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一望無際,我在浪裏 ——看《中國好聲音》第八期

點綴 (2012-09-01 08:52:45) 評論 (26)







海一望無際,我在浪裏
——看《中國好聲音》第八期              

 

 

在第七期的《中國好聲音》裏,導師劉歡麾下的十四位歌手,經過兩輪比賽,留下四位,這個過程殘酷得鮮血淋漓,令神經不夠堅強的人,都不能麵對。也許正是這樣的無情與震憾,才能產生出意想不到的刺激與吸引力。同樣,導師哈林(庾澄慶)旗下的十四位歌手,在這個周五舉行的《中國好聲音》第八期的比賽中,也再次經曆了這種產痛,經過兩輪的浴血對決,最後產生的四強,成了最終的幸運兒,告別了你死我活,他們以寶貴的幸存者身份,得以進入到即將開始的,以表演為主的全新階段。

 

第七期的特點是主考導師的心情非常糾結,對每一對選手的表現,劉歡常常淚眼婆娑地難以定奪,肝腸寸斷地無法取舍。第八期的節目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雖然主考導師哈林也很掙紮,也要揮淚舍棄十位愛徒,可是總體上看還不是那麽得難以判斷,還是有些道理可以安慰自己,因此對於必須淘汰的歌手,心理上不會有太多的難以割舍。這可能與搖滾歌曲在中國的曆史還很短有關,實際上中國的搖滾音樂還處在一個開創期,這片土壤還有待於更大更深的挖掘與開拓,因此目前搖滾歌手的基數還是比較有限,其競爭也就必然不會那麽得激烈與白熱化。

 

另外一方麵,從主辦方的角度說,第八期的節目同第七期相比,組織得頗為周到,也比較有經驗了,這從畫麵的剪輯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第八期的節目編排與節奏更趨合理與連貫,沒有像第七期,因為倉促被動,而顯得有些自亂陣腳,更沒有畫蛇添足,故意不宣判最後一對選手的勝負,而招致一片譴責之聲,第七期的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小聰明,顯然是自降節目的等級與品位,犯了眾怒。可見主辦方如果太重視節目的噱頭與神秘性,就會弄巧成拙,不可彌補。

 

在第八期裏,還有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在主考導師表態之前,主持人會有意識地讓其他三位導師發表看法,這樣既能充分地消化歌手留下的成績,又會讓主考老師有機會聽取同行的見解,有助於兼聽則明。導師哈林在宣布結果之前,通常又會有一句話的概括,對兩位歌手的狀況有一個提綱攜領的總結,這既安慰了落選歌手,也令歌手,甚至於觀眾都有好處,因為對於一個歌手、歌迷或是音樂愛好者而言,畢竟是不會有導師那麽多的專業修養與真知灼見的,所以多聆聽一次他們有針對性的點解,也是一次有益的學習與見識,這也是看這類節目的好處,能夠有效地提升參與者的審美認知與水準。

 

同時,這一期(第八期)的廣告插播,也不再像八國聯軍那麽得來勢洶洶、猖狂猙獰了,主持人也不再需要尷尬地為讚助商赤裸裸地兩肋插刀,喧賓奪主了。廣告的出現方式,一改咄咄逼人的架勢,倒顯得有點兒重視取之有道的理性與章法了。看來,虛心是使人進步的,主辦方能夠明察秋毫,洞悉反饋,並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進,這種視節目質量與觀眾為上帝的服務宗旨是值得稱道的,也應該是許多類似節目的學習榜樣。任何競爭都應該是良性的,那種不把觀眾放在眼裏,不尊重參與者內心感受的節目是令人反感的。幸好在眾多的節目中,《中國好聲音》一幟獨樹,為這類節目帶來一個樣板與一股清爽溫馨的風。

 

《中國好聲音》的節目模式具有很大的優點與可取性的,就像坐品名茗一樣,這台節目越看越有意境,越隨著比賽的深入,也越能品味出其中味道與奧妙。同以往的才藝比賽不同的是,這台節目比的不是歌手,而是導師,比的不是個人,而是集體與團隊,就是說一個歌手被導師網羅到名下,這個歌手如果有長足的提高,無疑是導師有點石成金的能力與功勞。從已經亮相的劉歡與哈林的兩組人馬來看,這些歌手都有明顯的進步,兩位導師都是勞有所獲。而提高幅度之大當屬哈林這組的歌手,這應該同哈林導師更擅長於對歌曲的詮釋與編排有關,至少從這些歌手的亮眼表現來看,哈林和他的幫手資深音樂人王質平,對這些歌手的指導是很有果效的,這一點就連其他三位導師也都給予了由衷地肯定與讚譽。

 

所以,第八期的《中國好聲音》以其鮮明的個性,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每一位參賽歌手好像都提高了一大截,大有士別三日,不能不刮目相看的之感。盡管導師哈林已經是成名歌手了,可是麵對旗下學員的驚人表現,他竟能坦言:說句不謙虛的話,小弟我都唱不了你們那麽好。這樣的交流體現了導師的品德、見識與胸懷。導師就是導師,可以傳藝,能夠站得比學生高,但絕不等於說,事事都會比學生強。敢於承認學生唱得比自己好,就是一個合格的導師,就不會誤人青春,誤人子弟。由此可見,這個節目的導師(評委)實在是好,他們在專業上都有真才實學,然而們不做作,不自以為了不起,相反倒能謙虛謹慎,與人為善,珍惜人才,這些最讓人信服與尊敬之處,就是《中國好聲音》導師們,極具個性魅力的關鍵所在。

 

四位導師雖然都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大家,除了哈林,其他三位導師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它們之間還是有明顯的不同。劉歡早年最受歡迎的歌曲,都是影視劇的主題曲,其數量之多,大概僅次於著名歌唱家李穀一了,因此劉歡的演藝經曆更具有中國改革開放一路走來的見證與印記,劉歡本人在流行音樂界也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那英也是中國流行歌壇一員大將,從出道到成名的經曆也是拜中國開放所賜,闖出她自己的路子與天地。楊坤是四位導師中最年輕的,他最終成名也是經過了艱辛的努力和長期的等待。由這樣四位重量級巨星所帶出來的隊伍,一定都閃耀著他們各自的風采與光芒。

 

《中國好聲音》是有深度的,而且是深不可測的,這一點單從現階段已經亮相的兩支隊伍身上,就讓人大開眼界。還有兩支隊伍也要掀開蓋頭了,這讓人充滿好奇。那英和楊坤又是怎樣調教他們各自名下的歌手?會不會有更大的驚喜?觀眾的興趣已經被吊起來了,人們渴望知道結果。《中國好聲音》最終要呈現的是這四位導師所率領的各自團隊的精彩演出,這一定是一場別開生麵,又異常豐富,風格迥異的聲樂嘉年華。導師們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把他們的閃光之處嫁接到四位學員歌手的演出上,這樣每一個團隊,就是一個導師在藝術造詣上的聚焦與放大,這樣的演出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令人興奮與期待。

 

第八期裏,有一個非常難得的巧合,名叫大山的年輕女歌手,在兩輪淘汰賽裏,是第一組出場中的一個,又是最後一組出場的最後一個,就是說第八期的比賽,從開始到收尾,出場的都是她。幸運的是她最終成了四強之一,她樸素無華的衣著,蓬鬆誇張的發型,以及真誠動人的演唱,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最後唱的那支《也許明天》的搖滾歌曲,也令人難以相忘。這首歌的核心歌詞是,“海一望無際,我在浪裏”,原來是海“深邃又吸引”,不知它的“終點在哪裏”,隻能“飄飄蕩蕩”被它“推著向前”。《中國好聲音》雖然不是大海,但同樣具有大海的魅力與神奇,正如這句歌詞所言,“海一望無際,我在浪裏”,如詩的描繪,令一份美好的感覺升起,心隨浪湧,不能沉靜,也無法拒絕。

 

 

 

 

《中國好聲音》第八期鏈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fZgF--_t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