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9/7561118.html 揭開毛澤東“億元稿費”謠傳的真相——訪毛主席“管家”吳連登 | ||
| ||
![]() |
編者按:偉人毛澤東離開我們已有三十二個年頭了,可中國的“毛澤東熱”卻持續至今,各種書刊、報紙和網絡一直在不斷地刊登著毛澤東的故事,闡述著毛澤東的思想,這說明廣大幹部群眾對毛澤東的感情仍然是那麽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沒有減弱,甚至在某些方麵顯得更為強烈! 但是,也有那麽一些人,或出於自身的經濟利益如為了擴大報刊雜誌的發行量,或別有用心嘩眾取寵,或懷有不可告人目的,熱衷於炒作毛主席的傳聞,甚至不惜造謠惑眾。如毛主席的稿費問題,本來是100多萬元,可有些人卻編造出種種版本,說什麽至少有“幾千萬元”,還有的報刊慫人聽聞地發表以“毛澤東億萬稿酬的爭議”、“毛澤東億萬稿酬處置內情”等為題的文章,煞有介事地確認毛主席的稿費是“1.3121億元人民幣”,甚至胡說“文化大革命時期全國不讓任何人拿稿費,就毛主席一人拿稿費”!對此,曾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同誌紛紛要求有關報刊雜誌尊重事實,糾正錯誤,以正視聽! 最近,毛澤東“管家”吳連登特地找到中紅網,係統地介紹了毛主席稿費的有關情況。他用無可辯駁的事實澄清了三個問題:一是毛澤東稿費到他老人家逝世時為止的準確數是124萬元人民幣;二是“文革”中在國內出版的所有“毛著”與舉國上下的著作人一樣,沒有分文稿費;三是毛澤東對待稿費的態度是明確的和一貫的,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人物簡介:吳連登,毛澤東主席的生活管理員,陪伴毛澤東度過了最後的12年,人稱“毛主席管家”。他是江蘇鹽城人,1942年生,種過田,務過工,當過服務員。1961年,在頤年堂第一次見到毛澤東。由於緊張,他端的茶竟灑掉了一半,卻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1964年,二十二歲的吳連登,被毛澤東要去管生活和家務。吳連登把這看成是自己的使命,盡心盡力地做。毛澤東家裏的人,都喜歡這個年齡不大的“小管家”。毛澤東心情好的時候,有時開起玩笑來就沒準了。吳連登的家鄉是鹽城,毛澤東就喊他“鹹城人”,因為“鹽是鹹的嘛”!吳連登的“登”和電燈的“燈”是諧音,毛澤東就說他“是自己身邊一盞不滅的燈”。雖然吳連登的年齡比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和李訥還小,但按毛主席立下的“家規”,她們還得叫吳連登“叔叔”呢!
·毛主席稿費到底是多少? ·到毛主席老人家1976年9月9日逝世為止,他的全部稿費共計為124萬元人民幣。 中紅網:有關毛主席稿費的一些傳聞,你們這些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同誌也知道了? 吳連登:有關毛主席的事,我們怎麽會不知道!?我們聽了有些人在造謠汙蔑,還有些人在傳謠信謠,非常氣憤,也非常痛心,哪有這麽不顧事實胡編亂造的!所以,我們這些知情者應當出來說話。 有些報刊說什麽,“毛主席的稿費高達一億三千多萬元”,這太離譜了!我給毛主席管家的那12年,主要是管他的工資和全家的開銷,包括負責每天為他買菜,但他的稿費我沒有管過。管他稿費的,是個名叫鄭長秋的同誌,今年82歲了。他從1952年9月直到1986年離休,一直在中央辦公廳專職負責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別財務,叫“中辦特會室”。出納為老紅軍戰士鍾子山,專職保存財務票據。對毛主席稿費的收入、支出及究竟有多少,他們最有發言權。他們非常準確地告訴我,到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為止,即老人家臨終前全部稿費共計為124萬元人民幣。到1983年底,鄭長秋退休前轉交下任時,毛主席的全部稿費共計為157萬多元。原因是存款利息上調了,稿費比原來多出了33萬。 1976年10月2日,汪東興到毛家灣檢查毛主席遺體保護情況,接著又到毛主席著作編委會,接見了編委會的部分同誌。當時,汪東興特意把我叫去,囑咐道:“毛主席還剩下124多萬元稿費,要把這些錢都花在編輯和出版毛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