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抄襲”了我的觀點和結論

楊子 (2011-08-25 08:16:00) 評論 (4)


股神巴菲特大力拚擊“給大公司/富豪減稅可以增加就業”這個荒謬的政治謊言。


大家還記得,當加拿大保守黨取勝成為多數執政黨的時候,我這個無黨派者第一個站出來,惡心保守黨:“給大公司減稅可以增加就業”是完全忽悠老百姓(---- 原文: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5&postID=7430), 結果在本論壇被人家保守派和石油城的保皇派給徹底的奚落了一頓。害得我隻好花了很多時間去寫他們的忽悠過程和“論說”的假前提。盡管我列了他們忽悠1,忽悠2,.... 畢竟人微言輕,想必誰也不會當回事。


如今,三個月過去了,股神巴菲特突然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和我的觀點和論說幾乎完全一致的文章,--- 就像當年我是第一個出來罵格林斯潘才是金融危機的最大忽悠者一樣,這次我又瞎貓撞了個死老鼠當了一回巴菲特的導師。


巴菲特在文章中直接揭露了一個超級政治謊言:[“在全球一體化、資金自由流動的年代,政府必須為大商家和大企業減稅,不然的話,投資者便會把資金調走,經濟便會受到打擊”。---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這項極右派的主張,在過去數十年迫使西方國家不斷向大商家和富戶減稅,導致政府沒有足夠稅收支持公共服務,並且造成長期財政的入不敷支,債台高築。]

--------------
附錄:  股神巴菲特揭穿了一個天大的政治謊言


正當美國陷入財政、政治危機,政府信用評級首次遭到降級的時候,全球頭三名最富有人士,同時也是最傑出投資者的“股神”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轟動世界的文章。這篇文章之所以影響深遠,並不是因為巴菲特提出了什麽新的主張或投資策略,而是他以自己超然的身份打破了長久以來的一個政治謊話。這個謊話,直接和間接造成今日西方世界所麵對的困境。最終就連最大得益者也看不過眼,為了國家利益而要站出來說出真話。

這個謊話是,在全球一體化,資金自由流動的年代,政府必須為大商家和大企業減稅,不然的話,投資者便會把資金調走,經濟便會受到打擊。這項右派的主張,在過去數十年迫使西方國家不斷向大商家和富戶減稅,導致政府沒有足夠稅收支持公共服務,並且造成長期財政的入不敷支,債台高築。

巴菲特說:“在我過去60年與投資者工作期間,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任何人,即使是1976至1977年資本增值稅率為39.9%的時候,會因為所可能賺到的錢所要支付的稅率而放棄明智投資。人們投資是為了賺錢,而所要支付的稅從來都不會嚇走他們。對於那些辯稱高稅率會損害就業創造的人,我要指出在1980至2000年期間共創設了4000萬份工作。但之後的減稅卻出現了創設就業減少很多的景況。”

巴菲特指出美國政府八成的稅收來自個人入息稅,當中、下階層辛勤工作交稅支持國家的時候,美國的超級富戶卻是支付15%的稅率。身家高達500億的巴菲特去年所付的聯邦個人入息稅是693萬,他說金額看似很大,但隻是他收入的17.4%,比他辦事處內其它職員所付的稅率(由33%到41%)要低。巴菲特說超級富戶以錢賺錢的方法投資,賺錢所付的稅率可以比他付的更少,但若果你是腳踏實地工作賺錢的話,便要支付更高的稅率。

巴菲特給美國政府的忠告是,應給與中產和低下勞動階層減稅,並要向超級富戶加稅。他建議向年入超過100萬的家庭加稅,而年入超過1000萬的則要再額外加稅。

巴菲特講的雖然是美國的情況,但我們在加拿大的情況其實也好不了多少。透過菲沙研究所等智庫組織、企業傳媒和右派評論員的推波助瀾。過去十多年政府不斷給富戶和大企業減稅,造成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支持我們的主要公共服務,另一方麵,政府還要從市民的口袋打主意,透過不同的方式榨取更多錢。

過去十年聯邦政府不斷給大企業減稅,由原來的29%減到15%(美國的稅率是35%)。政府聲稱這樣的減稅有助在經濟不景氣中推動經濟和創造就業,但在這方麵做研究的學者卻指出,從過去40年企業稅收與商業投資的數字分析,兩者根本沒有明顯關係。即使是聯邦財政部官員所做的調查亦顯示,大企業的行政人員並不認為削減企業利得稅是有效創造就業的方法。

其實,單是把企業利得稅調升回兩年前19.5%的水平,政府每年便有額外90到100億元可以用在人民身上。由此可見,過去十年聯邦政府單是為大企業減稅便喪失了天文數字的稅收。

企業會否在加拿大開業、投資,關鍵在於能否賺錢而非要付多少利得稅。試問,在這裏年賺數以億元計的企業又怎會因為增加利得稅而離開呢?您認為皇家銀行或羅渣士傳訊走到美國可以賺到那麽多錢嗎?相反,若果在這裏沒錢賺,又或正在慘淡經營的,政府減利得稅又有啥用?

在加拿大,真正賺大錢的行業如銀行、保險、通訊、石油等,都是在隻有數家大企業壟斷市場,消費者任由魚肉的情況下賺的。加拿大的數家銀行,去年盈利便高達210億,但聯邦政府還要給它們減8億7000萬元稅。

我們的互聯網和手機收費,是西方世界中最高的。至於那些依靠售賣屬於加拿大國民的天然資源而賺大錢的企業,政府抽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省政府方麵,情況則更甚。企業利得稅大幅削減由16.5%減至10%,令省府在過去10年少收了超過77億元的稅收!自由黨政府亦廢除了向銀行征收,每年超過1億元的資本稅。還有每年數以億元計給油公司的稅務補貼......此外,自由黨政府更透過HST把每年超過20億元的企業稅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荒謬的是,窮人買二手車或平價新車要加稅,但富戶購買法拉利卻可以減稅!

但願選民能夠被巴菲特喚醒,不要再被大商家和他們的“打手”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