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有我的記憶我的幻想 愛她是一種寄托一種情懷

浪寬 (2010-10-13 12:28:55) 評論 (17)

祖國有我的記憶我的幻想 愛她是一種寄托一種情懷

【編者按】劉曉波得諾貝爾獎一事轟動了世界,更轟動了海外華人群體,幾天來各種各樣的觀點在互聯網上交鋒,發帖的跟帖的都異常踴躍,讓人目不暇接。根據我的不全麵的觀察,有相當一部分海外的華人對劉曉波得和平獎是很不感冒的,他們和以前在曆次中外衝突中的表現一樣,堅決地站在中國政府這一邊。我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僑,他的見解新奇獨到,綜述於下。

什麽牛小波、馬小波,我不認他們那一套,他們都是些烏合之眾。看看那些所謂的民運領袖們,做過幾件對國家、對人民、對僑胞有確實好處的事?

我出來30年了,切身體會是,祖國在一天天地成長、強大,我個人在國外的地位在一天天的上升,我的祖國不再有人偷渡,中國的產品不再是劣質的代名詞,我滿意了,還是什麽可挑剔的?

老實說,對中國這30年來的成就,沒有人能夠否認。如果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學術,中國的體製沒問題呀。鄧小平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沒有過時。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世界第一的高速度增長,為什麽會有人出來指責中國不夠民主、自由?難到還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嗎?

什麽中國的環境被破壞,資源被浪費,社會道德低下,物欲橫流;什麽當官的有錢的為所欲為、魚肉百姓;什麽中國的大學不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人才,中國的富人更富,窮人永無出頭之日,兩極分化愈演愈烈,社會矛盾日趨尖銳,通通是危言聳聽。社會陰暗麵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美國的問題不比中國少,怎麽沒聽有人說要把他們的製度推翻?再說了,我們現在能了解到中國那麽多的負麵消息,正是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中國的言論自由。你看看中國的互聯網和中國很多小報小刊,已經很大膽了。看看韓寒博客裏的那些文章和跟帖,比我們在海外的還要露骨、激烈。政府一般情況下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劉曉波是個例外,因為他有綱領了,下一步可能會有行動,所以要把他關起來。

作為一名海外華人,我對於國內的濾過雖然不理解,但也不反對。不能讓那些反華精英們有那麽多發言權,不能讓他們形成氣候,因為他們一旦形成氣候,就會利用人們的不滿情緒,煽動動亂,89年的教訓不能不汲取。所以,我認為封鎖雖然不好聽,但也是出於無奈。

我對中國政府沒有什麽過高的要求,隻要她能讓中國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讓中國領土不被別人拿去,讓中國的山河免遭戰亂就成,這些才是大局,其它都是些雞毛蒜皮。

在國外待了這麽多年,還是自己祖國的親人顯得親,還是祖國的風土人情更容易讓我動容。什麽曼哈頓、大峽穀、拉斯維加斯,它們對我來說,隻是多一個地名,每次去玩、去參觀,也隻是一個經曆,留不下心靈的慰藉,更沒有情感的波動。

而對於我的祖國,她的一山一水,都牽動的我的神經;他的一草一木都連係著我的五髒六腑;她的一景一色,都撥動我的七情六欲。從北方的長城、頤和園、香山,甚至北大的未名湖,到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黃山,長江的三峽;從長安街上悠閑漫步的行人,到外灘上一對對的情侶;從數不清的簡陋的街頭小吃,到飄滿酒香的餐館,無不滲透我年輕的記憶,青春的幻想,和老年的期望。這就是我愛國的動力和源泉。我愛那片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正是因為我愛他們,我不希望看到有任何力量去破壞他們。我的要求很簡單,讓自己的祖國安穩的發展,不受到任何外來勢力的幹擾,永遠不“折騰”!

【編後記】上述觀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愛國心態,我本人也曾有過類似心態,現在有時還有這樣的心態。我尊重所有人愛國的表述,雖然和我此刻的想法不盡相同。本文隻是對這種態度做個記載,若幹年後,也許我自己也會朝此方向轉變。