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罌粟花

楊子 (2010-11-11 21:54:25) 評論 (29)

11/11這個日子,仍然讓世上好多人戴上那紀念人類戰爭的罌粟花--- 就為了那死卻的紀念。

話說英國的卡梅倫去北大演講,正好趕上了西方的國殤,自然要戴上那朵罌粟花。據說中國一下子聯想到了鴉片和150年前的鴉片戰爭,有關部門要卡梅倫除去那朵罌粟花。當然卡梅倫沒除,沒給中國麵子;當然宗國也就不給卡梅倫麵子,沒給他那麽多的定單, ......

一個家庭,兄弟幾個為了財產大打出手,傷及性命。誰正義?誰贏了?外人看來,隻是覺得這家庭的子女沒教養、野蠻、兩敗俱傷,家庭的悲劇!

一個村莊,鄉親們為了澆地用水,幾個生產隊之間大打出手,傷及性命。誰正義?誰贏了?外鄉人看來,隻是覺得這個地方的人不理性、野蠻、兩敗俱傷,鄉鄰的悲劇!

一個國家,兩黨兩派為了政權,幾個軍、幾大戰役的較量,傷及百萬的性命。誰正義?誰贏了?外國人看了,隻是覺得這個國家的民族分裂、派係林立、野蠻內鬥、兩敗俱傷,民族的悲劇!

一個世界,幾個國家為了自我利益和自己宣揚的價值,幾十萬大軍、飛機大炮、導彈核彈、人類最先進最不文明的全都用上了,傷及百萬的性命、千萬人的生活。誰正義?誰贏了?外星人看了,隻覺得這個所謂文明星球的物類太野蠻、太殘忍、太血惺,兩敗俱傷的地球,人類的悲劇!


然而我們人類的精英們,卻尚武戰爭以及它所謂的勝利:
--- 英國的卡梅倫去北大演講要堅持它的原則,堅決不能不戴紀念人類戰爭的罌粟花;
--- 奧巴馬在韓國龍山基地演講,堅持認為朝鮮戰爭不是“為打成平手的死亡(Die for a tie)”,“朝鮮戰爭絕對不是沒有勝負的戰爭,我們當時取得了勝利,現在仍然還是勝利者。”看來美國人趕走了一個共和的屠夫劊子手,又“換(CHANGE)”來了一個民主的窮兵黷武者!
--- 《大決戰》、《淮海戰役》,都在繼續描寫著三大戰役的合理與正義,背景卻是血腥、殘酷和幾百萬同胞的血染山河.......


據說,在70年代,有人采訪戰神劉伯承對戰爭的回憶。他說,沒有什麽好回憶的,都是老百姓的血......
在80年代,軍人作家張正隆寫出巨著《雪白血紅》,闡述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悲壯、悲慘、悲劇......
在去年,名作家龍應台寫《大江大河1949》,重複闡明的還是戰爭沒有贏家,隻有輸家......


卡梅倫、奧巴馬在人類的操守和道德追求上不如戰神劉伯承,也不及軍人張正隆,以及沒家的中國吉普賽人龍應台!在人類文明的反思上,罌粟花紀念的陣亡、犧牲以及勝利遠不及人類現實思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