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訓練孩子自己睡覺?

成長 (2013-02-13 10:53:09) 評論 (11)

很久沒寫有關小孩子的博文了,因我的孩子都早已成人。隻是前不久一位新浪“流動的白水泥”的網友看了我寫的[關於如何訓練孩子單獨睡覺的問題]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380/200705/44873.html 的帖後,又問了我一些相關的問題,而讓我又有機會再寫一篇和親子有關的帖。

下麵是我回網友的帖及她所提的問題,希望能對有需要的朋友有幫助。


關於訓練孩子自己睡覺;
我的老大是在二歲時才訓練她自己睡,訓練時花了快二個月的時間,不僅蠻辛苦的,而且那是一場身心疲勞和內心交戰的大仗。
老二是在她的體重達到十二磅(一磅等於0.9市斤)時開始訓練的。因為孩子那時在長身體,不到十二磅時夜裏仍需要進食,而體重達到十二磅後,她的胃就可以吸收足以讓她一夜長眠的養分了。

我個人偏向越早讓孩子獨立睡越好,其原因是:

1.)身體健康
嬰孩兒的體質不如我們,他/她的抵抗力也相對較低。
寶寶如果睡在父母中間,他/她所吸入的大都是父母呼出的二氧化碳,這對發育中的嬰孩兒而言不僅“空氣品質”不好,也會使嬰孩兒易做噩夢,導致半夜哭啼,而且父母的身上也會帶有外麵的細菌,這也使得嬰孩兒的健康常常受到威脅。

2.)安全
大人辛苦了一天,因孩子加在中間而無法安心入眠,因怕一不小心會壓到孩子。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時不時也會聽到或看到嬰孩兒因和父母同睡而不小心被被子壓到而窒息的新聞。。。
這樣對大人和嬰孩兒都不好。

3.)發育
睡眠對大人和孩子都很重要,大人若睡眠不足,第二天就會無精打采。但睡眠對嬰孩兒則比對成人來的更重要,因嬰孩兒的發育有多時是在睡眠中進行的。
試想:如果嬰孩兒能一夜睡到天明,那麽他/她的發育將會受到極小的“攔阻”,但如果孩子夜裏睡不好,而且還要“起來”吃東西,這樣不僅大腦的發育會受影響,而且他/他的內髒器官也得不到完整的休息和運作。

4.)心理健康
(a)獨立
我們都知道0-3歲是一個人奠定他/她的人生基礎的黃金時期,如果嬰孩兒能學會自己睡覺,那麽他/她的內在心理會比那些沒有父母哄睡而無法入眠的要強的多。
中國人的父母往往過度“疼愛孩子”,小嬰兒在父母的“嗬護”下,幾乎完全失去自我。
記得N年前,我在美國辦了一個“媽媽工作坊”,每周固定給一些年輕的媽媽上課。我發覺那些帶著嬰兒來上課的媽媽,幾乎不給自己的寶寶有獨處的時間,因她們無時無刻不把寶寶抱在懷裏。。。。。。
不知是寶寶離不開娘,還是娘離不開寶寶。
針對這個現象我對她們說:不可以這樣“粘”這寶寶,拜托你們給寶寶一些獨處的時間好嗎?
當寶寶一個人在“籃子裏”(可拎著的car seat),不哭不鬧時,就不要去“幹擾”他/她,給寶寶那種可以享受自我獨處的時光。因從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內在心理的獨立是培養0-3歲的嬰兒正確認識自我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再者;嬰孩兒從小被“幹擾”慣了,日後他/她就離不開“人”,這或許也是為什麽華裔的小孩特別“黏人”的原因之一吧,等孩子上了學,回來無法安心坐下寫作業時,你就知道是誰“造成”的了,嗬嗬。

(b)安全感
我極不建議讓孩子在吃奶時入睡,因:孩子睡前是在母親的懷裏,是最安全舒適的地方(環境),但當孩子一覺醒來卻是獨自一人躺在床上!這樣的落差會造成孩子的恐慌,這也是為什麽許多孩子醒來就是大哭的原因,也因著這個原因,孩子會極力抗拒睡覺,進而造成父母哄孩子入睡的負擔。
我在喂孩子奶時,如果孩子睡著了,我會把她弄醒,這樣一來可以幫孩子把吃奶時吸入的空氣拍出(否則會造成孩子溢奶,有嬰兒因溢奶而窒息的),二來讓孩子,在吃飽後,自己躺在床上和自己玩(獨處)一下,再入睡。而當孩子醒來時,他/她所處的環境和他/她睡前是一樣的,這樣你會發覺孩子醒來後很少哭,大多數時間是醒來後自己躺在床上玩。

至於孩子吃手那是他/她自我安慰的一個動作,不必過度緊張。
因0-1歲是嬰兒的“口腔期”,手指是唯一一個“恰似”乳頭的東西可以安慰他/她。你隻要在孩子睡著後,輕輕的幫她/他把手指抽離出口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到了四五歲還在吸手指那就不好了。

嚦嚦啦啦的寫了這些,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網友的問題:

我的孩子是純母乳喂養。
我的老大小時候是保姆帶著睡的,老二是兒子,三歲斷奶前是和我睡,三歲後和爸爸,六歲開始自己睡。前兩個孩子沒有吃手的習慣。
生了老二,在母乳會做誌願者,母乳會是支持讓孩子吃著奶入睡的,但生了老三後接觸到一些新觀念,提倡讓孩子獨立入睡。老三現在快3個月了,我想讓她自己入睡,她會大哭,哭一會就開始吃手,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我不知道現在讓她獨立入睡早不早?我想早建立獨立入睡的習慣比晚建立容易,但不知吃手如果養成習慣是不是也不好戒掉,不知道在您的博客裏寫到的讓孩子自己睡時,是什麽情況。
謝謝
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