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車的感覺跟跑車很不同, 啟動得極快, 但是沒有轟鳴, 如果開了窗, 聽到的是兒時坐公交電車時聽到過的熟悉的聲音。
來不及細細地感覺, 擋風玻璃前的風景已經被不斷地進入著了。i3 的前台可以收納很多雜物, 開車的時候除了大屏幕的導航, 還可以一目了然自己隨手放置在上麵的鑰匙之類什物, 跟跑車的簡約相比, 顯得更慵懶。
是的, 連車門上的兜兒都設計得帶著弧線, 正好放進兩聽可樂, 或者水瓶, 很隨意。所以開這樣的車難免會叮叮噹噹響著這些東西, 像買菜回家的婦女, 很有生活趣味。
其實關於跑車的感覺, 這輛車可以給我一絲線索, 它的內飾有部分是製作跑車的碳纖維材料。黑不溜湫地, 呈現著不凡的質感。所以這車就覺著輕, 像飛機超低空的滑翔, 踏雪無痕一般流暢。
我偶爾還是要開跑車, 不管什麽理由, 甚至不嫌棄已經稍稍落後的裝備, 因為那種操控感給我最好的感覺。如果人在車裏好像被縮減為隻是一個靈魂, 那麽車就好像這個靈魂所需要的肉體。擁有不同的車, 就好像魔術般我們可能用不同的肉體來存載這個靈魂, 甚至不僅僅自己的靈魂。
這最符合佛教裏"乘"的概念, 就是車的意思。
隻是靈魂的"乘"是有依據和目的的, 開車是盲目的。昨天看一個台灣的節目, 說馬路殺手有"三寶", 不是真的寶貝, 是活寶, 他們是老人婦女和老婦。可能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 還有習慣由別人讓著, 常有非凡之舉, 令人猝不及防。我不一定同意這種概括, 但是人作為車的靈魂, 它的狀態的確可以讓車成為夢遊者。
所以有時候太舒適的車輛並不是最佳的選項, 沒有華麗裝點的跑車可以僅憑一種專注和興奮感就可以贏得它的騎士。
無奈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騎士的時代了, 關注軀殼的比關注靈魂的更有理由存在似的。即使蒼然老賊駕駛著百萬豪車, 人們還是會投以羨慕的目光, 沒有人清楚那是垂死的。
靈魂承載的是愛和痛苦, 愛給了它方向, 痛苦給了它力量。這不是詩歌, 而是定律。
痛苦是愛的代價, 是成佛的必經。
車開到天涯海角, 坐在裏麵, 看到的永遠是一個窗口的風景, 到這一刻, 已經不重要你開什麽"乘"過來的了; 秦皇漢武, 千乘萬騎都灰飛煙滅了, 東臨碣石也畢竟悟不出什麽道理。
聖經裏麵其實透露出了這個道理, 耶穌在紫荊冠和十字架的痛苦中擺脫了靈魂必然的循環往來, 在冤屈和最大的人類精神痛苦中得道, 成為世間在政治之外最真實的力量, 他的依據就是愛。
還是不得不說到天津的爆炸, 我在事件發生的第一個小時內把消息傳到自己的群裏, 但是, 然後就不知道能做什麽了。
公開的圖片就是幾千輛燒成垃圾的車, 這些"乘" 甚至還沒有找到進去駐留的靈魂就消溶了, 它們跟屍體是一樣的, 答案也就在那裏了。
我隻希望死難的無辜的人們, 他們的巨大痛苦, 可能給中國帶來一點希望, 如果有愛, 那應該至少就會有一點來自冥界的回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