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萊茵河畔的文化之都

yuntai (2016-08-31 11:27:03) 評論 (8)

巴塞爾依人口和城市規模來看,在瑞士排行老三,僅次於蘇黎世和日內瓦。她地處瑞士最西北端,位居瑞士,法國,德國三國交界之處。源遠流長的萊茵河穿城而過,由東流入,在這裏拐一個彎,再向北流去而成為法德兩國的界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古往今來一直都受到不同語言和文化的相互影響,萊茵河千百年來滋養哺育著這片土地,也促進了流域的人們相互交流,使這裏逐漸發展成為歐洲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巴塞爾曾代表瑞士競逐歐洲文化之都,雖然功敗垂成,但作為瑞士的文化之都卻應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巴塞爾城市雖不大(整個巴塞爾城市州就是瑞士26個州中麵積最小的,僅37平方公裏),卻擁有40座博物館,平均每平方公裏就有一個還多一點的博物館,為全國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城市,而且其涵蓋主題相當廣泛,尤以豐富的藝術品收藏見長。每年一度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成為城市知名的文化品牌。保護完好的老城區處處彰顯出她厚重的曆史與人文氣息,巍峨聳立的教堂,造型古樸跨越萊茵河上的石橋,不經意間出現於某個街角的雕塑……漫步其間,猶如進入時光隧道,置身千百年前的巴塞爾,都會令遊人流連忘返。巴塞爾還是一座具有古老曆史的大學城,建於1460年的巴塞爾大學是瑞士最早建立的大學,至今已逾五個半世紀之久。幽靜的校園,古色古香的建築,不禁讓來訪者一邊駐足欣賞,一邊慨歎文明和文化的進步與傳承。

巴塞爾市中心最初就是從老市政廳及巴塞爾大學附近形成的。老城的街道總是狹窄的,但市政當局沒有想過要去拆遷以拓寬道路,而是善加保護,通過限製普通機動車輛通行,而隻開行搭載乘客的電車的辦法解決了交通問題。盡管有時街道上方縱橫交錯的電線會使我們看不順眼,但你再往深處想一想,不覺得這樣更環保,更先進嗎?換個角度看,這反倒是這座城市的別樣景致和特色之處了。

巴塞爾不僅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年輕而時尚的城市。發達的工商業,交通運輸以及新興科技發展為城市注入生機和活力。巴塞爾工業以化工和製藥行業最突出,國際知名的製藥公司如諾華和羅氏都在此設立總部。巴塞爾港是瑞士唯一由萊茵河通往北海的出口。曾經為中國設計了國家體育運動中心鳥巢的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建築事務所就在巴塞爾。

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體現在城市各個角落,像趕廟會一樣熱鬧的集市廣場,經常性的街頭文藝演出為她增添了無比的魅力,彰顯著城市蓬勃的生機和濃鬱的民俗風情,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巴塞爾老市政廳(Rathaus)16世紀後期哥特式建築,整個建築裝飾華麗,色彩明快。

進入內庭可欣賞豐富多彩的壁畫,就像是一座藝術的殿堂。

集市廣場(Marketplatz)就在市政廳前麵。

巴塞爾大教堂(Basel Minster)是晚期羅馬哥特式建築,為巴塞爾主教座堂,位於萊茵河畔由東向北的拐彎處,是巴塞爾的主要地標。

伊麗莎白教堂(Elisabethenkirche)屬新哥特式建築,建於18511864年,塔尖高達72米,比巴塞爾大教堂的還要高。

萊茵河上的Middle Bridge是巴塞爾最古老的石橋。

Spalentor老城門是被列入瑞士國家遺產名錄的最美城門。

位於劇院廣場上的瑞士雕塑家讓丁格利(Jean Tinguely)設計建造的噴泉,造型似劇院裏的舞台設備,別致新穎,趣味盎然。據說到了冬天它就自然地變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冰雕了。

植物園

曆史博物館

老城熱鬧非凡

老城街景

電車是老城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幽靜的小巷

設計別致的街頭雕塑

古色古香的巴塞爾大學校園

街頭表演彰顯著城市蓬勃的生機和濃鬱的民俗風情,吸引過往遊人駐足欣賞。

萊茵河上美好風光

萊茵河沿岸景色

遠處由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羅氏總部新大樓Roche Tower一年前剛剛建成交付使用,是瑞士數一數二的摩天大樓,已成為巴塞爾的新地標。

謝謝點閱!敬請參閱相關博文:

山明水秀日內瓦

初訪蘇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