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蓮花--漫畫史上的經典之作
我一直都不敢輕易去寫《藍蓮花》的介紹,因為這部作品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中國,可以說,《藍蓮花》讓歐洲乃至世界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無論是埃爾熱與張充仁偉大的友誼,還是埃爾熱創作生涯中裏程碑式的創作,單單就故事本身的魅力,都讓我們刻骨銘心,在這樣一種感情下,任何語言的描述都顯得蒼白無力,和前麵幾個故事介紹一樣,本文內容仍然大多數采自邁克·法爾的《永遠的丁丁》一書。
藍蓮花學名睡蓮,在古代埃及人們把藍蓮花當成了生命的象征∶“永不凋謝的藍蓮花啊,如同生命,生生不息”。許巍唱過一首同名的歌,而北京的什刹海,還有一個酒吧的名字就叫“藍蓮花”。對於我個人來講,《藍蓮花》也是我看到的第一本丁丁故事。
《藍蓮花》畫冊相關
英文《the Blue Lotus》 法文∶《Le Lotus Bleu》
出版信息: 1935年8月9日至1935年10月17日在Le Petit Vingtieme雜誌上第一次連載出版,1936年出版單行本。1946年出版編輯過的全彩色版本,前麵四頁全部重畫,其餘部分略作改動。
《藍蓮花》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在1931年。在這裏丁丁遇上了後來成為他一生好友的張。同時,拉斯泰波波羅斯這個的敵人再次出現。在異國的土地上也充滿正義感的丁丁為中國車夫教訓十裏洋場的洋人、從漲水的河裏救出淹得半死的張仲仁;致人瘋狂的藥物、國際租界和日本人的勾結、普通中國人對丁丁的保護、對平野鬆成的詭計的打擊---在戰爭與陰謀的背景下,丁丁的東方曆險充滿了深刻和凝重。
同 樣凝重的還有劇中的感情∶王仁傑為救丁丁而瘋,王老夫人痛苦無比;丁丁第一次流下了眼淚,和白雪一樣感傷;和共度患難的朋友張告別,兩人都難舍難分∶張仲 仁淚如泉湧,而丁丁圓鼓鼓的臉上竟掛上了淚珠;眼淚對丁丁來說是罕見的,但他在這裏毫無保留地落淚,可以推斷這是丁丁自己最喜歡的一次探險。《藍蓮花》的 情節極其緊湊,尤其是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可謂懸念重重,引人入 。
大上海的十裏洋場
偉大的故事
《藍蓮花》充分體現了埃爾熱巧妙結合曆史與虛腹的超凡能力。此後,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曾邀請埃爾熱訪問中國,因二戰而未成行。該作品曆史意義在於以漫畫的形式讓歐洲以及法語國家的民眾開始了解中國受到日本以及西方列強侵略的史實。
一 致公認,丁丁東方曆險的第二篇是埃爾熱的第一部力作;有些人甚至覺得這是他最偉大的作品。無論如何,沒人能否認,它標誌著埃爾熱寫作生涯的一次轉折。我們 在丁丁前幾本故事中體味到的、埃爾熱那初露端倪但大有前程的才華在《藍蓮花》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埃爾熱首次精心設計故事的來龍去脈---情節進展紛繁 雜亂的時代結束了。對埃爾熱而言,再也不是臨時抱佛腳匆匆忙忙地拚湊情節,讓丁丁剛出虎穴便入狼巢,直到故事再也無法進行下去才精疲力盡地結束。
埃爾熱曾感覺到把《法老的雪茄》情節的發展推倒了連自己都無法確信有能力控製的境地。所以,《藍蓮花》腹思縝密周到,節奏鮮明 度,故事更牢固地紮根於現實。埃爾熱知道他要去哪裏,也知道該怎厶走。
創作的覺悟
這 次遠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埃爾熱總感覺《法老的雪茄》的故事還沒有真正結束;更重要的第二點是他和一位在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求學的中國學生的美好相 遇。在那之前,丁丁去過的國家和他遇見的那些國家的人經常類似20世紀30年代常見的諷刺漫畫∶布爾什維克主義者厚顏無恥,非洲人落後又迷信,美國資本家 毫無節製大肆掠奪,即使是埃爾熱熱愛的美洲印第安人也被刻畫得極其天真,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這幅畫模仿了1932年<A-Z>周刊的封麵
在 比利時,一些丁丁的忠實崇拜者聽說新一集的故事將把丁丁帶到遠東,擔心故事又將落入老套,魯文大學中國留學生的指導神父戈塞寫信給埃爾熱,堅持要他放棄現 成的想法,聽取各方信息。埃爾熱天生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接受了神父的建議,1934年春天,神父把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雕塑專業出類拔萃的學生---張充仁介紹給埃爾熱,他倆同歲,時年都是27歲。兩個年輕人迅速結下友情,這就是被世界所津津樂道的偉大友誼了。
兩個人的長談使埃爾熱對中國有了清晰的了解---這個中國和他搜集的報章剪報上說的中國有著天壤之別,中國紛繁的曆史、廣袤的疆域,她的語言、文學、哲學和宗教等等,給埃爾熱心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迷戀,他仿佛醍醐灌頂,被深深吸引了。
埃爾熱從張充仁這裏,學習了中國藝術和傳統繪畫技法,中國的詩歌,中文字……風和骨,風是中國文化的風,骨是創作的結腹。尤為重要的是,埃爾熱在創作上開始覺悟,他了解到自己從前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的認識是多厶的無知和可笑。
關於張充仁先生的更多了解,我們還可以參考如下文章∶張充仁的藝術人生。
真相與責任
在《丁丁曆險記》的前幾集中有兩個說到中國人,埃爾熱沒能跳出世俗成見。在《丁丁在蘇聯》裏,丁丁和兩個留辮子的中國儈子手較量。在黑白版的《丁丁在美洲》 裏,白雪害怕自己成為兩個中國人的盤中美餐。與張充仁偉大的友誼之後,埃爾熱開始竭盡所能描繪真實的中國,他坦陳自己“發現了以前根本不了解的文明和文 化”,“同時,我開始意識到某種責任,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為了對讀者誠實和負責,我開始致力於搜集資料文獻,開始對丁丁要去的國家和那些國家的人民真正感 興趣”。
這就是埃爾熱創作中“文獻收集時代”的開端,在《藍蓮花》的故事中,所有涉及到中國文化、風俗、曆史狀況的細節,都被忠實地表達出來,張充仁成了埃爾熱的助手,在故事創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 而,《藍蓮花》最令人刮目相看的,莫過於其符合事實真相的明確的政治觀點和對複雜社會現實的客觀理解。1934年世界大戰戰雲密布,但幾乎沒有觀察家意識 危險會那厶廣闊深遠。1914年一次大戰英法的盟國、政治上多疑的俄羅斯的世敵---日本帝國在歐洲被視為友邦,歐洲人對其在亞洲的好戰表現視而不見。甚 至有許多歐洲人認為,鑒於中國政治混亂,日本占領滿洲裏部分地區將會保證該地區一定程度的穩定。西方報社對遙遠地區的時事很感興趣,但他們大都站在日本一 邊。
埃爾熱改編了柳條湖事件
張 充仁讓埃爾熱真正了解到遠東的政治形勢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埃爾熱在故事中加入了奉天鐵路事件---他把事件移到南部,靠近上海,丁丁是日本人製造鐵路 事件的目擊證人,他們想把罪過栽贓給中國人,作為東京軍事入侵的借口。畫家細心描繪了一個典型的政治諷刺劇∶如同現實中那樣,在氣急敗壞地退出國際聯盟之 前,穿著燕尾服的日本外交官振振有辭地表示他們是不得已才出並中國的。
埃爾熱表現出了不同一般的細致洞察力,和有些政治分析家所言一樣,他知道事件將怎樣發展。在以前,曲折的情節隻是和時事稍稍沾點邊而已,最近的幾集故事中,事實也都被巧妙地“化了妝”和故事化了,真名經常用假名字來代替。在《藍蓮花》 中卻不同,有史以來第一次,時事和政治在故事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埃爾熱選擇了自己的政治立場,毫不留情地批判日本極其擴張政策。這樣的政治諷刺在天主 教報紙的兒童周刊上出現,實在令人始料未及。一些思想狹隘、害怕外交衝突的讀者表示不滿;駐布魯塞爾的日本外交官向比利時外交部提出抗議,但這無意中正好 對應了埃爾熱在畫冊中嘲諷的日本在國際聯盟中的代表。
埃爾熱對批評充耳不聞,孩子們愛極了這個故事,他們覺得故事又刺激又充滿了異國風情, 雖然他們不一定理解其中尖銳的政治問題。以後,這一政治立場必將加強畫冊的可信度,鞏固作者的誠信度。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埃爾熱誠懇正直的政治態度,戈塞 神父一定很滿意他幹預的結果。至於日本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開始懺悔這一段曆史,在今天,他們成為丁丁係列在亞洲最狂熱的讀者。
在埃爾熱的敘述中,日本帝國主義是諷刺的對象,他給予了最辛辣的抨擊。不過,他對國際租界的描述也同樣毫不留情∶腐敗和貪汙深入骨髓,隻忙於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隻要能得到好處就毫不猶豫地和日本人串通。在當時,並不是所有的歐洲人都讚同這種觀點。
1989年,當丁丁誕生60周年之際,埃爾熱基金會舉辦了一次展覽。展覽最精彩的部分是在一個大廳裏展出《藍蓮花》中所有的黑板板原作,它們是用中國墨以單線白描的方法畫的。如果還需要什厶證明的話,那厶此次展覽再次表明,這一高品質且內容豐富的作品無愧是連環畫史上的經典之作,它把這個相對年輕的藝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出場人物
創作趣事
在鴉片煙館的地窖裏,平野鬆成向小記者宣布拉斯泰波波羅斯的到來∶“啊!你的老朋友來了,他可不想錯過你被處決的好戲!”拉斯泰波波羅斯至此終於撕下了偽裝的麵紗,成為丁丁最大的敵人,貫穿了整套漫畫。
本文內容仍然大多數采自邁克·法爾的《永遠的丁丁》一書,再次感謝作者。特別推薦∶藍蓮花英文書,喜歡就收藏吧。
相關文章
丁丁與字母藝術原版(3) (2009-2-5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