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郝柏村一席談:顛覆了大陸的所有曆史教科書(圖)

AKB48 (2015-07-12 05:58:40) 評論 (45)
 
 
    本身是一名抗戰老兵的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日前在台北接受BBC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官方在抗戰宣傳上把國民黨和共產黨相提並論,同稱為抗戰的“中流砥柱”是不公道的說法

    他還指出,在抗戰中,“毫無疑問,正麵戰場是決定性,敵後戰場隻是一個補助性的。” 而且從比例上來說,“抗戰正麵戰場95%,敵後戰場5%”。

今年96歲的前抗戰老兵郝柏村在台北接受BBC專訪,講述他對抗戰曆史的看法。
 

    今年8月將96歲高齡的郝柏村在抗戰期間是一名炮兵,曾經參加過1938年的廣州戰役和1939年的皖南戰役,後來還隨中國遠征軍開赴印度。近兩年來,他非常關心還原抗戰曆史真相,曾先後3次到訪中國大陸,走訪當年抗戰遺址。2013年,郝柏村還發表了一本書,名為《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在新書發布會上,他公開強調說,“八年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沒有第二個人”。

    在接受專訪時,郝柏村再次批評中國大陸官方,“對49年以前的抗戰曆史,不但是隱瞞,而且是扭曲”。他舉例說,他曾到過上海寶山淞滬戰役紀念館參觀,發現那裏對鬆滬戰役的描述99%都是假的,完全沒有提到中日雙方在戰役中投入了100萬人參戰,其中中國軍隊70萬人、日本軍隊30萬人並造成近40萬人傷亡的事實,而隻是稱有數支遊擊隊向日軍投擲手榴彈。

    郝柏村還反駁中國官方有關抗戰時國民黨將領投降有多少人的說法,稱是把汪精衛的偽軍算在了國民黨軍隊的頭上。他對BBC堅持說,在八年抗戰期間,沒有一位國民黨將領向日本人投降,也沒有國民黨軍隊被日軍俘虜,有的隻是全體陣亡。反而在當時的太平洋戰爭和蘇俄戰爭中,經常看到成千上萬的官兵舉手投降的場麵。
 

抗戰領導權

    至於近年來中國官方及一些官方學者形容,抗戰期間有兩個領導,一個是領導正麵戰場的國民黨,另一個是領導敵後戰場的共產黨。對此,郝柏村表示,他雖然同意抗戰時期有兩個領導的說法,但認為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首先,在七七事變和上鬆會戰後,共產黨發表了一個《共赴國難宣言》,而《共赴國難宣言》就是承認抗戰是由蔣委員長在重慶的國民政府領導,而且表示共產黨要服從軍事委員會的指揮

 


郝柏村在抗戰期間曾經擔任國軍炮兵連長(郝柏村提供)


    他舉例說,中國大陸官方經常宣傳的“平型關大捷”是在八年抗戰惟一一次由中央政府指揮、並有八路軍參加的一次會戰,當時林彪隻是八路軍的一個師長而已。而當時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是閻錫山指揮太原會戰,共有三個集團軍分左中右參戰,左翼是國民黨的楊愛源、中間是國民黨的衛立煌、右翼是共產黨朱德,所以林彪是朱德右翼的一個師,他們抄了日本人的後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真正的中央戰場則是郝夢齡(國民黨第九軍軍長)陣亡的地方,同時在平原也有國民黨軍隊一個旅四千人全部陣亡。為此,日本人事後還在現場豎立了一個碑,以示對中國軍人的敬意。

    不過,在中國大陸官方,有關平型關戰事的描述說,當時八路軍奉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等等。對此,郝柏村用“豈有此理”來形容。他補充說,這個會戰是歸閻錫山指揮的,毛澤東怎麽能夠指揮一個師呢?這都是內行人一看都很清楚的。
 

“安內攘外”政策

    郝柏村在專訪中還為蔣介石在抗戰初期實行的“安內攘外”政策辯護。他說,“在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北伐剛剛統一,那個時候的所謂中央,也就是國民黨真正控製的隻是江蘇、浙江、安徽三個省,”其他省份則分別由當地的軍閥控製,而且這些軍閥還暗中與汪精衛與日本人勾結。而共產黨則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蘇區,一度還幾乎打到江西省會南昌。此外,中國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連幣製也不一樣,各地都用不同的貨幣,一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在英國幫助下發行法幣,中國的幣製才得以統一,而交通貿易上的障礙也很多,因此,蔣介石才提出一個「安內攘外」的政策。

    郝柏村還批評當時中國共產黨雖然發表了《共赴國難宣言》,接受國民黨的領導,但實際上並沒有履行承諾,而且經常自行其是。而且,中共(抗戰時)打國民黨的遠比打日本人多

    他還提到“新四軍事變”(即中國大陸官方所稱的“皖南事變”),表示,後來國民黨顧祝同把新四軍解決了,完全是因為新四軍違抗軍令所致。他說,原來新四軍部署在江南,當時國民政府不能一麵剿共、一麵抗戰,於是把新四軍調到黃河以北去,讓他們在河北平原、山東平原和山西去發展,但是新四軍不答應,仍然留在江南搗亂,並在“黃橋事件”中消滅了國民黨的89軍。

    不過,郝柏村認為,當時蔣介石處理新四軍軍長葉挺還是特別對待的,隻是把他關押在重慶,而沒有像對原山東軍閥韓複渠那樣,以“違抗軍令、臨陣脫逃”的罪名被槍斃,並且在抗戰勝利後把葉挺放了,隻是後來葉挺不幸遇到空難而死亡

 


郝柏村(中排左五)擔任炮兵連長時與全連官兵攝於印度(郝柏村提供)


 
國民黨抗戰曆史

    不過,有曆史數據顯示,國民黨在抗戰宣傳時也曾經沒有完全反映曆史真相。其中包括在1938年6月9日,為了阻止日軍裝甲部隊的進攻,國民黨政府曾利用炸藥炸毀河南鄭縣附近花園口黃河南岸的堤防炸毀造成決堤,造成河南、安徽和江蘇三省44個縣市因此受災,89萬多人死亡、391萬人逃難,經濟損失失10.9億元。當時國民黨的宣傳稱是日軍轟炸造成決堤的。

    對此,郝柏村承認,的確最初國民黨政府在描述花園口決堤事件是沒有說真話,但他辯護說,這完全是因為“戰時宣傳”的需要,因為當時隻能讓老百姓恨日本人,而不能讓他們恨政府,所以才這樣宣傳,所以這不算是故意隱瞞,而且戰後已經說明真相。

    郝柏村指出,如果徐州會戰沒有黃河決口,那河南和安徽都是平原,日本人的裝甲部隊就會一直衝到西安,所以黃河決口,日本軍隊就不能過來了,那比一百萬兵力還要重要。

    他同時也表示,老百姓的犧牲是很慘,但這種犧牲,他是為了國家,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犧牲,是同軍隊犧牲的價值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懷念他們,紀念他們,永遠不能忘記。

    當被問到在台灣的官方抗戰資料或者曆史書中,似乎也沒有完全提及到中共曾經也參加抗戰,沒有八路軍或新四軍的任何描寫,甚至沒有提過中共一些將領也在抗戰裏陣亡的曆史,郝柏村表示,“也許是沒有”,但則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這些數據”。

    他還堅持說,國民黨方麵從來沒有故意隱瞞抗戰真相,但承認會有“數據不正確”的情況。他也強調說,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要還原曆史真相
 

美國的抗戰功勞

    近年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抗戰勝利既不是共產黨的功勞,也不是國民黨的功勞,而是美國的功勞。因為美國在日本投擲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再加上美國也給國民政府很多軍援和財政支持,所以對於中國抗戰來說,最大功勞的應該是美國。

    郝柏村形容這種說法是“顛倒事實,是滅自己威風的一種說法。”

    他解釋說,在抗戰期間,中國牽製了一百萬日本軍隊。如果中國當時變成日本的附庸了,日本不僅可以把這一百萬軍隊派去打蘇俄、打南洋,而且還可以征用中國的兵去幫日軍打仗。

    他認為,日本人後來失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解決中國戰場。他還披露說,日本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曾派野村吉三郎到美國去談判。當時日本為了同美國妥協,答應說日本在中國大陸停戰六個月,而美國也應該不幹涉日本。當時美國準備接受,被蔣委員長知道,馬上告訴羅斯福(美國總統),對不起,如果你們妥協了,日本人不打了,我不停戰,後來羅斯福沒辦法,最後才發生了珍珠港事件。郝柏村說,如果蔣委員長那時候停戰的話,停戰就停戰嘛,那美國人根本不會跟日本人打起來。

    郝柏村還指出,抗戰期間中國獲得的援助很少,除了駐印度的兩個師之外,其他要等到德國投降後,美國才慢慢開始援助中國。此外,如果英美法不認同中華民國在抗戰期間對他們的貢獻,他們也不會邀請蔣委員長參加開羅會議,也不會承認中國是世界四強之一,也不會讓中國變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嗎。因此,郝柏村認為,在二次大戰期間,中國抗戰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視頻)郝柏村:中共自稱是抗戰“中流砥柱”有欠公道

 



 
 

 



相關文章:
    
遙望故國
     
中日兩國
    
曆史回顧
    
兩次中日戰爭的曆史啟示

    
如何正視曆史:從京都、奈良到北京(視頻)
    
為慰安婦伸張正義的道路上,她們的政府辜負了她們
     如何對待這些悲慘的女性(圖)
     
中國版東京審判庭審記錄為何姍姍來遲?
     
向哲浚—重新被記起的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
     倭寇與日本基督教史及一個中國人的傳聞
     
關於習主席在橫店舉辦首次抗戰大閱兵式的建議

     
據說中國夢日本人幾十年前就全實現了
     
在回家的火車上終於搞懂了為啥要抵製日貨(視頻) 
     
日本演員與中國導演及參賽奧斯卡短片獎中的抗日神劇

    
何時能坦然麵對自身的汙點?(圖) 
     
日本首相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與中國的長春
    
我們該如何紀念南京大屠殺

     
中日鴻溝:自作聰明者的貢獻
     
如何看日本?如何看中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