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提琴製作家係列之一:小提琴的起名》
《提琴製作家係列之一:小提琴的起名》
2013-07-24 22:36:18
俗話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西門加一句:小小丈夫不可一日無樂子。文學城上,有大丈夫,以天下為己任,指點江山,規劃世界,是出將入相的材料!有小丈夫,或玩股市期貨,或經營實業,日進鬥金,是今日的陶朱公!輪到西門,隻好當個小小丈夫,吹拉彈唱,珍物集賞。處處尋找樂子,享受每天的歡快時光。
西門學過些音樂,懂得點樂器。想拚湊一些有趣的音樂人物和故事,上文學城獻獻醜,以博諸位一笑。有說得不對的,請諸位砸磚。。。
話說 2011年 6月 20日,在特裏西奧 (Tarisio Auctions)拍賣公司的倫敦拍賣會上,一把名為《勃朗特夫人》( The Lady Blunt)的小提琴,以九百八十萬英鎊(一千五百九十萬美金)的價格成交。這把提琴,是意大利著名大師安東尼·斯特拉第瓦利( 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在 1721製作的。這次拍賣,引起全球提琴收藏界的關注。
《勃朗特夫人》小提琴正麵照片:
《勃朗特夫人》小提琴背麵照片:
特裏西奧拍賣公司為拍賣《勃朗特夫人》小提琴做的視頻廣告。
VIDEO
《勃朗特夫人》小提琴曾經在 1971年蘇士比拍賣會上,以破當時記錄的八萬四千英鎊(二十萬美金)成交。 2008年,日本音樂基金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以一千萬以上的美金收得此琴。此次日本音樂基金會出賣此琴,所得款項,全部捐贈地震海嘯災民。
各位朋友大概會奇怪:一把演奏用的小提琴,怎麽會叫《勃朗特夫人》?這是因為昔日大師製的琴,不像今天批量生產,明天可能會 3D打印的統貨。每把名琴都是大師嘔心瀝血的心血結晶。從選料,製作,配漆,調試,無不絞盡腦汁。一把琴可以精雕細刻,美輪美奐;也可以鑿痕累累,刀法粗獷。但各各別具匠心。每把名琴都有鮮明的個性,是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品。提琴收藏家和演奏家喜愛名琴,把它們當成有生命的活物,所以給它們起了名字。談起來就像說到一位老友。
小提琴的命名,一是來自其收藏家的名字,二是使用過它的演奏家給它起的昵稱,三是直接叫它的製作家名字,四是叫其仿製的原型琴的製作家名字。。。
《勃朗特夫人》小提琴的名字,來自它的第一個擁有者勃朗特夫人。勃朗特夫人( Anne Isabella Blunt 1837-1917),精通多國語言,擅長提琴和美術,是著名的馬術專家。勃朗特夫人的母親 愛達 ·金( Ada King 1815-1852)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作家,發明了計算機械的算法,是今天公認的曆史上第一位程序設計師。勃朗特夫人的外公,更是英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詩人拜倫爵士( Lord Byron 1788-1824)。
勃朗特夫人照片
勃朗特夫人外公拜倫爵士畫像
在《勃朗特夫人》之前創紀錄的小提琴是 2010 年 10 月 14 日以三百六十萬美金拍出的《莫裏托》( Molitor )。這把琴也 是意大利著名大師安東尼·斯特拉第瓦利的作品,製成於 1697年,是大師黃金時期早期的作品。 《莫裏托》 小提琴身世顯赫。傳說早期為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特( 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所收藏。後來到了法國著名女社會活動家,藝術品收藏家朱莉婭特·萊卡米爾夫人( Juliette Récamier 1777-1849)手中。 1804年,法國元帥加勃利爾· 莫裏托( Gabriel Molitor 1770-1849 )得到了這把琴,這也是為什麽這把琴叫《莫裏托》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莫裏托》來到美國,為著名的科蒂斯音樂學院(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所擁有。 1938 年流出,輾轉為數位演奏家和收藏家收藏。 2010 年為著名美國小提琴演奏家安 ·美爾( Anne Akiko Meyers 1970-)所拍得,直至今日。
《莫裏托》小提琴的 正麵和背麵照片
《莫裏托》小提琴擁有者 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特畫像
《 莫裏托》小提琴擁有者 朱莉婭特·萊卡米爾夫人畫像
《 莫裏托》小提琴擁有者 法國元帥加勃利爾·莫裏托 畫像
《 莫裏托》小提琴擁有者 著名美國小提琴演奏家安·美爾照片
安 ·美爾演奏 《莫裏托》小提琴的視頻
VIDEO
另一位極負盛名的小提琴製作大師約瑟夫·瓜內利( Giuseppe Guarneri - del Gesù 1698-1744)在 1743年製作了一把名琴,成為演奏聖手尼古拉·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的最愛,曾跟隨帕格尼尼紅遍歐洲。此琴因聲音洪亮渾厚,音色獨特,穿透力強,被帕格尼尼昵稱為我的《大炮》( Il Cannone )。 帕格尼尼臨終時,將《大炮》捐贈給意大利熱那亞( Genoa)市。《大炮》現在是意大利的國寶,收藏在熱那亞的博物館中,層層加鎖,平素不輕易展示。帕格尼尼死 後一百多年,有幸用它演奏過一次以上的小提琴家全世界隻有三十幾個,而中國女小提琴家黃濱女士,獲得受邀用“大炮”演奏三次,並用它錄製唱片的殊榮。
意大利熱那亞博物館中的《 大炮 》小提琴
和《勃朗特夫人》齊名,保存狀態極好的斯特拉第瓦利《彌賽亞》 ( The Messiah )小提琴,是大師在 1716年製成的,此琴在大師生前始終沒有離開過作坊。後來到了意大利著名提琴商和收藏家路易吉·特裏西奧( Luigi Tarisio 1750-1854)手上。特裏西奧每次去巴黎,總要和大家提起他那把神秘而不凡的提琴,但又始終不舍得拿出來示人。有一次,在特裏西奧和法國著名提琴製作家收藏家和琴商的維奧姆( J.B. Vuillaume 1798-1875)再次提到這把琴時,邊上的演奏大師阿拉德 (Jean-Delphin Alard)抱怨說:“你總是說說說,我們從來見不著。這把琴真像傳說中的救世主《彌賽亞》,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直到特裏西奧去世,維奧姆趕到意大利,用所有能收集到的錢從特裏西奧的侄子們手中買到特裏西奧的全部提琴收藏,才見到這把被阿拉德無意中命名的《彌賽亞》。《彌賽亞》小提琴現在在英國牛津的阿施莫林 ( Ashmolean Museum)博物館中,是英國的國寶收藏。
牛津阿施莫林博物館中的《彌賽亞》小提琴
除了個別命名的提琴外,人們還用製作家的名字稱呼他做的琴。如張三有一把《阿瑪蒂》,李四有一把《斯坦納》。後來引申到仿製大師的琴,如王五有一把上世紀初德國的《斯特拉第瓦利》,趙六有一把 1880年法國的《瓜內利》。說得順了,從來不會搞錯。。。
未完待續。。。
參考書目:
Wikipedia, the Free Encyrcopedia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Violin & Bow Makers, Williams Henley
Italian Violin Makers, Karel Jalovec
German & Austrian Violin Makers, Karel Jalovec
German Violin Makers, Fridolin Hamma
Violin Maker of the United States, Thomas James Wenberg
Italian & French Violin Makers, Bruce Carlson (Cremona), F. Leonhard (London), Igor Moroder (Verona), J.F. Schmidt (Lyon )
YouTube.com
寫於 2013 年七月,轉載請注明出處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4-08-29 22:05:08
回複 '安芃' 的評論 :
這類價值不菲的提琴,平時大多供著,要等特殊的場合才會拿出來演奏。一般在音樂會節目單上會注明該琴為XXX所擁有,或為XX基金會所出借。聽眾來音樂會,很多時候不僅是來聽大師演奏,也經常會來一睹某把名琴的風采。所以音樂會上,演奏家和名琴是相輔相成的。
安芃 發表評論於
2014-08-29 19:16:04
本人外行,有些好奇,這種小提琴隻是供收藏還是也用作日常演奏,如果也用作日常演奏,怎麽能保存兩百多年依然簡直連城呢?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8-26 08:19:14
回複 '佳麗' 的評論 :
謝謝佳麗捧場。
佳麗 發表評論於
2013-08-24 20:25:18
收益非淺,難得的好文章,希望文學城再多一些這麽好的文章。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8-08 00:20:42
回複北美君子的評論:
謝謝君子兄評論,西門的小提琴,應該不止一把。。。
北美君子 發表評論於
2013-08-07 19:39:04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西門,
沒想到《大炮》可能就是帕格尼尼的那把傳說中的琴。
以前不知道約瑟夫·瓜內利(Giuseppe Guarneri)是帕格尼尼的製琴師。
真正地領教了。
西門真是多才多藝,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更想不到西門還有一把名琴。君子慚愧,未涉足收藏樂器領域。
望多多交流。與西門筆談,感受益菲淺。
問西門好。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8-07 16:25:08
回複北美君子的評論:
君子兄,我在文中提到的《大炮》,是Paganini最愛的一把琴。Giuseppe Guarneri 因為製琴率性而為,不像其他提琴製作師那樣精雕細刻,所以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二流的製作師,隻有Paganini這樣的天才,才能認識到Guarneri超凡的天分,Paganini對這把《大炮》愛極。Guarneri 的提琴也因為Paganini的演奏而名聲大振,成為現在和Stradivari 作品分庭抗禮的名琴。Stradivari 音色純正高貴;Guarneri 的琴聲音洪亮,帶有一種自然的野性。所以演奏風格比較狂野的演奏家一定喜歡Guarneri。西門有一款德國製琴名家Roth在1920年代仿的Guarneri,是西門喜愛的好琴之一。。。
不知君子兄有什麽樣的琴?
北美君子 發表評論於
2013-08-06 19:52:23
西門,
不知你知不知道帕格尼尼那把小提琴的故事。
帕格尼尼是小提琴界的鬼才,他拉奏的樂曲難度之高令所有其他小提琴家不能仿效 - 原因是他有10根病態的欣長的過分的手指。他患伴有先天性心髒病和蜘蛛手指的馬凡氏綜合症。
自然他那把小提琴也引起了後人的關注,而且他的那(或幾)把小提琴還存留下來。
問西門好。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30 11:15:56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謝謝!1/2時就是女兒定奪地。攢點銀子,準備買50年以上的。小女兒的耳朵聽力應該是一流的。
等著續集哈!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10:17:45
回複長在紅旗下的評論:
主要看你的Budget。如果連買琴帶投資,Budget比較寬鬆,自然買意大利琴。如係老琴,增值係數很高。如Budget一般,買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德國琴,做工精良,聲音往往不錯。著名的有Roth, Heberlein, Schmidt。。。如Budget有限,買中國新琴,價廉物美。現在中國有很多製琴專家,琴做得很好。如曹先生,朱先生,林先生,等等。試琴這一關,要你寶貝女兒定奪,因為拉的人畢竟是她。如她不喜歡,再貴也不理想。。。
僅作參考。。。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09:59:15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實話實說,介個ID照第一次看嚇俺一大跳。不過說自己醜地未必真醜。所謂的帥哥美女往往是假的。千萬別對號入座哈!
等著聽西門大才子接著講。能否也說說普通人買啥琴好。能對付地方比賽就行了。樂團的琴偶已經備好,多謝多謝!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09:57:39
回複xwenxuecityy的評論:
收藏提琴的《收藏家》,十有八九自己會拉提琴。Paul Allen從小學琴。許文龍提琴拉得不錯。居然是台灣第一個自製提琴弦並推銷出售的人,都有些音樂修養。
大陸現在富人很多,什麽都收藏,但收藏提琴的不多。主要是因為第一代富人著重打拚,有機會學音樂的不太多。等到第二代富豪出現,有錢有閑玩文化,收藏提琴的一定會多起來。
謝謝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08:47:23
回複megchen的評論:
三大理由:
1. 文學城上多帥哥。器宇軒昂,威猛高大。相比之下,西門人物猥瑣,身材萎縮。所以自慚形穢,退而求其次,照片隻好選動物。
2. 俗話說:蝦有蝦道,蟹有蟹路。又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西門既然落到動物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醜到極點,當一個群醜冠軍。所謂:If I am not better, at least I am different.
3. 美女對帥哥,或仰慕,或思念,或防範。對貌醜動物,則不存防範心。如第一眼不產生惡心感,往往憐其醜陋,愛其乖巧,領為寵物。貌醜動物則可依醜賣醜,攫取利益。瞧,美女meg不就中招了嗎???
嘻嘻。。。
xwenxuecityy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06:16:06
“收藏家”如有拉琴的habby, 買個價值連城的名琴還值得。有錢人嘛,一點小habby 也跟常人不一樣。 否則,total abuse
megchen 發表評論於
2013-07-27 02:34:05
回複彈指一瞬間的評論:
“點進來看到那個賊脫兮兮的小狗頭像便興奮得拍案而起,”——嗬嗬嗬嗬,笑死了,很油墨啊!
西門大才子,能不能說說你是怎麽選中的這張ID照的,為什麽選它?哈哈哈哈,笑死了。就是因為這個小狗胸前掛了一個“第一名”的牌子嗎?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21:11:09
回複麗雅的評論:
National Galary 也是西門之最愛。每次去,流連忘返。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20:30:27
回複彈指一瞬間的評論:
謝謝瞬間姐來訪。西門初學乍練,還不知道效果怎樣。
瞬間姐的照片,棒的不得了,大開眼界。學習啊。。。
彈指一瞬間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18:55:04
看到城頭的標題就想,難道是西門大才子?點進來看到那個賊脫兮兮的小狗頭像便興奮得拍案而起,果真是!西門大才子不是有二下子那麽簡單啊,俺隻能搬張小凳子老老實實的坐著聽課,做筆記。恭喜西門開博,受益匪淺,無限仰望,熱烈鼓掌!
五穀不分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15:20:58
回複麗雅的評論:
我就是在等某位女士出來說道說道拿破侖的形象真不咋地,本以為meg會先開口(不過也說了點壞話),沒想到是你第一個衝出來,哈哈哈。
大家周末愉快。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13:35:07
回複老哥XD的評論:
謝謝老哥來訪,老哥說得對,西門玩小提,沒玩風火輪。不過西門認為玩風火輪一定也很有意思。。。
老哥XD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13:25:04
西門也博起了,了不起。西門玩兒的樂器是不是小提?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10:15:02
回複長在紅旗下和太子黨群的評論
太子黨群宗師 說得 是
其實 拉提琴的 -- 有藝人 有文人 有全才
如果 不把 拉提琴的 目的
定在 成為大師
----- 娛人 自娛 也很好玩
促使 左右腦 平衡發展 ------- 同時
加強 邏輯思維 形象思維的 能力
用interdisciplinary 的方法
他山之石 可以 攻玉
說不定 在 另一個 領域 ----- 會有 大成就
祝 長在紅旗下 寶貝女兒 的 提琴演奏
進步迅速
謝謝太子黨群宗師
謝謝長在紅旗下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9:59:16
回複megchen的評論:
歐洲各國王室和達官貴人,有收藏小提琴或弦樂四重奏樂器的傳統。各知名的提琴製作大師,也經常接受王室達官貴人的Commission,專門製作精品琴供他們收藏。所以拿破侖為了打進貴族圈子,擺脫草根形象,收藏名提琴也是可以理解。
就拿今天的商業新貴,一朝暴富,往往也會購買名琴作為投資,diversify investment portfolio。 著名的有Microsoft的Paul Allen,和台灣的許文龍。尤其是許文龍創建的奇美博物館目前收藏的大、中、小提琴超過一千支,僅意大利小提琴就超過300個作者。有來自全世界830個作者的樂器。如此大的收藏規模,使奇美博物館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提琴博物館。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7:26:56
回複太子黨群的評論:
謝高人指點。介個太厲害,所以不敢在此獻醜。好在是她自己要學的,絕對是玩玩而已。用她的話說是everything I do is for fun.
太子黨群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5:44:59
天分、天才:就是上帝的 挑選,是與生俱來的 品質。
西門 就是 有天分 的 學者 的 品質。
這是 俺 做不到的。
畫畫之 閑暇: 彈吉他 休息,幾十下來,想必不俗。
但,--- 也就 是 不俗罷了。
因為,彈琴是假,---看著自己 的未 完成的作品
思考、思路、思辨、思考著 是否表現了
6 days 之後的 美質、美麗 是 真。
謝謝 西門
太子黨群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5:25:04
回複長在紅旗下的評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4ODUxMjg=.html
先 看看 聽他 老Ve的 琴技,再 想想 你 女兒 的天分:
音樂、繪畫:不是天才,不是上帝 的 祝福,還是
玩玩吧了。----- 我已經 畫了 四十多年的 油畫,
----- 從師 Pissrao 從十五歲起航。---- 至今
對 繪畫 還是 半解。沒有上帝的聖祝福,再勤奮
在投入、再---- :多是 白搭。
謝謝
麗雅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5:11:03
說起油畫,拿破侖在書房的那幅是大衛的作品,收藏在D.C.的國家藝術館,真是有點其貌不揚,神韻也欠英武,嗬嗬,這次去D.C.,我還給這幅油畫拍了照片。另外那一幅Juliette Récamier夫人油畫也出自大衛的畫筆。還是覺得《馬拉之死》更有震撼力。
拜倫的肖像是Thomas Phillips的傑作,真是英俊。另一幅拜倫穿阿爾巴尼亞服裝的也是Phillips畫的,是我年輕時鍾愛的一本拜倫詩集的封麵呢。
問Meg好,是的,我好久沒上帖,有網友問我為啥偷懶,不是懶,真忙啊。也問古塤,騷客,五穀好,還有粉粉諸位XDJM...在西門園地見到這麽多好友~~~ 等著西門下回分解。。。
megchen 發表評論於
2013-07-26 03:59:18
問好樓下麗雅和五穀同學還有其他西門的高朋們!嗬嗬,是西門君又讓我們歡聚一堂一次。
看到Lord Byron的畫像,不禁想到他的才華橫溢和狂放不羈,他是有名的才子加浪子。年輕時的我曾經狂迷他和雪萊的詩歌,倒沒想到他的後代與名琴掛起鉤來。謝謝西門的介紹!
“《莫裏托》小提琴擁有者法國皇帝拿破侖”———嗬嗬,拿破侖是來自科西嘉島的土包子軍事天才,不知他收集小題琴幹什麽。讀過一本他的專記,好像他一輩子都為自己卑微的出生感到有些自卑,渴望被法國和歐洲宮廷的上流社會貴族們真正接納。也許他因此而附庸風雅收集起小提琴來。
嗬嗬,一點調侃,望西門大才子笑納!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3:57:37
回複麗雅的評論:
歡迎麗雅姐來訪。是麗雅姐和meg,把西門帶到文學城的仙境,認識了這麽多的朋友。也感謝麗雅姐,閩姑姐,mychina牛爺,和潤濤閻老,允許我在諸位寶地胡說八道,大放厥詞。西門要學牛爺的風趣詼諧,作文舉重若輕;西門要學閻老的義正詞嚴,作文舉輕若重。西門還在學習中。。。
西門平時油腔滑調。一到正經場合,就會嚇得老實。想起看過Perlman講小提琴Golden Age和Pavarotti講意大利聲樂前輩的視頻,見到兩位大師對藝術的熱愛,發自肺腑,嘔心瀝血。使西門無比感動。所以說到提琴製作大師,西門不敢耍貧嘴,掉槍花。隻好老老實實,平鋪直敘。要是說得Boring,還請大家見諒。。。
麗雅姐提到大師製琴時遇到幾百年一遇的氣候特點,其實在提琴製造史上歐洲發生了兩件大事,影響深遠:一是恰逢小冰川期(1550年至1770年);一是延續到十七世紀的歐洲鼠疫大流行。這兩件事,西門以後會提到。。。
謝謝!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3:16:55
回複五穀不分的評論: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我呀!西門老母親總說西門是‘三斤重的鴨子兩斤半的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紈絝子弟,繡花枕頭啊。所以要當丈夫也當不了大丈夫,小丈夫,隻好當個吃喝玩樂的小小丈夫(其實有人說:上海有男人(丈夫)嗎?隻有女人和一群不男不女的人),所以西門能不能當上小小丈夫,還是個問題呢。。。
希望您喜歡名琴和它們的故事。。。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3:04:44
回複抱憾終身的評論:
謝謝抱憾兄來捧場。衷心希望抱憾兄在聽到美麗的小提琴聲後,以歡樂心情,懷抱幸福的明天。。。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3:00:11
回複TNEGI//ETNI的評論:
老兄堂堂醫學統計學專家,修琴能有這樣的造詣,真是不易啊。老兄使我想起一個人:晚清最後一位官費留學生,MIT畢業的高材生,上海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中國第一位正式由大師教出的提琴製作家司徒夢岩老先生,也是西門先師的老父。。。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2:52:10
回複長在紅旗下和太子黨群的評論
如果能上一段視頻到YouTube上,我們大家都能欣賞了。謝謝。。。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2:49:03
回複整全的教育,meg的評論:
“Red Violin”,是西門衷心喜愛的一部影片。雖說片中的人物故事皆屬虛構,但各有生活原型,絕非空穴來風。片中以製琴大師Nicolò Bussotti的一把漆中加入愛妻鮮血的精工細作的小提琴為主線,通過五張塔羅牌的命運預測,講出了五段動人的故事。
Meg提供的視頻,給我們呈現了一位提琴小天才Kaspar Weiss的形象。提琴鬼才Frederick Pope,一定以Paganini為原型,充分展示了小提琴作為魔鬼最喜歡的樂器的攝魂魅力。文革期間上海的Chou Yan,實際上是描寫意大利小提琴收藏家Terisio的事跡。富有的提琴家Ruselsky,難道不是活生生的Isaac Stern的化身嗎?
Jashua Bell的提琴配音,感情真摯,技巧純熟,給他帶來了全球的聲譽。“Red Violin” 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它。
抱憾終身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1:27:07
西門老弟開博,所貼圖片都極精美。做哥哥的一定要來捧場給足麵子,祝願你:緣滿文學城,篇篇是精華。
TNEGI//ETNI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20:44:09
不好意思,來的太晚了。這麽好的文章今天才注意到。感謝西門老弟的熱忱奉獻。
過幾天我上一個我維修好的琴。目前我女兒在拉它。在她的小提琴老師那裏錄了一點點視頻,也因此有機會與那位老師的琴比較一番,因此想請你幫忙做點評價。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8:57:23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閨女現在拉3/4。那把琴有20年音色還行,在樂團拉就聽她的聲音了。西門大才子有空可以聽一下小女拉的曲子嗎?看她是否可造。現在隻是玩玩沒參加比賽。多謝多謝!
太子黨群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8:43:23
謝 小弟
我的琴的質感,與 Vengerov 的 這把 很相近,尤其 低音
,有 回授的 空曠回蕩 的 美妙。
Maxim Vengerov,Ysaye,Sonata No 3 in D minor,Ballade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4ODUxMjg=.html
謝謝
麗雅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8:36:01
Wow! 西門開博,可喜可賀!博文洋洋灑灑,圖文並茂,論文水平,涵蓋深廣,跟我想象中的一樣,嗬嗬,就一如你以往所表現的淵博學識和認真態度,連參考資料都如寫論文般一一列上,純粹的學院風格,就是完全沒有了初認識你時插科打諢的諧趣,看來西門是把玩心收起來,要大顯身手了。:))
記得我們不久之前在討論帕格尼尼時也提到日本人拍賣《勃朗特夫人》的提琴嗎?很高興在這裏讀到更多的背景信息。:) 意大利人匠心獨運、精益求精的製作精神真的令人敬仰,也拜當地當時幾百年一遇的氣候特點,樹木生長非常緩慢,產生出縝密堅實的材質,令提琴可以保存幾百年,不但不變質腐爛,反而像古董一樣身價倍增,在全球持續獨領風騷,真是奇妙之至,肯定是空前的,就不知道是不是絕了後。
謝謝分享係列之一,後麵一定會有更精彩的,等著你的一桌桌大餐哦。
五穀不分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8:25:17
隻知道吃喝玩樂的N小丈夫們的N是幾啊?
謝謝介紹名琴“The Lady Blunt”,“Molitor”,“大炮”,和 “The Messiah”身後的故事 ,太有味道了, 尤其是“The Messiah”的故事。 收藏有理有利有意有怡。
好文!
megchen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6:24:46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謝謝西門君的詳細解釋,心中一些鬱悶得以舒解。這些名琴不僅製作技藝極其精湛,而與之相隨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永久流傳。
“每把名琴都是大師嘔心瀝血的心血結晶。從選料,製作,配漆,調試,無不絞盡腦汁。一把琴可以精雕細刻,美輪美奐;也可以鑿痕累累,刀法粗獷。但各各別具匠心。每把名琴都有鮮明的個性,是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品。提琴收藏家和演奏家喜愛名琴,把它們當成有生命的活物,所以給它們起了名字。談起來就像說到一位老友。”——這些話高度概括了這些名琴的不凡價值所在。
一把好的名琴,音色是極其出色卓爾不群的。與你分享一個視頻,相信西門大才子一定看過並且喜愛過這部電影。裏麵獨奏用的琴就是Joshua Bell自己所用的一把 Stradivari做的名琴,當然後來他換了把更貴更好的,相信你未來的文中會談到它。
The Red Violin - The Monaster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FT5Kr3pRA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29:19
回複applebee3的評論:
謝謝您來訪!西門要繼續努力,不斷提高。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27:42
回複社會的人的評論:
老兄言重了。有製琴大師斯特拉第瓦利的名琴和演奏家安·美爾的出色表演,我們都有福。
謝謝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24:42
回複整全的教育的評論:
據西門小弟得知的消息,有美女才女網友在準備這方麵的題材。西門也在等著學習呢。
謝謝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22:22
回複古塤1223的評論:
謝謝古塤姐捧場。西門在學習寫博文,請大家多批評才會有改進。多謝了。。。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20:23
回複踏海尋浪的評論:
Mazas 已經很深了,放棄掉可惜!拿回來吧。。。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19:02
回複長在紅旗下的評論:
Rudoulf Doetsch Violin 已經是不錯的樂器,如果是Vintage,音色大概更純。應付考級或入試青年交響樂隊應該足夠。要參加比賽,恐怕要換更好的樂器。這也是對孩子的智力投資。
電影"Red Violin"中的製琴大師,名叫“Nicolò Bussotti”,未必以斯特拉第瓦利為原型,但故事感人,音樂動聽。。。
applebee3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5:15:52
熱烈慶祝西門開博出貼,謝謝分享好文,學習了。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4:59:09
回複太子黨群的評論:
歡迎 太子黨群 宗師 的來訪
盼望著 那一天 有幸
讓 我們 各國造的 斯特拉地瓦利
歡聚一堂
共同 唱出 愉快的 歌聲
向 《勃朗特夫人》
提出 挑戰
我們 未必 輸
夫人 未必 贏
嗬嗬。。。。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4:51:13
回複jyx-003的評論:
謝謝你喜歡小提琴。讓小提琴優美的琴聲陪伴我們快樂的生活!
社會的人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4:23:43
西門兄,感謝你提供這樣營養豐富的聽覺食糧。
從您的指點,我們有福了。
整全的教育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3:46:40
或許你將介紹“The Red Violin”?
古塤1223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3:43:55
哇---是西門大才子,美侖美奐地終於出手啦.一出手那叫一個不凡!
每次都帶好板凳,積極聽課,認真筆記,絕對收藏(俺也隻有這點小本錢哈).先報個到,有空時再過來.
謝謝西門分享!
踏海尋浪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2:58:55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先是練沃爾法特,然後進階到Mazas。琴齡短,練得也不夠專心,所以一點都不專業。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1:07:54
回複西門祝的評論:
謝指點! 如能堅持下去一定盡力而為. 現在隻是弄個Vintage Rudoulf Doetsch Violin玩玩。
去年看了很有意思的電影"Red Violin"好像跟一個Red Stradivari violin有點關係。西門大才子啥時評一個。
太子黨群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0:44:52
好文 謝謝
俺 有 一把 複製品,那 音色---無與倫比。
謝謝
jyx-003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0:11:59
小提琴是我一生的最愛!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10:06:14
回複踏海尋浪的評論:
不知您小提琴學到什麽練習曲:Kayser,Mazas, Kreutzer?現在不要放棄。愛因斯坦在等他的相對論被接受的時候,經常練小提琴,還拉三重奏,同時改進他的相對論。
中阮,琵琶或是吉他和小提琴一樣,都是弦樂器,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所以會了小提琴,學其他弦樂器容易融會貫通。
希望有空多拉拉琴玩,賞心悅耳,淨化心靈。。。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58:19
回複長在紅旗下的評論:
希望你閨女認真練琴,迅速進步。長大些買大琴,可要給她買把好點的哦,別忘了好琴還有投資價值的。。。
謝謝來訪。
踏海尋浪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56:50
恭喜西門祝開博,欣聞你學過樂器,肯定和提琴有關了,我小時候在少年宮也練過3年小提琴,小提琴和其它一些樂器有些共通之處,像中阮,琵琶或是吉他什麽的,都很容易上手。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54:51
回複秋月冬雪的評論:
希望你欣賞大師製作的名琴音色,也欣賞大師演奏的獨特風格。希望你喜歡小提琴。。。
謝謝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52:46
回複茅斌騷客的評論:
這一出手,還不知道有沒有???
謝茅斌兄光顧。。。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51:42
回複bymyheart的評論:
看到心姐寫老爸的文章,使我想起《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說到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真是心姐老爸的確切寫照啊。讀心姐文章,好感動。
謝謝心姐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46:55
回複粉玫瑰的評論:
謝謝粉玫瑰!西門有時寫文,又臭又長,要各位耐性才能看得下去。今後力圖精簡。
謝謝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44:03
回複石假裝的評論:
這要感謝 HTML 和 XML 的發明者,給了我們在網絡上表達圖文音的能力,更要感謝文學城,給了我們非常容易插入圖像,視頻的成熟編輯平台。西門不敢貪天之功。。。
歡迎您來訪。。。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38:38
回複megchen的評論:
謝謝meg帶我進文學城。在文學城遇到很多朋友,使西門小弟受益匪淺。。。
小提琴作為樂器,具有其實用價值,而作為藝術品,又具有其收藏價值。
演奏家買提琴,用來演奏,注重聲音,著眼於它的實用價值。收藏家買提琴,用來投資,注重其投資的條件(是否名家製作,是否名家黃金時期作品,是否傳承有序,品相如何…),著眼於它的收藏價值。演奏家錢不多,收藏家錢不少。所以天價的琴,隻有收藏家才買得起。
演奏家帶名琴全世界巡回演出,讓廣大聽眾欣賞優美的音質,充分發掘名琴的實用價值。另一方麵,名琴難免磕碰,降低了收藏價值。收藏家將琴束之高閣,偶爾拿出來把玩,或借給演奏家開一場音樂會,降低了名琴的實用價值。但小心翼翼地保存名琴,使其品相完整,提高了它的收藏價值。Landy Blunt和The Messiah兩把名琴就是這樣具有極高投資價值的收藏名琴。
西門個人認為:像The Messiah或Il Cannone這樣獨特的名琴,還是放在Museum裏比較好,這樣子孫萬代都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大師原作。而其他大多數名琴,還是在演奏家手裏好。廣大聽眾,都能在音樂會上親自感受名琴音色的震撼。。。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9:04:20
回複雲山石的評論:
謝謝雲山石鄉親過來玩。西門久久不敢開博,就是怕寫得像論文。牛爺下邊也指出不足。西門在學校混久了,難免腦子給Format過。年前西門有多年未見的老友從澳洲來玩,說:還好,你還沒有全部念傻。(潛台詞:一半傻)。西門一定努力改進,增加文章趣味性,情節性,爭取今後變得比較不傻。。。
長在紅旗下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8:50:14
大才子西門兄終於寫博文了,大頂大頂。這篇一定收藏了閨女在學小提琴。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8:43:08
回複didadida的評論:
Thanks for coming. To write a blog article is also a re-study procedure for me. Let me learn more, and hope you come back and enjoy again.
秋月冬雪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8:26:04
謝謝你的好文。大師製作的小提琴音色就是不同。
茅斌騷客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7:07:48
西門兄,你終於出手啦!
bymyheart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6:34:49
知識趣味曆史文采淵源具全,學習了
,祝賀開博,跟讀後續,祝好夏安。
粉玫瑰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6:23:03
恭喜西門開博!
一上來就是大製作,長見識了!
石假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3:42:00
圖文音並茂,謝謝!
megchen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2:58:44
一點此帖,發現博主竟是大才子西門,真是驚喜!謝謝你為我們製作這一精美而有豐富內涵之帖。
第一個視頻讓我想起電影The Red Violin中的場景,真是感慨萬分。個人認為好琴能落在熱愛它們的出色的音樂家們手中是最為理想的歸宿。看到它們擺放在博物館,心中是蠻失落的。是不是這兩把小提琴的狀態不再適合演奏了呢?還是人們為了展示它們而不願再讓任何人得到它們。小提琴也是有壽命的,如果沒記錯,一把好琴應該是有六百多年壽命的。
雲山石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0:17:15
西門鄉親終於開博了,衷心祝賀!真像寫博士論文,列上諸多參考書目,滴水不漏,不愧為做深奧學問的才人一名。讚一個!
didadida 發表評論於
2013-07-25 00:08:20
Thank you. Had a lesson and wish more to come.
西門祝 發表評論於
2013-07-24 23:47:21
謝牛爺指點,西門學著慢慢寫啊。。。
mychina 發表評論於
2013-07-24 23:43:36
你這絕對不叫博客,你這是論文。
整這麽高深的東西,我們怎麽娛樂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