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盛開

杜鵑盛開 名博

我相信翁帆是幸福的

杜鵑盛開 (2015-06-11 18:50:40) 評論 (68)

隨著最新一期的楊瀾訪談錄的播出, 楊振寧和翁帆再一次被推到了公眾和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人們眾說紛紜, 說白了就是對巨大年齡差距婚姻的好奇和探究。歸結於楊翁婚姻中, 是否有愛, 還是隻是一種名利, 聲望與年輕, 青春等外在條件的利益交換。

我在剛大學畢業時, 同單位的一個25歲女孩, 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相親活動。因為我們年齡接近, 所以交談比較多。她會講" 這個人長的湊合, 工作單位也不錯, 就是沒有房子, 結婚後不知住哪裏?" 又或者" 那個人, 家庭條件好, 但本人長的寒磣了點。" 等等。 最後綜合評估, 找了一個門當戶對, 各方麵條件不錯, 看起來順眼的男孩結婚。這樣的婚姻門當戶對, 男女條件旗鼓相當, 是否這樣的婚姻在大眾眼裏就是美滿幸福呢?  當初選擇伴侶時的種種現實考量是否也有物質和世俗的東西在裏麵呢?

也許有人會說,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 思想和感情就不再單純, 考慮世俗物質和實際的東西就比較多。而八十年代中期的校園愛情, 是沒有房子, 金錢等等的考慮的。那麽校園愛情是否就是純粹的感情。而沒有任何外在條件的考慮呢?

答案是否定的。讀大學時, 同學中有一個女孩和她的男朋友, 他們是中學同學。 當同學們知道她的男友是一個中專生時, 很多人是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 那時的校園愛情是沒有金錢, 房子等物質的奢望,。但那個時代的人們卻看重學曆和文憑。那麽學曆和文憑屬於純感情嗎? 單純的校園愛情隻有愛情而沒有社會的, 世俗的標準嗎?

感情是什麽? 純粹的感情又是什麽? 年少無知的青春, 選定的伴侶, 或許最初是沒有利益, 地位和家庭的因素 。但又聽到過多少人的怨言和控訴, 他們認為這種隻有感情而沒有兼顧其他條件的婚姻, 會帶來生活習慣, 價值觀念的極大不同。因為純粹的愛和感情抵擋不了" 門不當戶不對" 的因素所帶來的惡果。

即使是少年人純純的感情, 也包含了太多外在的東西, 比如青春少年會因為一個女孩的美麗而產生愛情。喜歡一個女孩的原因就是外貌, 這也是條件, 是最基本和原始的外在條件。比如一個懷春少女喜歡一個男孩, 或許因為外表, 學業, 能力, 帥氣, , 其中一定有外在的東西。即使是最純的愛, 裏麵也參雜了太多外在和表象的東西。所謂愛其實就是由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因素組合起來的一種吸引力。假如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去愛一個文盲, 不管他們是否真愛, 世界一定會判斷他們不會幸福。

愛情和婚姻是千百年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所謂純粹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說到底帶有不同時代, 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的烙印和痕跡。人們習慣以一種大眾化標準來評判非常個人的感情, 合乎大眾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這樣的大眾標準適合每一個個體嗎?

所謂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青菜蘿卜, 各有所好, 愛與不愛, 其心自明, 幸福與否, 冷暖自知。幸福是一種很個人的感覺, 翁帆說她是幸福的, 那麽她就是幸福的。假如生活中認識的人, 告訴我她很愛自己的丈夫, 她丈夫給了她一個純淨的世界, 她非常幸福。我選擇相信並且祝福她。或許她的幸福並不是我所追求和需要的。為什麽非要以我對幸福的理解和詮釋來論斷評判她就一定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