快刀切成薄片,沾芥末醬油, 模仿日本餐館的生魚片吃法。看著還蠻像回事, 吃到口裏卻不怎麽樣,口感,味道都不對, 不知是幾個小時的清理工作讓我倒了胃口, 還是這種處理方式根本就不對。於是把剩下的生章魚放在冰箱裏, 明天再說。
少了一條腿的大章魚在炎熱的廚房裏,被轟轟烈烈地煮到了半夜, 還是很硬,刀槍不入。第二天早上,再接再厲,又煮了二個多小時, 終於可以切了,我把它切成薄片,全家裏人在我的虎視眈眈之下, 勉強吃了幾片,異口同聲道:“味道鮮美,口感卻不好; 像是在嚼橡皮。”
我很不甘心,這麽好的材料,怎麽就做不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呢。 我的大廚名聲可不能壞在這章魚頭上。
於是,把冰箱裏的生章魚腿拿出來,切片,用豬排軟化錘, 恨恨地敲打了一陣子,沾上麵粉,雞蛋,麵包粉,然後油炸。 家人把脆脆的外殼吃了,裏麵硬硬的章魚吐掉了。
看來,這個萬能的海鮮烹調法也製不了這個寧死不屈的章魚。
慣於甜言蜜語的Max安慰道:“味道好是大廚的功勞, 嚼不動是章魚的錯誤。”
我最後的招數是紅燒。把煮熟的章魚放點醬油,酒,糖, 五香粉在鮮魚高湯(家裏的老外吃魚隻會吃魚背沒有刺的那塊肉, 我把剩下的魚頭,魚翅和魚骨頭等精華熬成濃湯) 裏又燒了一個多小時。雖色香俱亡,然美味尤存。 雖然嚼起來還是不太爽,不過,當磨牙的零食吃,蠻好!
我一個人坐在船頭,啜一口小酒,細嚼慢咽, 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誰怕誰啊!
寫於2008年4月20日 奧魯環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後記:在斐濟(Fiji)群島,看到一些婦女坐在沙灘上, 拿一塊石頭或木棒敲打剛剛捕來的章魚,一問才知道, 那才是避免章魚被煮成橡皮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