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_sharon

momo_sharon 名博

回國吃客家菜+貴州菜 辣!辣!辣!

momo_sharon (2016-10-24 07:43:13) 評論 (52)

前兩周因參加大學七十周年校慶回了趟北京。時隔兩年回國,有點小激動:又可以吃各地美食,大快朵頤了!

姐姐最了解我的心思,早早就給我列了一份名單:第一天吃江西菜、第二天吃湘菜,然後是川菜等等......都是辣菜。江西小辣椒,辣不怕!想當年無辣不歡的我,沒有辣椒就不能下飯。特別是二哥,頓頓得吃辣。他每次到海外出差必須帶幾瓶朝天椒做的剁辣椒,往麵包上抹,常常把周圍的老外看得目瞪口呆。

姐姐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客家小廚,據說是正宗贛南風味。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就想吃贛南的代表菜小炒魚和生燜鴨!

順便提一下,自從在珠海養成了吃海魚的壞毛病,加之東瀛島國有更多的海鮮魚類,口味變得有點刁鑽,除了海魚,河魚不習慣吃了。But,but,but,贛南小炒魚卻不在其列,一直都是我不曾改變的大愛!

這小炒魚一般用草魚較多,鮮嫩滑口,完全沒有一般河魚的土腥味。媽媽做得一手風味極佳的小炒魚,從小就是我們兄弟姐妹飯桌上最熱搶的一道菜。媽媽也教過左鄰右舍做這道菜,但都做不出媽媽的味道,總是差了不少。

俺家寶寶繼承了我的優良基因,天生能吃辣。這魚她吃了不少呢!

生燜鴨也是贛南的有名菜式之一。餐廳裏的鴨子切的太小,不過癮。還是媽媽做得最好吃,香且辣,最合我們的口味。遺憾的是出國多年,日本沒有辣的辣椒,我的吃辣能力大大下降。每次回國點菜時都要再三叮囑服務員“微辣!微辣!”,回江西吃飯,經常要先涮下水去掉辣味才進口,毫無江西辣妹子的風範,慚愧喲~

這微辣竟也是小尖椒,依舊辣!不過還算能接受。



姐夫出差,就我和姐姐、外甥女及寶寶四人吃飯,不能多點。姐姐要了份油淋菜心,這是粵菜,就不上圖了。我還要了個日本吃不到的幹煸長豆角,也是辣的,好吃!


外甥女喜歡喝湯,豬骨蘿卜湯正應季,清涼營養,喝了長身子。(喝了幾碗後才想起拍照)


這豆沙包做得挺養眼,小家夥也啃了一個。

雖是小餐廳,卻有家庭味道,比起高檔酒樓,我更喜歡這種風格。親切、溫馨、溫暖。




姐姐那幾天身體有小恙,要住院做個小手術,姐夫又出差,經常晚上就我和外甥女及小家夥三人吃飯,姐姐列的一長串美食名單,因附近沒有,隻能等待下一次完成心願了。

雖然隻有三人,也不能馬虎對待。這不,我們又吃了頓貴州菜。

說起貴州菜,在珠海時有來自貴州的朋友,常隨她們吃,辣辣的,有點像湘菜,與江西菜也接近,竟也喜歡上了。

細想起來,離開珠海後好像就再也沒吃過貴州菜。還挺想念的。

又是再三叮囑服務員,一定要“微辣”!

可是,端上來一看,這是微辣嗎?滿滿的紅辣椒!找來服務員質問,服務員一再強調就是微辣,特地在點菜單上注明,且吩咐過廚師。這麽說,還是我的問題,竟然連微辣都不能入口了?

折耳根,最想吃的就是這個!

酸菜炒紅豆。其實是想點酸菜炒魔芋的,卻沒有!

以為這道粉絲蒸娃娃菜不辣,不曾想卻是最辣的。上麵一層剁椒,辣味全部滲透到下麵,連娃娃菜都不能幸免!

這貴州菜把我辣得嘶嘶哈哈的,不僅嘴巴辣,連肚子都是辣的!微辣尚且如此,中辣會如何?大辣呢,不敢想象。

當然也有不辣的菜。同學聚會時找了家烏蘇裏江大漁村,一口碩大無比的鍋,煮著來自烏蘇裏江的大魚塊,外加白菜、豆腐、粉條等等,味道不賴。大鍋邊還可烙餅,這餅真心不錯,愛吃麵食的我連吃幾塊。

 

美食雖好,霧霾難捱。看這天,帝都人民得要有多強大的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